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精选医案交流不孕不育医案不公

年6月2日,44岁的沈女士来到君和堂上海徐汇馆齐聪主任门诊,经询问,其有卵巢早衰,丈夫精子质量也不佳。12次西医诊治无效果!别人看西医无痛人流!患者望中医十月怀胎!听闻中医药能提升卵子质量,故前来就诊。相关检查:19年5月6号的性激素检查示指标正常现病史:情绪烦躁?纳寐可,大便粘腻,日行2次,小便调,面部痤疮?腰酸?舌胖?暗苔腻?脉细滑。诊断:不孕不育(气虚血瘀,肝气郁滞)治法:健脾补肾养血活血。经方十全大补汤?黄芪、白芍、地黄、丹参、连翘、香附、菟丝子、巴戟天、泽泻等年6月16日复诊:参术汤?党参炒白术白芍黄芪等,年7月7日复诊:7月3医院检查继续喝补气血方:黄芪、白芍、熟地、丹参、连翘等。年8月18日复诊守方年11月3日复诊,守方年12月1日复诊,守方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党参炒白术白芍茯苓山药连翘黄芩竹茹决明子等。因为疫情,12月29日年前最后一次看诊,年1月14日复诊守方年3月15日,孕11周,看诊至今,现在保胎中。[偷笑]别整太负杂了!纯中医处方!注意诊疗业务程序申请专利了要保密![得意]

男,美国人。

主   诉

腰背及双下肢痛4年。

病   史

患者腰背、双下肢持续性疼痛,症状严重,曾服多种止痛药疗效不著。

做过3次手术(包括腰骶关节融合术),

术后仍然疼痛。

背部疼痛明显,

医生建议行胸椎融合术,

患者害怕功能障碍严重,未同意。

已服用包括吗啡在内的七八种药,

疼痛仍未缓解,

痛苦万分,

行走困难,

需扶拐。

年4月28日来诊。

查   体

腰骶部和右腿外侧(股外侧)有4处手术切口瘢痕(见图)。

其中左骶部还能摸到类似金属块物体。

患者腰腿疼痛,左手扶拐步行。

治   疗

针刺双侧感觉区上1/5和足运感区。

快速进针,患者述进针时无痛感。

进针约1分钟时,腰背部疼痛减轻。

3分钟后腰背完全不痛,仅右下肢外侧疼痛。

5分钟时捻针约1分钟,此时患者双下肢无痛感,并起来自己站立。

结果患者不仅能轻松站立,而且能独立自由行走,行走、弯腰、扭转背均无痛感。

捻针3次,约留针1小时起针。

4月29日,上午9时30分,患者扶拐来诊,自述回家后感觉好,腰背及双下肢不痛。

晚上在11时左右,腰背部疼痛始作,随后右腿外侧疼痛,但程度比针刺治疗前减轻。

查体征同前,又针刺双感区上1/5和足运感区。

针刺后疼痛减弱消失。

先后捻针5次,持续留针3小时。

下午1点左右患者擅自带针回家无法找到。

5月1日,预约就诊名单没有Robert。

下午4点15分,Robert扶拐走进教室里。

自述上次带针回家睡觉,晚上11时仅觉背部微痛。第2天早上11时右下肢又痛。

4月30日下午腰背部及下肢又痛,程度与原来差不多。针刺双感觉区上1/5和足运感区。

进针后未捻针,约1分钟后,患者主动说腰背痛减轻。

3分钟腰背痛完全消失,仅右腿外侧酸痛。

此时能自己站立,但独步行走困难。

捻1次针后,右腿外侧仅微痛,能独步行走。

进针10分钟捻第2次针后,Robert说腿痛消失,效果和第一天一样好。

并站起来行走、弯腰、转背、抡胳膊。

5月23日,患者来诊。述仅颈背及右下肢外侧微痛。

针双感区上1/5和双侧足运感区。

进针后5分钟,疼痛消失,一切恢复正常,可到处走动、弯腰、踢腿(见图)。

针灸医案!

学中医慧生活

小编导读

早泄,是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疾病之一。偶然出现早泄,不能认为是病态;只有经常性出现者,才是疾病。今天,小编带来朱良春、李振华、李辅仁、张琪、颜德馨5位国医大师治疗早泄的效验方,绝对干货!

