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翼翼,送出ldquo小儿湿疹r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在我的后台上,一直都有很多家长,向我咨询小孩子身上起湿疹的事情。

对这个事儿,我始终都小心翼翼。

因为孩子的事儿,是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大事儿。孩子的脾胃,又十分娇嫩。孩子的体质,又有着千差万别的变化,对中药的耐受程度不一。所以,我不敢造次。

但是,读者的需求,就是我的责任。

因此,思来想去,我决定把下面这个小配伍,给您科普一下。你看一看吧——

黄芪15克,焦白术10克,防风5克,茯苓5克,土茯苓5克,荆芥5克,威灵仙5克,甘草5克。

这些药物水煎2次混合,分2到3次温服。

这个小配伍,是山东中医老前辈刘师的小儿湿疹验方。早年,我拜读刘师的一些专著,从中了解到这张验方,收录至今。

这个小配伍,用量较轻,组合周正,是值得一谈的。

其实,这里头的机制不难理解,黄芪、白术、防风,这是标准的玉屏风散配伍,加一个茯苓,起到健脾益气、固表祛风的的作用。土茯苓、荆芥、威灵仙,可以利湿、解毒、祛风、止痒。其中威灵仙的运用令我印象深刻。威灵仙固然可以祛风除湿。但是它用于治疗皮肤湿疹,这个我不多见。

从这个配伍中,我们能悟到什么呢?

一句话——孩子皮肤上的毛病,往往要从调脾胃的角度来应对。

关于这个,我曾经在我直播的时候谈过。我说,任何皮肤上的问题,往往都是身体内环境异常的表现。而调节内环境,离不开调节脾胃。比如说孩子的湿疹,很多患者皮损有渗出的倾向,反复发作,伴随瘙痒难耐。这个时候一般要考虑孩子年幼,脾胃不足,湿热蕴生,加上外感湿邪,搏结于皮肤,从而发病。因此,调理起来就可以从健脾、除湿、益气、固表来入手。正因如此,上面配伍中黄芪、白术、防风、茯苓的用量,相对较重,而荆芥、土茯苓这类治标的药材,用量较轻。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家长在给小孩子调理饮食的时候,务必照顾好他们的脾胃。脾胃不好,百病丛生。尤其是身上反复起湿疹的孩子的家长,可以反思一下,从前孩子的食谱里面,是不是湿热之品太多?是不是饮食不规律?是不是吃饭太糊弄,或则冷饮等寒湿之品摄入过多?甚至包括孩子在出生之前,母亲的饮食是否合适?对这些,我们都得反思。

当然了,我说过,小孩子体质不一,病情程度不一,对中药的耐受程度不一。所以我这个小配伍写出来,只能说仅供参考。它作为前人的宝贵经验,我们可以参考借鉴,但不能盲目照搬运用。我的建议是,您把此方收藏好,请有经验的中医儿科医师把关,加减应用。这里头,土茯苓、威灵仙是小儿用药时不太多见的。我们要谨慎对待。

就说这么多吧。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xiana.com/wxxp/52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