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医药是打开传统文化的宝库的钥匙,周水金医生热爱传统文化,钟情于中医,一直不遗余力的宣传中医文化。每周公开课又要开始了,自从脉诊公开课结束后,又开启中医筑基班的新篇章——中药学,今学生特将老师所讲内容编辑成文,以便学者更好的学好中医药知识。
周老师点评:
祛风湿药,是临床非常实用的一类药,风湿往往有寒有热,所以有祛风湿寒药,祛风湿热药,还有祛风湿强筋骨药。
周老师点评
在《黄帝内经》讲风寒湿三气和至谓之痹证。身上疼痛,关节疼痛都为痹病。闭塞不通,风寒湿堵到了,包括常见的痛风,颈椎病,骨质增生,肩周炎,特别是关节痛,有的侵犯到了肌肉。导致经络运行不畅,这叫做不通则痛。当然还有不荣则痛。荣,滋养的意思,比如我们献血的时候,止血带绷的太紧,局部就会麻木,疼痛,或者身体极度的虚弱,手的气血不足,就不能握住物品,这时候也会疼痛,所以疼痛大方向这两种。
周老师点评
有些人腰酸痛,这是肾气不足导致,还有风寒湿与热邪气,往往是虚实夹杂。
这里涉及肌肉,关节,这就表面这种痹痛跟脏腑的关系很密切,比如肾主骨,脾主肉,肝主筋,所以归经多在肾,脾,肝经。痹证的问题,要从这三个方面考虑。还有肺主皮毛,皮肤的问题你要考虑肺的问题,比如出汗。又比如我之前切了6公分骨头,肾主骨,所以我吃了很长时间的鹿茸。脾还主四肢,肌肉无力用补中益气汤就是这个原理,肝主筋,包括韧带,筋膜,还有肝经到达的区域。
古人将痹证分三类。由风邪导致的疼痛是游走不定,包括类风湿,他是全身多关节,且是部位变化的疼痛,这个古人叫做行痹,选药就得选去风药。寒性收引,寒邪的特点是疼,加热就减轻,比如月经期间女孩子寒气重,付热水袋在小腹就好很多,这个为痛痹;让人有沉重感,甚至麻木的为着痹,当然还有热痹,局部关节有红肿热痛,比如痛风,所以痹证是一个病名,但是包涵了很的病的。
周老师点评
为什么要知道痹证,因为明白痹证的分型就能选择合适的药。痛痹就要去寒,行痹就去风,着痹就要去湿,所以痹证你要分清那一种。这类药物归经为肝,肾,脾经为主,性辛,苦,湿。辛,可以去风;苦,可以去湿;温,可以散寒;寒,可以清热消肿,比如刚才讲的痛风。
周老师点评
我们今天主要讲祛风湿寒药,他的作用主要有两类
1,祛风湿通经络止痛
2,补肝肾,强筋骨
作用于中风半身不遂的病人,老人腰膝酸软,合并夜尿,这个情况你要加补肝肾,强筋骨的药,因为他味辛,走散力强,阴虚血亏慎用。
教师节标题
独活,分布非常广的一个植物。五菱就有九眼独活,实用土当归的根,代表性祛风湿寒药,归肾,膀胱经,作用于下部位,性辛(祛风),苦(祛湿),温(散寒)。再一个,它有轻度的解表作用,治疗风寒湿侵袭肌表,感冒头身沉重会用的,但是解表药多,这种情况多少用羌活。它能祛风湿止痛,代表方是独活寄生汤,实习时候,一个骨伤科老前辈,他治疗就很多是用独活寄生汤的加减,他能去风湿,补肝肾,处理虚实夹杂情况。(方歌: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风湿顽痹屈能伸),年青人用独活寄生汤效果不是很明显,因为多是实证,发作期疼的不能走路,要人抬这走,所以很痛,这种情况用独活寄生汤不是很合适。
周老师点评
独活寄生汤总的来说是治疗虚实夹杂的情况。这个药经常跟羌活比较,独活在低海拔,羌活是在高海拔,你如果去九寨沟玩,在鸣江哪里就能找到有羌活,因为是在哪里就是哪里发现的。如果去类比向理解,羌活生长在高海拔,所以处理高位置的风湿,独活处在低海拔,治疗肚脐以下的风湿,当然也可以一起用。另外独活也可以祛风湿解表,独活祛风湿不强,羌活性烈,所以解表作用强。我以上大学那时候,感冒就吃点九味羌活汤。因为四川是盆地,属阴地,只有吃辛辣才能祛风湿,外在的环境是很影响当地习俗,比如上海喜欢甜,四川女性皮肤特别好,但是她如果离开四川也天天吃火锅,一定长痘子。所以地域对身体的影响显而易见,这两个药大家注意区分,上部分就用羌活,下半身就用独活。
