滑膜炎是多种疾病(如创伤、骨质增生、结核、关节退变、风湿性疾病、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手术等)在滑膜组织方面的某些特定表现。这些疾病可以使滑膜受到机械、生物、化学等刺激,引起滑膜组织充血、水肿、血管通透性增高滑液过度分泌,吸收减少,从而导致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则关节滑膜长期受炎症刺激反应,逐渐增厚,且有纤维机化,引起粘连,影响关节正常活动。因此滑膜炎不是一种病,而是许多病的共同表现。膝关节滑膜是人体关节中面积最广、最复杂的,形成最大的滑膜腔,由于膝关节滑膜广泛位于肢体表浅部位,故遭受损伤和感染的机会较多,因此,临床上滑膜炎多表现为膝关节滑膜炎。
五倍子膏
主治:膝关节滑膜炎性积液。
药物组成:五倍子,蜂蜜。
制法:将五倍子炒干至棕黄色,研细过筛备用;蜂蜜入锅内,加桑枝数条熬炼至出现大量细腻泡沫,颜色转为酱红色为度,去除桑枝,将蜂蜜倒入五倍子粉末内,以桑枝棍快速搅拌,然后揉压成饼状硬膏,粘在布背上,搁置3日以去火毒。
用法:将硬膏缚于关节上,以熏剂(当归、泽兰、防己、独活、土茯苓各15克,萆薢10克,威灵仙15克,丹参20克,牛膝15克,木通15克等)熏蒸关节及硬膏。具体步骤:药置锅内,加水适量,锅下支炉。以中间挖有圆洞的纸板作锅盖,以集中蒸气。药煮沸3分钟后开始熏蒸,缚有硬膏的关节高出锅盖30cm左右,上覆衣物,根据患者忍受程度,可以上抬关节或减少衣物,以免烫伤。一般60分钟膏药即软化贴敷患处。由于膏药药量大,质厚重,吸收慢,故每贴贴敷10~15日为宜。1贴为1疗程,如需2个疗程,间隔1个月。
注意事项如出现局部过敏,取冰片10克研细兑水外洗;三伏天禁贴;贴敷后避风3日。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双白发泡膏
主治:膝关节创伤性慢性滑膜炎。
药物组成:白芥子、葱白、赤小豆各30克,莱菔子、大黄各20克,乳香15克。
制法:上药放入石臼内捣成膏状。
用法:贴敷膝关节内外膝眼及髌上囊处。持续敷8~10小时发泡后取下。水疱一般不用挑破,可任其自然吸收,水疱较大可用消毒针头刺破,流出黄水,涂以甲紫液,用无菌敷料覆盖包扎。每隔5日按上法敷药1次,3次为1疗程。
出处《中医外治杂志》
首乌膏
主治:髌骨前滑囊炎。
药物组成:首乌粉、猪板油各克。
制法:上药共捣为软硬适中的膏备用。
用法:外敷患处,隔日换药1次,5次为1疗程。
出处《中医外治杂志》
消肿膏
主治: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药物组成:黑老虎、虎杖、苍术、木瓜、海桐皮、续断、栀子、透骨草、鱼腥草(上药均为粉末)、四生散(生川乌1份、生南星6份、生白附子4份、生半夏14份)各克,医用凡士林4千克。
制法:将以上中药粉混合,过筛多次,混匀后与医用凡士林煮沸,不断搅拌约5分钟,即可熄火,分罐。隔天膏凝后即可使用。
用法:将消肿膏摊于牛皮纸上,周边用棉花围一圈,外盖油纸,缚扎在患膝上,每2日换药1次。
出处《中医外治杂志》
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转发点赞哦。
针灸老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