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偏方草药偏方治百病8

早期白癜风怎么治愈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80410/6156998.html

妇科部分

  妊娠恶阻

  方1

  〔组成〕鲜柠檬g,白糖g。

  〔用法〕柠檬去皮、核,切块,加白糖渍1天,放人锅内用小火熬至汁

  快于时,取出拌白糖少许,随意食用。

  方2

  〔组成〕猕猴桃鲜果90g,生姜9g。

  〔用法〕同捣烂,挤汁,早晚各饮1次。

  方3

  〔组成〕柚子皮20g。

  〔用法〕切碎,水煎代茶饮。

  方4

  〔组成〕鲜芦根30~60g,竹茹10g。

  〔用法〕水煎,1日1剂,分2次服。

  〔附注〕此方用于妊娠呕吐有热者。

  方5

  〔组成〕黄皮果适量。

  〔用法〕加盐腌制,随意食用。

  方6

  〔组成〕香花菜(鲜)2S0g,鸡蛋1个。

  〔用法〕加水一碗半,煎取大半碗,加油、盐少许调服。

  方7

  〔组成〕番石榴叶2片。

  〔用法〕洗净,嚼烂吞汁。

  方8

  〔组成〕葫芦茶30g。

  〔用法〕水煎,分3次1日服。

  方9

  〔组成〕酸角(酸豆)15~3O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饮食不振、便秘和预防中暑。

  方10

  〔组成〕壁上禾蔸公(烧灰)、生姜、青葱、苏叶各适量。

  〔用法〕共捣烂,放在碗内,用秤砣烧红淬水送服,1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胎气上逆。

  妊娠感冒

  方1

  〔组成〕白龙骨3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服,连服2天。

  〔附注〕此方用于好娠体虚感冒。

  方2

  〔组成〕兰花参30g,红糖适量。

  〔用法〕先煎兰花参,去渣,加红糖内服,每日1~2剂,连服2天。

  〔附注〕此方用于风寒感冒轻证。

  方3

  〔组成〕石防风9g,当归9g。

  〔用法〕水煎服。

  妊娠水肿

  方1

  〔组成〕甘蔗60g,大仙藤15g。

  〔用法〕水煎服,1日3次。

  方2

  〔组成〕野猴柿30g,芝麻槁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服。

  方3

  〔组成〕大仙藤15g,陈皮10g,精肉10g。

  〔用法〕加水煮熟,去药食肉和汤,l日1剂。

  方4

  〔组成〕天仙藤15g,茯苓10g,陈皮6g。

  〔用法〕每日1剂,2次煎服。

  方5

  〔组成〕桂花树寄生45g,红土苓60g。

  〔用法〕水煎,兑甜酒服,1日1剂,服药前后1周内忌盐。

  方6

  〔组成〕甘松~g。

  〔用法〕加水适量,煮沸数分钟,去渣,待药液温度降到40℃左右时,

  擦洗患处,每天1~2次,每剂可洗2~3次。

  方7

  〔组成〕山海棠全草3~9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月经不调、白带过多。

  方8

  〔组成〕钩藤根45g。

  〔用法〕水煎去渣,同鸡1只炖服。

  妊娠小便淋痛

  方1

  〔组成〕地肤子9g。

  〔用法〕切细,水煎,饭前服,1日1剂。

  方2

  〔组成〕葵花根30g,车前仁2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3

  〔组成〕新鲜棕叶3片,水灯芯50g,鸡蛋1~2个。

  〔用法〕前2味煎汤,冲鸡蛋服,1日1剂。

  习惯性流产

  方1

  〔组成〕覆盆子根3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2

  〔组成〕虎耳草10g,桑树根皮10g,酒适量。

  〔用法〕前2味水煎兑酒内服,每日1剂,2次分服。

  方3

  〔组成〕鲜芝麻根60g,红糖少许。

  〔用法〕芝麻根加水0g,煎至1/3,去渣配红糖少许内服,每月1

  次。

  胎动不安

  方1

  〔组成〕双果草1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2

  〔组成〕椿白皮30g,白术1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3

  〔组成〕薛荔适量,鸡蛋2个。

  〔用法〕鸡蛋去壳,拌匀,取薛荔水煎,冲鸡蛋服(约饭前5分钟服)。

  方4

  〔组成〕苜蓿子3g,鸡蛋2个。

  〔用法〕将首蓿子微捣后加水煎沸约15分钟,再将鸡蛋打入(荷包蛋),

  继续煎约5分钟,待温后,吃蛋喝汤。

  〔附注〕此方用于先兆流产。

  方5

  〔组成〕芭蕉根60~30g,猪肉适量。

  〔用法〕加水煮食。

  方6

  〔组成〕褶叶萓草根端膨大体30~60g。

  〔用法〕炖肉或鸡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月经少、贫血、老年性头晕耳鸣、营养不良性水