周老师点评
威灵仙,中药里带走仙,有神气效果,他品种有三种,威灵仙在本地也有,他挖出来跟女人头发一样,很硬,古话讲″异物哏喉间,就用威灵仙″说明他化骨梗的作用很明显,民间很多人都知道。还能祛风止痛,止痛效果是祛风湿药比较强的,但是量要大,30g起步,可惜最近研究他有有毒,每次我开都要我签字,这个药穿透力很强,像麻黄一样,有通窜的作用,但是耗气也是明显,所以滋补肝肾的药也要用上去,归膀胱经,膀胱经最长,这个部位疼痛很适合威灵仙,剂量一定要30g,少量没有用。
这个药我最深刻,小时候到了过年,吃狗肉,小孩子都是狼吐虎咽,平时比较苦,有个孩子被狗骨头卡住喉咙,当时处理的方法就是威灵仙,用到一大罐子,就煮一点水,吃了以后喉咙就痛,哭的很厉害,当时他双手捂住喉咙哭,可以看出当时疼痛,所以消骨梗确实很有用,通过这个点,大家发散一下,急性咽喉炎,寒性的可以用威灵仙,当小朋友急性的咽喉发炎时候,我常用到威灵仙,白英,青皮,就是白英清热解毒,青皮行气,用威灵仙特别处理喉咙间问题,它有很好通的作用,当小朋友急性咽喉炎,就用威灵仙30,白英10,青皮10,基础方多是银翘散,普通的慢性咽炎也可以用这个药。
周老师点评:
川乌,附子,一株植物的不同部位,主根是川乌,子根就是附子,毒性比较大,性辛,苦,热,大毒,归心肝经,治疗各种风湿痹证,胸腹部的各种冷疼,有麻醉止痛效果,祛风湿药里止痛效果最厉害药,他有很大祛风湿,散寒的力度,女孩子痛经,寒性痛,痛的不得了就用它。阳虚引起痛经,喜欢按,但寒气重的话,他按了更加重,这是阳虚腹痛和寒性腹痛的区别。阳虚腹痛用附子,寒气腹痛就用乌头。乌头是有攻击性很强的药,不管你那里堵它都让你通,因为有毒,要求是先煎1小时,我们正德堂要求是先煎2个小时,另外注意,它反贝母,半夏,白及,白薇,天花粉,瓜蒌,一不小心就写在一起去了。千万别泡酒,炮制的都不行,非常危险。寒气重引起的疼痛,川乌少不了。
周老师点评
蕲蛇,民间叫做五步蛇。是剧毒蛇,它游走起来很吓人,一般看到赶快跑,我记得小时候学过古文,叫做《捕蛇者说》,说明老百姓为了生存去抓毒蛇,提现苛政猛于虎的现状,性甘,咸,温,归肝经,祛风通络,止痉,适合中风痹证,主要太贵了,我今天本来想给一老爷子开这个药,后面还是删除了,太贵了。蕲蛇一般是用来卖钱的,现在动物保护法出来。这个药是非常好的治疗风湿痹证的药,适合熬汤,泡酒,煎煮的话太浪费。它能去风湿通络止痉,特别是中风偏瘫,小孩抽搐,麻风病都用蕲蛇,但是这个已经很少见了,以前是抓蛇回来以后直接开剖,弄成圆盘,烤干,然后切断入药。
周老师点评
皮肤不好就用这乌梢蛇,那个时候上中学的时候,是通铺子,只要有一个人疥疮,全班人都会有,用乌梢蛇可以。他的作用和蕲蛇向似,但乌梢蛇对皮肤的效果好,因为比较贵,建议打粉泡酒。
周老师点评
木瓜,蔷薇科植物果实,第一次是很深刻印象是鸡鸣散,里面有这个药,他用来治疗脚气,不是香港脚,古人是指下肢水肿,不是烂脚丫,包括静脉曲张。小时候对它最多的印象是治疗拉肚子,以前木瓜不是作为水果来吃,但可以和胃化湿,治疗吐泄证,相当于现代的急性胃肠炎。水分少了,老人抽筋就用木瓜,现代很多人吃钙片还是抽筋,可以用这个试试。脚气是水肿的一种,它可以舒筋活络,治疗风湿痹证。
有个故事,考生进京赶考,受了风湿疼痛,当时坐船上,他就抱着木瓜睡了几宿,脚就好了,说的有点夸张,但是很好提现它治疗风湿痹证的作用。木瓜是比较缓和药,痹证都可以用。另外他还有健胃消食,他是酸的,吃到口里全是口水。温性,小孩子受凉后拉肚子,呕吐,可以放木瓜进去,对我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本草。你们感兴趣可以看鸡鸣散
周老师点评
蚕沙,蚕的屎,甘,辛温,肝脾,胃经,治疗风湿痹证,有和胃化湿,止痒的作用。桑叶是凉的,但是经过蝉的加工性就变温了。它可以外洗,煎煮的话要包煎。
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