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模中药学收敛止血药仙鹤草白及

治好白癜风多少钱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30319.html

仙鹤草

第一味药就是仙鹤草,仙鹤草是一个蔷薇科的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根芽就是刚才讲的驱绦虫的那个药鹤草芽,到了春夏天采集它的地上部分或者全草就作为仙鹤草使用。这个仙鹤草作为一个止血药,它是收敛止血药,但是这个药的收敛性不强,就是说它不容易留邪,也不容易留瘀。所以这个药物在临床上对于出血证应用非常广泛,除了邪气不盛的可以用,有的就是有一定的邪气在配伍的情况下,这个仙鹤草它不容易留邪,不容易留瘀。所以在有邪气的一些方,它(也)配伍使用,所以应用非常广泛。所以在应用一,它广泛的用于多种出血证,也谈到了它不易敛邪。不管寒热虚实,其实这个药在临床上都广泛使用。为什么临床广泛使用?就是说它比较平和,药性比较平和,收敛性又不强,加上有明显的止血作用。这个就是仙鹤草作为止血药的基本特征,寒热虚实都广泛应用。把它应用的道理说一下,就行了。第二个解毒,那清热解毒的作用不强,对热毒疮痈、热毒痢疾可以用,但是非常次要,只记住这个功效就行。另外杀虫,主要就是指的这个滴虫性阴道炎,这个和前面的驱虫药,它的根芽可以结合起来,对其他的以及体内的寄生虫,主要就是阴道滴虫有一定的效果,所以我们就把它功效保留起来。所以我们这教科书上对仙鹤草就三方面的功效,止血是主要的,但是有的书上比较多。比如说有的书上说它能够截疟,因为它能够对阴道滴虫有效,那么原虫可能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个作用不是很强,现在也有待于研究,文献上有记载,我们对这个就没有把它作为一种功效。另外在有的书上就说它能补虚,为什么补虚呢?在民间,就是体力用得过多了,就是脱力了,用力过度了,仙鹤草和大枣煎汤好像能够改善症状。仙鹤草是不是能够补虚?现在还不能确定。所以我们把它放在此外,民间有这种用法。认为脱力草,就是用力过度了,显得非常疲倦、疲乏这种情况,它配伍的是补虚的大枣,本身能不能补虚,讲不清楚。但是这个可以使用,但不作为一种功效,认为它补虚还为时过早。但有的把它用于治疗肿瘤,也是清热解毒应用的一个方面,所以我们就把它的功效就简化了很多,这是关于仙鹤草的。