  肿。

  方7

  〔组成〕棕榈皮(烧灰)30g,蚕沙(炒)30g,阿胶(炙燥)1g。

  〔用法〕捣为未,每次服1.5g,温酒调下。

  〔附性〕此方用于妊娠胎动、下血不止、脐腹疼痛。

  方8

  〔组成〕薛荔鲜枝叶(不结果的幼枝)30g,荷叶蒂7个,苎麻根3g。

  〔用法〕水煎去滓,加鸡蛋2个,同煮服。单用薛荔枝叶亦可。

  〔附注〕此方用于先兆流产。

  方9

  〔组成〕鲜苔藓(青苔)约g。

  〔用法〕洗净,捣烂,用开水1碗冲焗,去渣后加米酒适量,一次服下。

  〔附注〕此方用于胎漏。

  胎位不正

  〔组成〕柞本60g,甘草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胎死不下

  方1

  〔组成〕梧桐树皮(去粗皮)适量,红糖适量。

  〔用法〕梧桐树皮用开水浸泡良久,以手捻取皮上浆诞,兑红糖服之。

  方2

  〔组成〕榆树皮60g,柞木枝24g,生姜、童便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

  方3

  〔组成〕萆薢15g,刺老包50g,荷叶1张,黑鸡娃15g,芡实叶12g,

  糯米适量。

  〔用法〕前5味水煎去渣,煮糯米稀饭服。

  难产

  方1

  〔组成〕急性子10g,车前子10g。

  〔用法〕水煎服。

  方2

  〔组成〕冬苋菜(冬葵)16g,鸡蛋2个。

  〔附注〕冬苋菜水煎取浓汁,打鸡蛋2个煮熟内服。

  方3

  〔组成〕铁脚威灵仙根30g。

  〔用法〕水煎服。

  方4

  〔组成〕鲜蓖麻叶适量。

  〔用法〕捣烂敷于脚心,厚度约0.5cm,用纱布包扎。

  〔附注〕此方用于宫口开全、宫缩无力。

  方5

  〔组成〕三方草全草30g。

  〔用法〕水煎服。

  方6

  〔组成〕凤尾草(井边草)60g。

  〔用法〕加水ml,煎至ml,服下。

  方7

  〔组成〕鲜桃根g。

  〔用法〕水煎,调白糖内服。

  〔附注〕此方用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难产。

  方8

  〔组成〕凤仙花干籽4.5g。

  〔用法〕研未,冲开水服。

  方9

  〔组成〕铁树叶3片。

  〔用法〕煎水1碗服。

  方10

  〔组成〕紫楠鲜根30g。

  〔用法〕煎水服。

  〔附注〕此方用于超月未产的孕妇。

  方11

  〔组成〕蜀葵子6g,滑石9g。

  〔用法〕研为细未,开水送服15g。

  方12

  〔组成〕梧桐(九层皮)根30g,桃树皮15g,小青藤15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宫缩乏力的难产。

  方13

  〔组成〕茨菇草15g,卷柏15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胎位、产道正常情况下的难产。

  方14

  〔组成〕芭蕉芯、兰皮青、虎耳草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

  方15

  〔组成〕猫尾王(又名马连安)30g,白参9g。

  〔用法〕将猫尾王研未,与白参加水1碗煮鸡蛋服。

  〔附注〕此方用于滞产。

  胎盘滞留

  方1

  〔组成〕向日葵壳适量,葵子房1个,牛粪赤土各适量。

  〔用法〕合杵为饼,贴足底心,胎盘一下,药饼即取去。

  方2

  〔组成〕鸡头莲叶10张。

  〔用法〕水煎服。

  方3

  〔组成〕马蹄叶根10g,朝天罐根10g。

  〔用法〕水煎服。

  方4

  〔组成〕鲜柞木根皮60g。

  置瓦罐内加水约,切碎,洗净,去外层粗皮〕〔用法0ml,煎20~30ml,

  去渣取汁浓缩至~ml,分2次温服(饭前服1次,间隔1小时再服1

  次)。

  方5

  〔组成〕乌桕根90g。

  〔用法〕加酒炖服。

  方6

  〔组成〕芡实叶15g,荷叶15g。

  〔用法〕水煎服。

  方7

  〔组成〕鸡嗉子叶9g。

  〔用法〕水煎服。

  方8

  〔组成〕雪莲15g,白酒或黄酒m1。

  〔用法〕泡7天,每次服10ml,1日2次。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妇女小腹冷痛、闭经、风湿性关节炎。

