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蜈蚣KyllingabrevifoliaRottb.
中药名:水蜈蚣
土名:水蜈蚣、一粒珠、九头香、球头草
形态:多年生草本,丛生。根茎带紫色,生须根。茎瘦长,秃净,高10~50厘米,三棱形,芳香。叶质软,狭线形,长短不一,长3~10厘米,宽1.5~3毫米,末端渐尖,下部带紫色,鞘状。头状花序,单生,卵形,绿色,长4~8毫米,稠密;总苞3片,叶状,连接穗下,长2~16厘米,往往外向开展;小穗极多数,长椭圆形,长约3毫米,成熟后全穗脱落;花颖4枚,呈舟状的卵形,脊无翼,具小刺,2列,相对排列于轴上,背浅绿色,先端尖,下部2枚具不发育花,中部1枚具发育花,上端的仅具雄蕊;花无被,雄蕊3,花丝细长丝状,药椭圆形;雌蕊1,花柱细长,与花丝等长,柱头二歧。瘦果呈稍压扁的倒卵形,褐色。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科属:莎草科飘拂草属
分布:生在较温暖的空旷湿地、沼泽地、水田边和溪沟边。
采集:全草或根,四季可采。
归经:肺,肝经
性味功效:性平,味辛。疏风解表,清热利湿,止咳化痰,祛瘀消肿。用于伤风感冒,支气管炎,百日咳,痢疾,肝炎,乳糜尿,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蛇咬伤,皮肤瘙痒,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应用:1.治痢疾、感冒:全草一两,水煎服。
2.治小儿口腔炎:根茎一两,水煎,冲蜂蜜服。
3.治时疫发热:根茎、威灵仙,水煎服。
4.治疮疡肿毒:全草、芭蕉根,捣烂,敷患处。
5.治跌打伤痛:全草一斤,捣烂,酒四两冲。滤取酒二两内服,渣炒热外敷痛处。
6.治一般蛇伤:全草(连根)二两,捣烂,酒二两冲,内服一两,一两搽抹伤口四周。
7.治皮肤瘙痒:全草煎水外洗。
8.治百日咳,支气管炎,咽喉肿痛:全草一两至二两,水煎服。
9.治风湿骨痛:全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10.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鲜全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11.治气滞腹痛:鲜全草一两,水煎服。
12.治乳糜尿:根茎、桂圆各二两,水煎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