白及

下一个白及,白及是兰科植物,用它的块茎,它是块状的茎,白的颜色,每年地上部分长了以后就留下一个块茎,第二年又一个,它互相连在一起,相互连及的白色的块茎,所以没有草字头。这个在很多中医药文献上也是对白及画蛇添足,加草字头,这个和它命名的本义,块茎相互连及,违背的。所以注意它的名称的书写。这个药是一个收敛止血药,有一定的收涩性,涩味,但它的药性偏寒。它主要是外用在疮痈的时候,可能有一点清热解毒,帮助疮痈肿痛的消散,但这个作用很微弱,所以微微的有一点寒性。但是在治疗出血证的时候,没有把它作为凉血止血药使用,而且它没有表现出凉血止血的(作用),所以也是把它作为作用非常平和的收敛止血药在使用。所以这个药物作为一个收敛止血药,它内服和外用,止血的作用都很强。局部用,一些外伤出血,它有很强的那种粘合作用,它含比较多的这种粘液质,它又容易生肌,容易止血,所以外伤也常常用。在明代发现三七以前,古时候治疗外伤,尤其是治疗兵器伤、刀伤,用来治疗外伤出血的白及是很重要的一个药。后来三七的发现,它退居第二了,用得不多了。从这个说明它是一个很好的外用的止血药,内服外用止血的效果都很好。这是它的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作为一个内服的药,它的最佳的止血部位,古代是肺胃,当代主要是在胃,肺比较次要一些了,其他部位的出血证相对的用得比较少一些。白及治疗胃的出血,它相当于内服和外用两种止血的途径综合应用,因为大量的白及服用到胃里面去了,它就有很强的那种粘着力,对出血的部位它有保护作用,能够减轻出血,这个相当于一个局部外用,但是它吸收了以后又可以发挥全身的止血作用,所以它对胃的效果最佳。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在狗的胃壁上穿一个一平方厘米的孔,然后把伤口给缝合,这个孔胃壁上保留,然后给狗灌服稀的食物比如说稀粥,然后过一个多小时再把这个伤口打开,发现胃壁上穿的那个孔,全部都给白及的那种粉末和它那个浆,很牢固的已经把它封闭起来了,这个胃内的任何的内容物都没有通过它穿的孔,把它遗失在孔以外去。其实它局部的一个粘附能力很强,就是一个局部用药,加上本身的,所以对胃的这个效果最好。所以认为是治疗胃出血的一个要药。现在胃出血主要是消化道溃疡,胃溃疡。胃溃疡有出血的用,没有出血的它能够生肌,有利于溃疡的愈合。所以现在治疗很多消化道溃疡的一些成方,比如说乌及散,乌贼骨和白及。今后乌及散收涩药当中要学,这一类的方剂相当多。它的最佳的部位是胃,为什么古代是肺呢,还有肺呢?因为肺出血大量是结核,肺结核、肺痨,当然现在肺痨的发病率比古代有降低,近年来有明显上涨的趋势。但是现在出现了肺结核首先就要用抗结核的药,抗痨药,到了出血的程度的肺结核不多了。古代因为没有很强的抗痨药,很多都会到晚期,都要咯血的。现在的肺结核的发病率虽然在上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一般都不会发展到咯血的那种程度。所以相对来说它的临床实用价值在这方面有所降低,但是现在发现白及对肺的结核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还比较好。所以古人认为它治疗肺出血,甚至于认为能够补肺的,这几种说法都有,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当代它次于对胃,所以我们首先强调的是胃出血,尽管其他出血也能用,所以白及作为一个收敛止血药,就这么三方面。作为止血药,寒性不能明显的表现出来,也认为它是比较平和的。另外内服和外用,收敛止血作用都很强。内服主要在肺胃尤其是在胃,是现代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很常用的一个药物,就掌握这样一些内容。第二个功效,生肌消肿,消肿是在疮痈的初期,主要是和清热解毒药使用;生肌是疮痈的后期。白及在疮痈的早期前人外用为多,主要就取它的粘液质比较多,本身的清热解毒是次要的。因为敷在局部,那药就要保持湿润,不要马上干掉,马上干掉了以后那药不能够吸收。所以有的时候我们治疗疮痈外用的一些药,有的要加鸡蛋清,有的要加蜂蜜,就是为了很长时间,几个小时、十多个小时,那个药都是稀的、是滋润的,外用的药的一些成分才能够吸收,才能发挥作用。白及本身就含很多粘液质,它能够保湿,很多个小时它都不干燥。实际上用它来解毒或者用它来消肿是次要的,主要是能够增强其他的药物外用的效果,治疗疮痈,更多的是用于后期,它含很多的粘液质能够促进肌肉的生长,疮痈的愈合。古代就把它治疗手脚的皲裂,所以古时候把它称为不皲药,古时候很多那种浣纱的一些女工,妇女,经常冬天在水下作业,手这种皲裂,用这个白及作为保护皮肤的冬季的一个护肤品,在古书上有很多记载。当然我们现在保健护肤有很多比较高级的,但是真正皮肤皲裂以后能够达到白及的效果的,可能还不是很多。它可以和现代什么甘油、凡士林这样很多这种润肤的,几乎可以媲美的,而且没有什么刺激性的。所以白及的基本功效就两方面,很简单。但是是十八反的药,这个需要注意。

棕榈炭、血余炭

另外这一节药还有两个炭药,一个棕榈炭,就是棕榈煅炭;一个是血余炭就是人的头发洗干净了以后干燥了,在密闭的情况下焖煅,密闭煅,分别叫做棕榈炭和血余炭。都是收敛止血药,都是用于一些邪气不很盛的,这个出血证。但是不同的是棕榈炭敛邪的作用比较明显,所以一定要邪气不盛的时候用,可能能够止血不留瘀;血余炭本身就兼有一定的化瘀倾向,但它不能作为活血化瘀药使用,但是止血不容易留瘀,所以它在收敛止血药当中,收敛止血不留瘀,有这么一个优点,所以应用比棕榈炭更加广泛,就是说有明显邪气的都在使用。