早泄是指每次性交或大多数性交时,只要一有性交念头,马上射精;或准备性交或刚刚接触女性外阴即出现射精;或阴茎进入阴道不久(少于30秒),精液即射出。早泄,是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疾病之一。偶然出现早泄,不能认为是病态;只有经常性出现者,才是疾病。其病因有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器质性者,多因泌尿生殖系炎症引起,如后尿道炎、精阜炎及慢性前列腺炎等;功能性者,则是感觉神经的敏感性过高所致。

朱良春:补肾丸

蛤蚧1对,熟地黄45g,菟丝子45g,金樱子45g,巴戟天45g,肉苁蓉45g,紫河车30g。

温肾助阳,温养肝肾。

早泄、阳痿,肾阳虚衰、下元不固证。

上药共研极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服6g,每日2次。

方中蛤蚧性微温、味咸,入肺、肾二经,为血肉有情之品,功善温补肾阳,兴阳起废,凡是久病虚损之疾,均可配合用之。《本草纲目》谓其“补肺气,定喘止渴,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故阳痿、遗泄属于虚寒证者,均可用之。朱老指出,蛤蚧入药以尾部力量最强,故无尾者不用。用时须剔去细鳞,去头足,以黄酒浸透后烘干研作细粉,宜入丸、散剂。临床注意:苔黄舌质红,下焦有湿热或相火炽盛者,不宜用此方。

李振华:加味右归丸

熟地黄15g,山茱萸15g,枸杞子15g,山药30g,附子9g,肉桂6g,茯神15g,酸枣仁15g,龙骨15g,牡蛎15g,五味子9g,炙甘草9g。

温阳补肾,安神宁志。

早泄、遗精或滑精、阳痿,肾阴亏虚,阴虚及阳,肾脏亏损,心肾不交之肾阳虚证。症见男子早泄、遗精或滑精、阳痿,伴有精神萎靡,面色白,形寒畏冷,四肢欠温,少寐易醒,梦多,健忘,夜间尿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李辅仁:四仙酒

仙茅15g,淫羊藿10g,威灵仙15g,炒三仙15g,枸杞子15g。

益肾壮阳。

早泄、阳痿,肾气不足证。症见腰酸腿软,食欲不振,饮食减少等。

将上药煎30分钟,过滤去渣,澄清后,兑入25度白酒mL。多配药量类增。

李老善借药酒辛散温通之功效,防治各种慢性虚损疾患。方中仙茅、仙灵脾温肾壮阳;威灵仙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炒三仙即炒山楂、炒麦芽、炒神曲,有健胃消食的功效;枸杞子补肾滋阴;酒性温,味辛而苦甘,辛散温通,善行药势而达于脏腑、四肢百骸;加上补血益气、滋阴温阳的滋补强身之品,有利于更好发挥益肾壮阳功效。

张琪:知柏地黄丸合金锁固精丸加减

熟地黄25g,山茱萸20g,枸杞子20g,菟丝子15g,淫羊藿15g,金樱子20g,芡实20g,莲须20g,龙骨20g,山药20g,薏苡仁20g,扁豆15g,白术15g,黄柏15g,知母15g,白芍20g,当归20g,鹿角胶15g,柴胡15g,甘草15g。

滋阴降火,涩精止遗,健脾补肾。

早泄,肾阴虚火旺、兼夹脾虚之证。症见早泄,自汗出、头汗甚,尿不尽,小便淋沥,尿黄,偶有阳痿,走路失衡,大便稀溏,舌红有裂纹、苔白,脉沉。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颜德馨:血府逐瘀汤加减

西洋参90g,别直参60g,柴胡90g,当归90g,怀牛膝90g,白茄根90g,紫丹参g,白芍90g,巴戟天90g,山茱萸90g,泽兰90g,菟丝子90g,枸杞子90g,潼沙苑90g,仙茅90g,熟地黄g(砂仁同拌),淫羊藿g,制首乌g,玉竹g,黄芪g,杜仲90g,川续断90g,红花90g,潞党参90g,紫河车30g,炙甘草45g,制狗脊90g,灵芝g,炒知母90g,炒黄柏90g,泽泻90g,丹皮90g,怀山药g,肉苁蓉90g,黑料豆90g,红枣90g,芡实90g,黄精90g,炒枳实60g,莲子肉90g,补骨脂90g,苍术90g,白术90g,陈皮60g。