  方9

  〔组成〕醉浆草30g,酒少许。

  〔用法〕水煎服。

  方10

  〔组成〕野豆子、芡实叶、煅莲房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

  方11

  〔组成〕蒟酱叶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取自然汁一小杯,让产妇服下。

  方12

  〔组成〕挖耳草根30g,甜酒适量。

  〔用法〕挖耳草根取汁兑甜酒服。

  产后出血

  方1

  〔组成〕倒生根蔸10g。

  〔用法〕焙干研未,开水送服,1日1~2剂。

  方2

  〔组成〕薯莨50g。

  〔用法〕水煎内服。

  方3

  〔组成〕刺儿菜根15g,益母草15g。

  〔用法〕水煎,浓缩至1杯,2次分服。

  方4

  〔组成〕卷柏全草适量。

  〔用法〕洗净晒干,每次15g,开水浸泡后1次服,1日1~2次。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出血(宫缩无力)。

  方5

  〔组成〕刺儿菜10g,野艾叶12g,金樱子15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流产后出血不止。

  方6

  〔组成〕木棉花7朵,龙眼肉30g,旧棕衣(烧灰)未6g。

  〔用法〕前2味水煎,冲旧棕衣(烧灰)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血崩。

  方7

  〔组成〕山稗子根60g。

  〔用法〕用红糖、胡椒为引,水煎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崩漏、月经过多。

  方8

  〔组成〕血见愁籽。

  〔用法〕用文火炒至黄脆为止,研为细未,开水送服,1日1~2次。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大出血。

  产后腹痛

  方1

  〔组成〕鲜泽兰30~。

  〔用法〕水煎,加红糖适量,冲服,每日1剂。

  方2

  〔组成〕金不换9g,酒1汤匙。

  〔用法〕金不换水煎,加酒调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瘀血腹痛。

  方3

  〔组成〕草珊瑚根9g,铁扫帚30g。

  〔用法〕白糖、酒少许,水煎服。

  方4

  〔组成〕益母草60g,棕榈子(炒黑)15g。

  〔用法〕加水煎服,1日3次。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血瘀腹痛、恶露不止。

  方5

  〔组成〕珍珠风茎叶60g。

  〔用法〕水煎眼,一日3次。

  方6

  〔组成〕鹅儿肠(牛繁缕)60g。

  〔用法〕水煎,以酒为引服下,1日3次。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瘀血腹痛。

  方7

  〔组成〕高粱泡60g,黄酒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8

  〔组成〕卫矛30g,红花30g,当归(炒)30g。

  〔用法〕共研粗未,每次9g,加黄酒、水各半,文火煎,滤过去渣,饭

  前温服,每日1剂。

  方9

  〔组成〕鲜映山红根6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10

  〔组成〕益母草30g,红枣10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血瘀腹痛,也可用于子宫下垂、月经不调。

  方11

  〔组成〕败酱草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瘀血腹痛。

  方12

  〔组成〕六月雪15g,鲜泽兰15g,鲜卷柏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瘀血、脐腹胀痛。

  方13

  〔组成〕血见愁30g,苏木15g,黄酒、红糖各适量。

  〔用法〕前2味水煎,对黄酒、红糖一次服下,1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瘀血腹痛。

  方14

  〔组成〕红鸡冠花1个,鸡蛋2个。

  〔用法〕煎水送鸡蛋1次服完,1日1剂。

  方15

  〔组成〕鬼箭羽(八树)1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瘀血腹痛。

  方16

  〔组成〕贯众、酒各适量。

  〔用法〕贯众饶灰存性研为未,兑酒服,1日2次。

  方17

  〔组成〕毛大丁草干根15g,酒适量。

  〔用法〕水煎服,l日1剂。

  方18

  〔组成〕粗叶榕干根30g,酒适量。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瘀血腹痛。

  方19

  〔组成〕铁扫帚30g,珍珠菜30g,接骨主粟兰3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血瘀腹痛。

