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山东专科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
杨文辉教授针药结合治疗颈椎病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日常使用手机和电脑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出现,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目前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为17.3%,估计全国有2亿多患者,并且近20年来,颈椎病的高发年龄从55岁一路向下,年轻化趋势明显,甚至有29.1%的中小学生存在颈椎异常。颈椎病逐渐成为一种日常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颈椎病是一种由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而导致周围组织出现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症候群。可发生于中老年人,也可发生于青年人。
颈椎病分型
///
临床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以下将介绍几种较为常见的类型:
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是最早期出现的一种类型,也是最常见的类型,多由于颈椎急、慢性损伤,或长期不良姿势,造成椎旁软组织损伤、颈椎关节紊乱、颈椎生理弧度改变等,典型表现为肩颈僵硬疼痛、活动不利等。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颈椎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的骨刺向侧方突出,压迫颈神经根而出现的一系列相应节段的神经根刺激或功能障碍,多见于第4-7颈椎。表现为肩颈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严重时拿杯困难,整夜疼痛无法入睡
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以头晕为主症的颈椎病,多是由于骨刺压迫椎动脉或血管变异导致供血不足而导致椎—基底动脉缺血,从而引发头晕、后头部疼痛等症状。也可伴有恶心、呕吐、耳鸣等。
古说颈椎病
///
颈椎病属于中医的“项痹”、“痹病”范畴,多因外邪侵袭、肝肾亏虚、痰瘀阻络而致,《素问·痹论》有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书中还曾记载“痹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营卫三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风寒湿三气闭阻筋骨,气血凝滞不通,不能濡养经筋,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所以出现颈肩背部酸胀疼痛、僵硬、活动不利的症状。
杨教授认为项痹的病位虽在筋骨,但涉及肝肾,正虚邪实,筋骨失养,治疗上应注重中医的整体观念,多方面具体分析,针药结合。
目前对于颈椎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注射疗法及手术疗法,但存在局限性和治疗效果的不稳定性。杨教授认为,中医在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相比现代医学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利用针灸、中药相结合的方法用于临床治疗。
针灸治疗
///
ACUPUNTURE
治则:通经活络,舒筋止痛
处方:双侧风池、肩井、后溪、悬钟、
颈夹脊穴
配穴:①风寒湿型:大椎、风池
②气滞血瘀型:膈俞、血海
③肝肾不足:天柱、昆仑
操作:患者取俯伏坐位,毫针常规针刺,留针20-30min。风池穴向鼻尖方向针刺,肩井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引起气胸。其余颈部穴位避开颈动脉,进针缓慢,少行手法。方解:
①颈夹脊穴:在后颈部,位于第1-6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为局部取穴法,可舒筋骨通经络,起到通经活血的作用。②风池穴、天柱穴:天柱穴位于后颈部,斜方肌外缘后发际凹陷中,约后发际线正中旁开1.3寸。风池穴位于项部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两个穴位均为局部取穴,起到清头散风,通经活络,天柱穴是治颈项病之要穴。③后溪穴、申脉穴:后溪穴位于小指尺侧,第五掌骨小头后方,当小指展肌起点外缘。申脉穴位于足外侧,外踝中央下端1cm凹陷处。后溪、申脉均为八脉交会穴,分属手足太阳经,而且后溪通督脉,申脉通阳跷脉,两穴上下相配,功在疏导颈项、肩胛部气血。④悬钟穴:位于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该穴属于足少阳胆经,为髓会,有滋肾壮骨,求治本作用。⑤大杼穴:位于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针灸甲乙经》云“颈项痛不可俯仰……大杼主之。”大杼为骨会,手足太阳经交会穴,颈椎病患者此处多痛,除专业医师行针灸外,也可患者自身刮痧舒经活络。⑥根据具体证型配伍相应的穴位:风寒湿型配伍大椎、风门祛风散寒;气滞血瘀型配伍膈俞、血海活血通络;肝肾不足型配伍天柱、昆仑补益肝肾。中药内服法
///
组成
桑寄生15g川杜仲15g威灵仙15g白术12g
黄芪15g木瓜12g菟丝子12g葛根15g
汉防己12g川芎12g金樱子12g甘草5g
功用
补肾强骨,化气通络
主治
劳累易颈肩背酸痛,久坐久立更甚,活动可缓解。
方解
后背为膀胱经所过,其功能活动与膀胱经的温润濡养功能密切相关。然则腰为肾之府,因膀胱自身无气化,需受肾之气化而后出焉。由于肾中真阴亏虚,气化功能减弱致颈肩背部肌肉失养,功能减弱,故劳累后较常人易颈肩背酸痛。方中桑寄生、菟丝子、金樱子、杜仲固肾益精,使阴生阳长,肾气化生泉源不竭。黄芪、白术补后天以壮先天。威灵仙、木瓜味辛性温,能通经除痹痛为臣药。葛根、汉防己最善通行膀胱经,使在表之水气流散而不聚。诸药合用,通则不痛,使筋柔痛止。
用法
以水ml,煎取ml,分温三服。
杨教授强调:项痹的病位主要位于筋骨,涉及肝肾等脏腑。正虚主要表现为肝肾等脏腑亏虚,以致精髓不足,从而引起气血不畅,最后导致筋骨失养,此为发病之根本;邪实在正虚基础之上,痰瘀或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此为病之标。所以针药的治疗应当标本兼治,中药内服以疏肝补肾,行气止痛,配合针灸外治调节脏腑功能,激发经络气血。另外还应辨证论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中药组成及针灸处方,改善症状。
-END-
文章|邸安琪
图片|来自网络
审核|郑谅
编辑|曾芳冬
本文仅用于中医科普,一切文字及素材不用做商业用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