调益肝肾,调其血气,平衡阴阳。

早泄,肝肾不足,精关不固证。

上药共煎去渣,文火熬糊。西洋参90g,别直参60g二味另煎,兑冲。加入龟甲胶90g,鹿角胶90g,冰糖g,烊化收膏。每晨以沸水冲饮1匙。

颜老认为,劳心者伤神,痹痛者伤形,形神两伤,精关不固,早泄见矣。经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事关升降出入,升提肾精能固关窍,肾水上济心神得护,肝木荣茂四肢得养,诸法之用,调其血气,使之平衡。

膏方以血府逐瘀汤为主轴,配以黄芪、芡实、湘莲、沙苑提固;

佐以肉苁蓉、巴戟天、菟丝子、仙灵脾、仙茅益肾;胎盘大补精血元气,知母、黄柏止其真精妄动,使之动静协调

切莫简单对号入座!

术业有专攻!

要问一下你身边靠谱的老中医!

记得反馈哦哦!

阳痿

治阳痿秘方

6.1 加味天雄散

  来源:赵锡武,《赵锡武医疗经验》

  组成:附子、当归、巴戟天各12克,白术、生龙骨、生牡蛎、肉苁蓉、淫羊藿各18克,韭菜子15克,枸杞子9克,党参30克,肉桂、冬虫夏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功用:补肾固精、益气壮阳。

  方解:方中党参、当归、白术益气补血;巴戟天、肉苁蓉、淫羊藿、韭菜子、枸杞子、冬虫夏草补肾填精;附子、肉桂振奋肾阳;龙骨、牡蛎固肾涩精。综观全方,以培补肾精为主,气血足,肾阳旺,则阳痿诸症自愈矣。

  主治:肾阳不足、精关失固、证见头晕疲乏、腰痛怕冷、阳痿早泄、脉沉细,两尺无力,苔薄。可用于阳痿早泄,精子不足的男性不育症。

  疗效:临床应用,须持续久服,坚持治疗,每获痊愈。

6.2 补肾壮阳丸

  来源:张琪,《临床经验集》

  组成:熟地50克,山萸肉、怀山药各25克,茯苓、泽泻、丹皮各20克,菟丝子25克,肉桂、附子各20克,狗肾1具,鹿鞭25克,仙灵脾20克,红参25克,仙茅、枸杞子、知母、黄柏、肉苁蓉、巴戟天各20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收贮备用。每次服1丸,日服2次,白开水送服。

  功用:补肾、益精、壮阳。

  方解:本方由金匮肾气丸加味而成。方用金匮肾气丸(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肉桂、附子)温化肾气,滋阴助阳;知母、黄柏清肾经虚火,监制桂附之热;狗脊、鹿鞭,补肾壮阳;红参补气。此方配伍精妙之处在于用大队补肾阳、助命火之药外,还配伍一些滋阴补肾之品,因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待阳升而源泉不竭。”是方配伍精当妙化无穷。是用治肾阳虚衰之阳痿证之良方。

  主治:阳痿(证属肾阳虚弱、命门火衰)。

  疗效:临床屡用、确有佳效。

6.3 益肾填精汤

  来源:杨少华,《杨少华医案》

  组成:熟地、阳起石各15克,山药、狗脊、覆盆子、仙灵脾各12克,葛根、川断、伸筋草、桑螵蛸、知母、巴戟天、蛇床子各9克,远志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肾、填精、兴阳。

  方解:方中熟地、山药、狗脊、川断、覆盆子、巴戟天、补肾填精、培其本源;阳起石、仙灵脾、伸筋草、蛇床子、壮肾兴阳,振奋肾气;知母滋肾阴、降虚火;远志安心神、止梦遗;桑螵蛸,益肾精、止滑泄。诸药合用,有滋化原、举生气、补肝肾、固精关等作用。

  主治:阳痿(不育证),证属肝肾两虚者。证见婚后多年未育,或因避孕抑制接触而致阳痿不举,或举而不坚,精子多数畸形,活动力差,舌尖红、苔薄根腻,脉弦细。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坚持服用,每获痊愈。

