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名方41

中科白癜疯口碑怎么样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和贵章溃疡性食道癌方

组成:乌贼骨15g,发炭10g,川贝母10g,枯矾6g,熟地30g,炒山药30g,丹皮10g,山萸肉15g,云苓10g,泽泻10g,威灵仙15g,三七6g,壁虎7g,半夏10g,蜂蜜50g。

功能:扶正补瘘,涤痰助降

主治:溃疡性食道癌后期所致之食道气管瘘

用法:将上药(除蜂蜜外)加入清水,使水面高出药物两横指,浸泡(夏季约1小时,冬季约2小时)后用急火煎沸,然后用文火慢煮50分钟,滤出药液。余药再加水约煮40分钟,将滤出药液与第一次药液合并,再过滤出药渣,合入蜂蜜后放火上煮至黏稠。服时用小调羹取药液慢慢倾入口中,徐徐咽下,以不出现呛咳为度。可每1小时服1次或2~3小时服1次,轻者3~5次可愈,重者可频频呷服直至无呛逆之症。

傅冠城化瘀通脉汤

组成:酒炒丹参15g,全当归15g,红花10g,炒桃仁10g,炙水蛭10g,炙穿山甲10g,炒乳香10g,炒没药10g,炒王不留行15g,川芎10g,生甘草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血瘀证。

临床应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起病急,变化快,由于血栓形成的原因,往往突然患肢冰冷、疼痛、青紫、肿胀。本方有较强的化瘀通脉作用,可使病情尽快改善。应用时病在上肢加桂枝、桑枝,病在下肢加木瓜、防己通络消肿止痛;患肢灼热加生地、丹皮、紫草清热凉血;患肢溃疡坏疽加蒲公英、地丁、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久病体弱者加生黄芪、党参补虚益气,以助血行。

李寿山“清化益肾汤”

组成:生黄芪30-50克,白术10-15克,当归10-15克,丹参15-30克,冬葵子30-50克,土茯苓30-50克,益母草30-50克,益智仁15-20克,浙贝母10-15克,白茅根30-50克。

功能:益气化瘀,清利湿热。

主治:慢性肾小球肾炎。症见水肿时重时轻,时起时伏,或始终水肿不明显,腰痛倦怠,或无明显症状,舌质偏淡,或有紫色瘀点,面色不华,脉沉细或弦。尿常规检查有蛋白、管型、红白细胞等,或有血压高、贫血、胆固醇与类脂质高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肾亏虚,气阴两虚或阴阳俱虚而兼夹湿邪血瘀之水肿、肾劳证者。

用法:文火久煎,分温两服。有水肿者,少盐饮食。加减:尿少、浮肿明显者加石苇、车前草;有胸水、腹水者另用蟋蟀7只,蝼蛄7只,研细末,分2次服,酌加黑白导;有血尿者加琥珀、小蓟;瘀血明显,舌有紫气瘀点,或舌下络脉淡紫粗长,水肿难消者加红花、水蛭粉(每次1克吞服);面色光白,短气

者加人参(或党参、太子参);头眩烦热,口干不多饮,舌质偏红加生进、女贞子;舌质偏淡加熟地、枸杞子;背寒怕冷、便溏、面光、血压偏高者因怀牛膝、苦丁茶;食少难消者加谷麦芽、鸡内金;尿蛋白久不消失者加芡实、金樱子、鱼鳔粉(每次2克吞服);遇新感而有表证者选加麻黄、生石膏,或金银花、连翘、板蓝根;曾用激素者加菟丝子、鹿角霜,待病情缓解后渐停激素。

傅青主“润河汤”

黄芪、熟地各30g,葛根、防风、白术各15g,山萸肉12g,茯苓10g,麦冬6g,五味子3g,附子0.3g,3剂。治背骨痛

程爵棠强力热敷散

川红花、当归尾、骨碎补、生大黄、桃仁各9克,白芍、川芎、鸡血藤、威灵仙、元胡、透骨草、肉桂、穿山甲、生川乌、生草乌、皂角刺、樟脑各15克,白芥子、羌活、独活、冰片、干地龙、宣木瓜各9克,蜈蚣2条,全蝎6克,生南星、生半夏各12克。

上药除冰片、樟脑外,一起烘干,共研细末,入樟脑、冰片同研均匀,贮瓶备用,勿泄气。于临睡前,每取本散10~15克,放入铁勺内炒热后,入白酒(适量)炒拌至热后,速将药散倒在一垫布上,令患者将患处(足跟)放在药面上熨之,冷后如上法再炒再熨,连用4~5次,熨至最后1次时,待热度能忍受时敷于患处,并包扎固定,或再加一热水袋于药面上加温以助药力。每日换药1次,至愈为度。

活血化瘀,散寒祛湿,搜风化痰,软坚散结,通络止痛。

足跟骨质增生病。跟骨肥大增生,形如骨刺,手按或着地触之则痛剧。对其他部位上骨刺,亦有良效。

为了临床使用方便、扩大应用范围,即在方中加入化疗发热剂,用棉纸袋装药,每袋装药散10~15克,封口,备用。无论何部骨质增生,即取本散一袋,烘热敷于患处,固定。每2日换药1次,用于其他部位骨质增生病、关节炎(痛处固定)及一切局部疼痛证,最多贴敷5次,止痛有效率达%。

祝谌予过敏煎

组方:防风、银柴胡、乌梅、五味子各10克。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早晚服。

适应症:凡过敏试验阳性者,均可采用本方。

随症加减:如过敏性荨麻疹属于风寒者,加桂枝、麻黄、升麻、荆芥;风热者加菊花、蝉衣、银花、薄荷;血热者加丹皮、紫草、白茅根;热毒内盛加连翘、银花、甘草、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过敏性哮喘,常加莱菔子、白介子、苏子、葶苈子、杏仁。过敏性紫癜,常加藕节炭、血余炭、荆芥炭、茜草根、旱莲草、仙鹤草。过敏性鼻炎,常加白芷、菖蒲、辛夷、菊花、细辛、生地、苍耳子、葛根。冷空气过敏症,加桂枝、白芍、生姜等。

方和谦“滋补汤”与“和肝汤”

和肝汤当归10克,白芍10克,党参10克,柴胡10克,茯苓12克,香附10克,白术10克,苏梗6克,大枣4枚,薄荷(后下)5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

水煎服,每日1剂。

滋补汤党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5克,熟地黄9克,白芍9克,当归9克,官桂5克,陈皮9克,木香5克,大枣4枚。

水煎服,每日1剂。

小编非杏林中人,所有药方来源网络,仅供参考。愿世间无病!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xiana.com/wxxp/103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