  方20

  〔组成〕血筋草根10g,血当归(酒炒)15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21

  〔组成〕八角莲3g,鬼箭羽3g,阳荷根60g。

  〔用法〕将八角莲与鬼箭羽研未调匀,每次3克,用阳荷根30g煎水送

  服,1日1~2次。

  方22

  〔组成〕鲜犁头草30g,鸡蛋2个。

  〔用法〕将犁头草洗净、切烂,和鸡蛋2个加热煎炒后,再用水煎服,

  每天1次。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血瘀腹痛。

  方23

  〔组成〕莲蓬壳8~12只。

  〔用法〕以清水两大碗,用文火煎至一大碗左右,睡前温服,每日1次,

  严重者连服2次。

  方24

  〔组成〕鲜泽兰30~60g。

  〔用法〕水煎,加红糖适量冲服,每日1剂。

  方25

  〔组成〕野山檀干果60g,黄酒30g,红糖g。

  〔用法〕同炖服。也可用六棱菊干根、土牛膝干根、茅毒干根、毛大丁

  草干根、野牡丹干根、地耳草、接骨金粟兰、胡颓子于根或地胆草于全草代

  替野山植干果,任选一种,用量也是60g。

  方26

  〔组成〕红鱼鳅串30g,红牛膝根15g,茜草12g,猪肉适量。

  〔用法〕炖服,1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腹痛有块。

  方27

  〔组成〕铺地蜈蚣干根30g。

  〔用法〕水煎服。

  方28

  〔组成〕菊叶三七适量。

  〔用法〕洗净,捣细,泡开水加酒服。

  方29

  〔组成〕养麦三七根60g,红糖30g。

  〔用法〕养麦三七根水煎,加红糖调服。

  方30

  〔组成〕岩胡豆根15g,甜酒少许。

  〔用法〕岩胡豆根煎水兑甜酒,分2次服,1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瘀血腹痛。

  方31

  〔组成〕草珊瑚根9g,铁扫帚30g,白糖、米酒各少许。

  〔用法〕水煎服。

  方32

  益母草〕〔组成30g泽兰,30g鲜血夹菜叶,g,酒g猪瘦肉,g。

  〔用法〕炖服。

  产褥热

  方1

  〔组成〕鹿藿9~15g。

  〔用法〕水煎服。

  方2

  〔组成〕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金银花9g,野菊花9g,天葵9g。

  〔用法〕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连服2~3剂。

  方3

  〔组成〕虎溪根(干)30g。

  〔用法〕加水ml煎取ml温服。渣再煎服。

  方4

  〔组成〕天青地白。

  〔用法〕按年龄每岁1叶,煎米汤ml服。

  方5

  〔组成〕穿破石15~30g。

  〔用法〕炖鸡服,配酒饮用。

  方6

  〔组成〕蝉臭根(蝉金花根)30g。

  〔用法〕切成片,用酒炒3次,开水炖服。

  方7

  〔组成〕蒲公英30g,沙氏鹿茸草15g,一见喜15g,银花15g,益母草

  30g。

  〔用法〕水煎,加红糖适量内服,1天2次,连服3~5天。

  〔附注〕此方用于有明显盆腔炎症者。

  方8

  〔组成〕三叉苦30g,土牛膝15g,鬼针草30g,韩信草30g,白牛胆60g。

  〔用法〕水煎服,连用数天。

  〔附注〕此方用于有急性炎症者。

  方9

  〔组成〕野菊花15g,百两金15g,贯众15g,积雪草15g,益母草30g,

  三叉苦根12g。

  〔用法〕水煎,调红糖适量,分2次服。

  〔附注〕此方用于炎症明显,高热不退,口干且苦,子宫收缩不良。

  方10

  〔组成〕铺地蜈松15g,充州卷柏15g。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方11

  〔组成〕青鱼胆草9g。

  〔用法〕水煎,加红糖服。

  方12

  〔组成〕细叶十大功劳根30g,羊肉g。

  〔用法〕酌加红酒或开水炖1小时,饭后服,日2次。

  方13

  〔组成〕黄蜀葵茎及根30g。

  〔用法〕用鸡汤煎服或水煎取汁,煮鸡蛋2只,加甜酒少许服。

  〔附注〕此方用于防治产褥热。

  方14

  〔组成〕野鸦椿根9g,白英9g,梵天花15g,羊耳菊6g,蛇毒6g。

  〔用法〕用酒、水各半煎,加红糖30g冲服。

  恶露不下

  方1

  〔组成〕坤草30g,大蒜茎15g,生姜10g、大枣3枚,红糖15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2

  〔组成〕马鞭草15g。

  〔用法〕研成细未,分2次用开水送服,或加红糖冲服。亦可用鲜马鞭

  草30~,加水ml煎至ml服。

  恶露不止

  方1

  〔组成〕芭茅花15g,益母草15g。

  〔用法〕水煎服,1日3次。

  方2

  〔组成〕鲜■木根~g。

  〔用法〕水煎,加黄酒、红糖适量服,每日1剂。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子宫脱垂。

  方3

  〔组成〕鲜益母草全草60g。

  〔用法〕洗净,捣烂取汁,加黄酒适量,温服,每日1剂。

  方4

  〔组成〕六月雪30g,知母(焙)30g,当归(焙)60g,鬼箭归60g,桃

  仁(去皮、尖炒)45g。

  〔用法〕共捣成粗未,每次12g,水煎服,每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瘀血、恶露不止。