这两个药也是局部用可以收敛止血,内服最好是作散剂。它很容易加工成散剂,作汤剂效果要差一些,可以使用,最佳的是散剂。至于有的书上谈到了血余能够利尿,这个作用不明显,现在一般没把它作为利尿药使用,我们这里面也没有保留它的了。所以这个就是一般的收敛止血药。另外藕节这些不讲,很简单,就是个食品。所以这节课就讲到这个地方,重点的就是前面两味,后面两个炭药作一般的了解。

前期课程目录:

张廷模:《中药学》发散风寒药--麻黄

张廷模:《中药学》发散风寒药--桂枝

张廷模:《中药学》发散风寒药--紫苏、生姜

张廷模:《中药学》发散风寒药--香薷、荆芥

张廷模:《中药学》发散风寒药--防风、羌活、白芷

张廷模:《中药学》发散风寒药--细辛、苍耳子、辛夷、藁本

张廷模:《中药学》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

张廷模:《中药学》发散风热药--桑叶、菊花

张廷模:《中药学》发散风热药--蝉蜕、蔓荆子、葛根

张廷模:《中药学》发散风热药--柴胡、升麻、淡豆豉

张廷模:《中药学》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

张廷模:《中药学》清热泻火药:芦根、天花粉

张廷模:《中药学》清热泻火药:栀子、夏枯草、决明子

张廷模:《中药学》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

张廷模:《中药学》清热燥湿药:龙胆草、苦参、穿心莲、秦皮

张廷模:《中药学》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

张廷模:《中药学》清热解毒药:板蓝根、大青叶、青黛、贯众

张廷模:《中药学》清热解毒药:鱼腥草、蒲公英

张廷模:《中药学》清热解毒药:紫花地丁、土茯苓、熊胆、野菊花、红藤、败酱草

张廷模:《中药学》清热解毒药:山豆根、射干、马勃、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

张廷模:《中药学》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

张廷模:《中药学》清热凉血药:牡丹皮、赤芍、水牛角、紫草

张廷模:《中药学》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胡黄连

张廷模:《中药学》攻下药:芒硝

张廷模:《中药学》攻下药:大黄

张廷模:《中药学》攻下药:番泻叶、芦荟

张廷模:《中药学》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

张廷模:《中药学》峻下逐水药:甘遂、大戟

张廷模:《中药学》峻下逐水药:芫花、牵牛子

张廷模:《中药学》峻下逐水药:商陆、巴豆

张廷模:《中药学》祛风湿药:独活、威灵仙

张廷模:《中药学》祛风湿药:乌头、木瓜、乌梢蛇等

张廷模:《中药学》祛风湿清热药:防己、秦艽

张廷模:《中药学》祛风湿清热药:络石藤、雷公藤、豨签草、臭梧桐、桑枝

张廷模:《中药学》化湿药:苍术

张廷模:《中药学》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桑寄生、狗脊

张廷模:《中药学》化湿药:厚朴、藿香、佩兰

张廷模:《中药学》化湿药:豆蔻、砂仁、草果

张廷模:《中药学》利水渗湿药:茯苓、猪苓、泽泻、薏苡

张廷模:《中药学》温里药:附子

张廷模:《中药学》温里药:干姜、肉桂、吴茱萸

张廷模:《中药学》温里药:小茴香、丁香、高良姜、花椒等

张廷模:《中药学》行气药:橘皮、青皮、枳实、木香

张廷模:《中药学》行气药:沉香、乌药、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川楝子、青木香

张廷模:《中药学》行气药:薤白、柿蒂、九香虫等

张廷模:《中药学》消食药:山楂、神曲、麦芽、谷芽

张廷模:《中药学》消食药:莱菔子、鸡内金、鸡屎藤

张廷模:《中药学》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南瓜子、鹤草芽、槟榔、雷丸、鹤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xiana.com/wxxl/73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