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皮肤科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628/9117030.html
去年12月18日,我的一个很好的兄弟,在学校组织的例行体检中,被检查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那天,我心情非常糟,当天晚上就下定决心,要好好的把癌症给研究透彻!
时间转眼过去了九个多月。日子过得波澜不惊,每天早出晚归,除了正常上班给人诊病看病,同时接受大量的网络问诊,还深入研究了新冠病毒(研究结果未公开发表);同时利用业余时间研发了一些特效产品:比如一方通治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茶,以及大力丸、祛皱膏等。
这九个月来,关于癌症的学习和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从只接触过不到20例癌症、只碰巧治过几例胃癌的小白,到现在对各类癌症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对各种癌症的诊治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和方法,并且有所悟,要特别感谢这些毫不吝啬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分享给我们的前辈们。
现在,是时候对我这段时间的学习心得作一个简单的汇报了。
一、论古代典籍和近现代医书
古代医书中医癌症的论述比较分散,好像并没有专门的论著(在这方面我比较孤陋寡闻)。散落在古代典籍中的关于癌症的零星论述,难以形成系统性完整理论,基础理论、疾病阐述、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医案、疗效评价等都没有。所以要研究癌症,不可避免的要从现代医书入手。经常看我文章的朋友,应该还记得,我不喜欢看近现代医书,对近现代这些所谓的名家并不十分认同,平常一般都是以看古书为主,书架上也大部分都是中医古籍(正因为这样,所以才能写出《影响中医60人》和《影响中医的50本书》)。坦白说,在看近现代医书的时候,我是以一种比较挑剔和批判的眼光去读的。
客观来说,由于古代医书缺乏对癌症的全面系统论述,所以可以认为,在癌症方面,近现代医书是有明显优势的。当然,近现代有所成就的医家,也无不是在研究古代医籍如《素问》《伤寒杂病论》等经典的基础上,有所悟有所得有所创新。此外,我也认真阅读了几本西医的癌症专著,我认为关于恶性肿瘤的诊断、病理学知识,对中医研究癌症也有诸多参考意义。
二、论官方中医和民间中医
我不否认有很多民间中医可能是治癌高手,但是关于癌症研究的专业书籍,却鲜有民间中医的大作。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我一直呼吁的,民间中医要重视理论研究的问题。理论研究是话语权的一个重要方面。
云南陈欣老师,是难得的一位对癌症有系统理论研究的民间中医,在很早之前我刚认识陈欣老师的时候,就买了他的书仔细拜读(张胜兵也写过一本《攻癌夺命录》,但我没有看过,听说好像是医案集合)。王三虎教授《中医抗癌临证新识》和他的学生辑录的《中医抗癌进行时》提出了很多治癌新理论。非癌症专著关于癌症的部分,大多是医案或验方,并无系统性论述,比如吴风平教授的《传奇秘验方》里关于肿瘤科载有一百余首验方,李可《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收录了10个案例。
相对来说,关于癌症的专著,大部分是官方中医的著作,他们有的是国医大师,有的是院校教授,有的是临床医生,有的是军医,总之,基本上都是体制内的。一来他们有这个条件,可以接触到比较多的病例,以量而求质;二来他们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修为,研究和写作对他们大部分人来说可能都是轻车熟路;三是他们相对来说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研究和写作,因为有更稳定的收入和更体面的生活,不需要为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而浪费太多时间。
当然,最重要的,我认为是官方中医更注重理论研究和总结,而民间中医显然不重视这个问题(像我这样经常研究中医理论的临床一线的民间郎中,竟然在网上被很多人误认为是个“写文章的”,哈哈)。顺带提一句,官方中医有个毛病,就是有干货写,没干货也在那瞎写(有些是名利需要,有些是工作需要),所以有一些书实际上是没什么实质性的有用的内容,不过对于买书上瘾的我来说,这个早已经习惯了。
三、论癌病病因
关于癌症的病因,各种说法都有,最常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