  方5

  〔组成〕毛茎紫金牛15~21g。

  〔用法〕水煎,加食盐少许内服,1日1剂。

  方6

  〔组成〕独脚莲1个,酒适量。

  〔用法〕前药磨酒,内服,每次3g,1日2次。

  方7

  〔组成〕六角仙30g,益母草10g,紫珠草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加酒适量内服,连服2~3剂。

  方8

  〔组成〕鲜云实茎、叶、果12g。

  〔用法〕水煎,兑酒服。

  产后子宫复旧不良

  方1

  〔组成〕泽兰30g。

  〔用法〕水煎服,砂糖为引,每日1剂。

  方2

  〔组成〕鲜盐肤木根二重皮30g,老酒g。

  〔用法〕盐肤木根皮切碎,加老酒与水炖,饭前服。

  方3

  〔组成〕益母草30g,贯众炭10g。

  〔用法〕水煎,日服2次,连服2~3日,或加桂圆肉15g同煎。

  方4

  〔组成〕银花15g,韩信草30g,紫珠草30g,当归10g,川芎6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炎症引起者。

  方5

  〔组成〕益母草60g,赤地利30g,生姜3片,党参30g。

  〔用法〕水煎,连服2天。

  方6

  〔组成〕败酱草30g,马鞭草45g,生姜2片。

  〔用法〕用开水、黄酒各半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感染引起的子宫收缩不良。

  方7

  〔组成〕益母草60g,真珠菊30g。

  〔用法〕水煎,加红糖少许,冲服。

  产后感冒

  方1

  〔组成〕绵毛鹿茸草30g,兖州卷柏9g。

  〔用法〕加酒、水煎服。

  方2

  〔组成〕兰花参15g,野鸦椿果10g,长圆叶鼠刺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3

  〔组成〕肖梵天花根30g,小二仙草15g,黄芪9g。

  〔用法〕水煎内服。

  方4

  〔组成〕黄根干根30g,兰花参干全草15g。

  〔用法〕煎水内服。

  方5

  〔组成〕大叶六月雪鲜根30g。

  〔用法〕水煎内服。

  方6

  〔组成〕兖州卷柏金草30g,红糖15g。

  〔用法〕水煎服。

  方7

  〔组成〕江南卷柏15g,兰花参15g,肖梵天花根15g。

  〔用法〕水煎服。

  方8

  〔组成〕白牛胆根及全草10~20g。

  〔用法〕水煎服。

  方9

  〔组成〕龙芽草干全草30g。

  〔用法〕水炖服。

  方10

  〔组成〕野鸦椿干根30g(或干种子10g)。

  〔用法〕水煎,饭后服,每日3次。或加鸡蛋3个、桔饼1块,共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有发热出汗者。

  方11

  〔组成〕肖梵天花干根60g,地胆草干根30g,牛筋草干全草30g,鸡蛋

  1个。

  〔用法〕加酒水各半,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有发热咳嗽者。

  方12

  〔组成〕满山红干根30g,猪蹄1个。

  〔用法〕水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伤风、浮肿。

  方13

  〔组成〕干臭牡丹叶12g,葱叶、生猪油、食盐各少许。

  〔用法〕共捣烂,冲开水,分3次饭后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感冒咳嗽。

  方14

  〔组成〕益母草全草30g,桂枝10g,当归10g,干姜10g,老酒g。

  〔用法〕水炖服。

  方15

  〔组成〕小酸浆(茄科)干全草30g,冰糖适量。

  〔用法〕水炖,分2次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酒后伤风,或用于预防产后伤风。

  方16

  〔组成〕爵床干全草30g,红糖g。

  〔用法〕水煎服。

  方17

  〔组成〕鲜伏牛花根60g,老酒g。

  〔用法〕水炖,分2次服。

  方18

  〔组成〕鲜败酱全草30g,鸡蛋2个。

  〔用法〕败酱草水煎,加鸡蛋同煮,日服2次。

  方19

  〔组成〕地胆草干全草60g。

  〔用法〕水酒炖服。

  方20

  〔组成〕千里光干全草30g,砂糖少许。

  〔用法〕水炖服。

  方21

  〔组成〕菝葜干根60g。

  〔用法〕水炖服。

  方22

  〔组成〕水苦荬适量。

  〔用法〕水煎,加红糖服。

  方23

  〔组成〕羊耳菊18g,华荆芥9g,木芙蓉12g。

  〔用法〕水煎服。

  方24

  〔组成〕白牛胆干草30g,干绵毛鹿茸草30g。

  〔用法〕水煎,调红糖服。

  方25

  〔组成〕沙氏鹿茸草30g,红糖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伤风发热。

  方26

  〔组成〕咸匏柴6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伤风发热。

  产后浮肿

  方1

  〔组成〕华泽兰叶、防己各等量。

  〔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g,餐前用黄酒送服。

  方2

  〔组成〕胡颓子根10~15g,益母草等量。

  〔用法〕水煎至半碗,加些红糖温服。

  方3

  〔组成〕假药叶适量。

  〔用法〕煮■鱼,加醋食之。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脚肿。

  产后小便异常

  方1

  〔组成〕鲜益母草30g,甘草3g。

  〔用法〕水煎服,l日1剂。同时用针刺足三里、阳陵泉、关元。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小便不通。

  方2

  〔组成〕车前草10株。

  〔用法〕煎水服,每日3次。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小便不通。

  方3

  〔组成〕泽兰10g,菊叶三七15g,青木香6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郁血性水肿、小便不利。

  方4

  〔组成〕紫荆皮15g,黄酒半杯。

  〔用法〕水煎温服,1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小便失禁、淋漏不断。

  产后体虚

  方1

  〔组成〕地耳草干全草30~60g,老酒适量,鸡1只。

  〔用法〕炖服。

  方2

  〔组成〕矮茎朱砂根(干品)15g,熟鸡蛋(去壳)2个,冰糖10g。

  〔用法〕前2味同炖,加冰糖内服。

  方3

  〔组成〕地胆草鲜根60g(干品30g),未生蛋母鸡1只(去肠杂),老

  酒少许。

  〔用法〕加水炖服,每日1剂。

  方4

  〔组成〕兰花参15g,嫩母鸡1只。

  〔用法〕母鸡去肠,纳入兰花参,水煮烂,眼之。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出血过多,虚损劳伤,烦热,自汗,盗汗。

  方5

  〔组成〕红胆15g,玉竹15g。

  〔用法〕炖肉吃。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心悸、虚弱。

  方6

  〔组成〕青棉花藤根g,白马骨根g,金腰带根g。

  〔用法〕同切细炒熟,再加黄酒g,闷一夜,分成5剂,每天1剂,

  加水煎,冲红糖、黄酒,早晚饭前各服1次。

  〔附注〕此方用于妇女产后潮热,腰痛脚酸,面黄肌瘦。

  方7

  〔组成〕黄脚鸡(剑叶假万寿竹)30g,子鸡1只。

  〔用法〕炖服。

  方8

  〔组成〕鲜梵天花根60g。

  〔用法〕合鸡同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足膝无力,不能行走。

  方9

  〔组成〕干甜远志(去皮、心)15g(鲜品30g)。

  〔用法〕用母鸡1只,去肠,将药入内煮烂,空腹食之。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蓐痨症,发热出汗,饮食无味。

  方10

  〔组成〕玉蜀黍茎芯(不拘多少)。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虚汗。

  产后头痛

  方1

  〔组成〕中华常春藤9g,红枣10枚,黄酒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2

  〔组成〕臭牡丹干根30g,苋菜干籽6g,鸡蛋2个。

  〔用法〕水炖,调酒50g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头风痛。

  产后血晕

  方1

  〔组成〕旱莲草30g。

  〔用法〕加醋、水各半,煎汤。服前先用鼻嗅其药气。1口3次。

  方2

  〔组成〕扯根菜根30g,川芎9g,牛膝9g。

  〔用法〕水煎服,1日3次。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血气攻心。

  方3

  〔组成〕生苍耳草30g,酒适量。

  〔用法〕取嫩心阴干研末,每次3g,酒冲服。

  方4

  〔组成〕泽兰叶10g,炒薪艾6g,红糖30g。

  〔用法〕加开水煎取浓汁,一次服下。

  方5

  〔组成〕鲜夏枯草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绞取汁液,服一小杯。

  方6

  〔组成〕老杉皮(久经风雨者)二层皮90~9。

  〔用法〕煎水,调砂糖内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流产后血晕。

  方7

  〔组成〕荆芥9g。

  〔用法〕微焙,研末调酒服。

  方8

  〔组成〕红兰花(新者佳),无灰清酒、童便各适量。

  〔用法〕煮取一大盏,去渣,候稍冷服之。

  方9

  〔组成〕马鞭草6g,川芎4.5g。

  〔用法〕开水炖服。

  方10

  〔组成〕瑞香茎叶12g,虎耳草30g。

  〔用法〕水煎眼。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胎动流血。

  产后腰痛

  方1

  〔组成〕鲜山莓根30g,猪脚1只,米酒半杯。

  〔用法〕山莓根(焙干)与猪脚同炖,加米酒,饭后服,每日1次。

  方2

  〔组成〕黄花远志根30g,野花生根15g。

  〔用法〕水煎。调红糖服。

  方3

  〔组成〕地菍30g,枫荷梨30g,穿破石30g,五指毛桃30g,牛大力30g,

  山鸡血藤30g。

  〔用法〕水煎,分2次服。

  方4

  〔组成〕还阳参适量。

  〔用法〕煎水洗浴。

  产后关节痛

  方1

  〔组成〕木防己30g,福建胡颓子根15g。

  〔用法〕加酒、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风湿关节痛。

  方2

  〔组成〕白背叶、艾叶各适量。

  〔用法〕加酒、水煎服。

  方3

  〔组成〕瓜子金6g,酒适量。

  〔用法〕瓜子金研成细未,泡酒温服。

  方4

  〔组成〕樗叶花椒根皮9~15g,五加皮、杞李参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

  方5

  〔组成〕土牛膝9g,阿利藤60g,杜鹃根60g,猪瘦肉60g,金针菜根

  60g。

  〔用法〕水煎,取药液炖肉,每日1剂,2次分服。

  方6

  〔组成〕杨梅干根15g。

  〔用法〕加水浓煎,配白糖少许,代茶频饮。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周身作痛。

  方7

  〔组成〕老鼠刺干根60g,鸡蛋2个。

  〔用法〕老鼠刺水煎去渣,加鸡蛋(去壳),同煮至蛋熟,取汤和蛋服。

  方8

  〔组成〕凤仙花白花或全草9~15g。

  〔用法〕水炖,配砂糖服。

  方9

  〔组成〕肖梵天花干根60g,瘦猪肉适量。

  〔用法〕加水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神疲乏力、筋骨酸痛,也可用于预防。

  方10

  〔组成〕地耳草全草30~60g,冰糖30g,老酒少许。

  〔用法〕加水炖服,每日1剂。

  方11

  〔组成〕楤木干根60g,黄鳝藤干根60g。

  〔用法〕水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风痛。

  方12

  〔组成〕大青(马鞭草科)于根60g,老酒g,猪脚1个(或鸡蛋2

  个)。

  〔用法〕共炒,水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风痛。

  方13

  〔组成〕益母草干全草(红花的)30g,老酒g。

  〔用法〕水煎服。产后7天开始每隔2日1剂,至满月为止。

  方14

  〔组成〕蔓性千斤拔根30g,茜草9g,威灵仙9g。

  〔用法〕水煎服。

  方15

  〔组成〕楤木根60g,勾儿茶根60g。

  〔用法〕水煎服。

  方16

  〔组成〕毛茎紫金牛30g,黄花远志30g。

  〔用法〕炖鸡服。

  方17

  〔组成〕辣椒根30~60g,鸡肉适量。

  〔用法〕加水炖,食肉饮汤。

  方18

  〔组成〕轮叶沙参60g,酒炒蚕豆45g,红糖酌量。

  〔用法〕炖服。

  方19

  〔组成〕山甘草鲜根适量。〔用法〕洗净,酒炒,加水浓煎服。

  方20

  〔组成〕千斤拔21~30g,猪蹄1只。

  〔用法〕以酒、水各半炖烂,去渣,食肉及汤。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风湿筋骨痛。

  方21

  〔组成〕尖尾枫鲜叶(捣汁)半杯,黄酒半杯,姜汁3~5滴。

  〔用法〕调匀炖温服。

  方22

  〔组成〕鲜走马风、鲜大风艾各适量。

  〔用法〕共捣烂,用酒炒热后,敷患处,或用水煲,洗患处。

  方23

  〔组成〕老茅草叶、石菖蒲、陈艾各适量。

  〔用法〕水煎外洗。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风湿痛。

  方24

  〔组成〕鲜截叶铁扫帚g,猪蹄g,酒g。

  〔用法〕酌加水煎服。

  产后缺乳

  方1

  〔组成〕三叶木通(去外皮)15g,天门冬9g,猪条肉g,黄酒适量。

  〔用法〕水炖服。

  方2

  〔组成〕鲜土党参30~60g,猪蹄1只。

  〔用法〕水炖服。

  方3

  〔组成〕鲜白粉藤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取汁和米煮粥食。

  方4

  〔组成〕羊乳根30~60g,猪脚爪1只(或猪瘦肉适量)。

  〔用法〕酒、水炖服。

  方5

  〔组成〕野牡丹根30g,白通草10g,猪蹄1只。

  〔用法〕同炖服。

  方6

  〔组成〕薜荔果3个,通草6g,穿山甲3g,猪肉适量。

  〔用法〕水煎服。

  方7

  〔组成〕鲜泽漆30g,酒适量。

  〔用法〕同炖服。

  方8

  〔组成〕变叶榕30g,猪舌头适量。

  〔用法〕水炖服。

  方9

  〔组成〕土羊乳15g,通草根15g,猪蹄1对。

  〔用法〕加水同炖,一次服下。

  方10

  〔组成〕通花根15g,土羊乳15g,肉g。

  〔用法〕加水炖,一次服下。

  方11

  〔组成〕奶浆藤根(萝藦根)30g,猪肉适量。

  〔用法〕加水炖服。

  方12

  〔组成〕草棉根30g。

  〔用法〕水煎服,1日3次。

  方13

  〔组成〕薜荔果2只,猪蹄1只。

  〔用法〕加黄酒、水各半,同炖熟,服汤食肉。

  方14

  〔组成〕斑地锦(地锦草)15g,猪蹄1只。

  〔用法〕加水同炖,服汤吃肉,每日1剂,连服3日。

  方15

  〔组成〕陆地棉种子9g,黄芪9g,猪蹄1只。

  〔用法〕炖熟,服汤食肉。

  方16

  〔组成〕连翘15~30g,羊乳15~30g,猪瘦肉g。

  〔用法〕共炖熟,服汤食肉,每日1剂。

  方17

  〔组成〕地肤子60g,鲜虾60g。

  〔用法〕牛煎地肤子约40分钟,去渣,再入鲜虾煮20分钟,食虾、喝

  汤,每日2剂。

  方18

  〔组成〕羊奶参60g,猪蹄2个。

  〔用法〕炖服,1日1剂。

  方19

  〔组成〕阳雀花根15g,天花粉30g,猪蹄2个。

  〔用法〕炖服,1日1剂。

  方20

  〔组成〕象耳朵根(大力子)15g,阳雀花根30g,猪蹄2个。

  〔用法〕炖服,1日1剂。

  方21

  〔组成〕旱莲草10g,穿山甲10g。

  〔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1日1剂。

  方22

  〔组成〕鲜锦鸡儿根皮30g,猪蹄1个。

  〔用法〕水煮烂,不加盐,食肉饮汤,1日1剂。

  方23

  〔组成〕蒲公英30g,鱼腥草30g,薜荔果30g。

  〔用法〕水煎服。

  方24

  〔组成〕田皂角全草30g,鳢肠全草30g,斑地锦全草3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25

  〔组成〕变叶榕干根30g,猪舌头适量。

  〔用法〕加水炖服。

  方26

  〔组成〕大苦麻菜15g,黄豆30g,铺地锦15g。

  〔用法〕同煮,吃豆喝汤,l日1剂。

  方27

  〔组成〕白粉藤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取汁,和米煮粥服。

  方28

  〔组成〕羊乳根30g,斑地锦(全草)3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29

  〔组成〕薜荔根60g,田螺15个,猪脯肉g。

  〔用法〕加水煮服,吃肉饮汤,1日1剂。

  方30

  〔组成〕女蒌15g,通草6g,沙参9g。

  〔用法〕炖猪脚服。

  方31

  〔组成〕土党参、黄芪、党参、当归各适量。

  〔用法〕炖鸡服。

  方32

  〔组成〕女蒌菜15g,黄芪15g,当归9g。

  〔用法〕水煎服。

  方33

  〔组成〕小连翘、山甲珠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

  方34

  〔组成〕鲜肺筋草9g。

  〔用法〕水煎服。

  方35

  〔组成〕天冬60g。

  〔用法〕炖肉服。

  方36

  〔组成〕薜荔果2个,猪前蹄1只。

  〔用法〕煮食并饮汁。

  方37

  〔组成〕木馒头(薜荔花序托)1个,穿山甲3g,通草6g。

  〔用法〕3味共研为末,入猪蹄汤内煮烂吃,再不至,加急性子15g。

  〔附注〕此方用于妇女胆虚不足乳不至。

  乳汁淤积(回乳)

  方1

  〔组成〕王瓜根10g,王不留行15g。

  〔用法〕水煎服。

  方2

  〔组成〕蒲公英60g,建曲6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同时趁热将药渣用于净纱布

  包好,放在乳房上熨贴。

  方3

  〔组成〕牡荆子12g。

  〔用法〕研末,用温开水加酒少许调服。

  〔附注〕此方用于停乳奶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xiana.com/wxyy/64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