6.4 益精壮阳汤

  来源:郑侨,《老中医经验汇编》第一集

  组成:熟地、山萸肉、山药各15克,茯苓12克,枸杞子15克,肉苁蓉12克,锁阳、巴戟天各12克,淫羊藿30~60克,白人参、炒枣仁、菟丝子各12克,天冬、甘草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或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1丸,每日3次,白开水送下。忌食腥冷物。

  功用:填精益髓、壮阳补肾。

  方解:多因恣情纵欲、耗精伤肾,阴损及阳、阴阳两亏,治疗填精益髓、壮阳补肾。方用熟地甘微温补血滋阴;山萸肉酸苦微温、补益肝肾;山药甘平,补脾肺、滋肾阴;茯苓甘温益脾;枸杞甘平,滋补肝肾益精;肉苁蓉甘酸咸温,补肾壮阳;锁阳甘温益精兴阳;巴戟天甘辛微温入肾、强阳益精;淫羊藿辛香甘温,入肝肾、补命门、益精气;白人参甘温微苦,大补元气;炒枣仁,酸平养肝、宁心安神;菟丝子甘辛平补肝肾;天门冬,甘苦微寒,生津养阴;甘草甘平补脾益气。其中锁阳、巴戟天、淫羊藿为必用之品,尤其淫羊藿得用30~60克才能收效。诸药组合成方,共奏填精益髓、壮阳补肾之功。

  主治:阳痿,证属肾阴阳两亏。

  加减:命门火衰加鹿茸6克。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甚佳。

6.5 壮肾抗痿散

  来源:程爵棠,《新中医》(4)年

  组成:熟地黄、阳起石、巴戟天、淫羊藿、肉苁蓉、覆盆子各90克,生黄芪、当归、白芍、麦冬、枸杞子、柏子仁、石菖蒲、鹿衔草、鸡内金各80克,海龙3条、韭菜子、九香虫、蜈蚣、甘草各30克。

  用法:先将淫羊藿(羊脂炙)、鹿衔草(温水洗净)、阳起石(煅透白酒淬碎)、海龙(白酒浸1~2小时,炭火烤黄),再合其他诸药一起晒干或烘干,共研极细末,过80~目筛,贮瓶备用,或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每日3次(分早、中、晚饭前服),每次服3~6克,温开水送服。

  功用:滋肾填精、强阳抗痿。

  方解:阳痿之因,古人论之甚详,如《类证治裁》云:“或先天禀弱,或后天食少,亦有湿热下注,宗筋弛纵而致阳痿者,……伤色欲者,须辨水衰火衰,水衰者真阴亏乏,……火衰者精气虚冷……”《景岳全书》则云:“但火衰者十居七八,火盛者仅有之耳……忧思太过……惊恐不释者亦致阳痿。”说明阳痿致因甚多,且阳虚居多。治疗本病,应抓住病之根本,兼顾兼证。以治肾为主,再随证辅以疏肝、清利、活血,和解之剂。壮肾抗痿散方用熟地滋肾填精;配白芍养血缓急;麦冬润燥生津;枸杞子滋肝肾、生精血;海龙滋阴散瘀以增强滋肾填精之功。佐巴戟天、淫羊藿、肉苁蓉、覆盆子、阳起石温肾壮阳以抗痿;再入黄芪益气;当归活血补血,石菖蒲、柏子仁养心安神以壮阳道;蜈蚣、九香虫通络走窜兴阳之道;韭菜子配鸡内金温肾固精以治早泄;黄芪配当归,补血养肝;鹿衔草祛风湿、强筋骨;甘草解毒以调和诸药之性。诸药合用,共奏滋肾填精、强阳抗痿之功,而且无助伤阴之弊。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本方确是治疗阳痿的一首有效良方。一般情况,只用本方,坚持用之,多能取效。

  主治:阳痿(性神经衰弱),证见阴茎痿软而不勃起,或不全勃起、或勃起不大、大而不坚,或坚而不久、乍交即泄、阴茎迅速痿软。且兼证多因证而异。

  加减:临床中,一般情况仅用本方即可,若病情或兼证明显、再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选方,水煎送服本散,如肾虚型偏阳虚甚者或加用金匮肾气丸或大补元煎加减;肝气郁结型,选用柴胡疏肝散或逍遥散加减,肝经湿热型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肝血瘀阻型,用四逆散加活血化瘀和益肾助阳之品;寒热错杂型用乌梅丸加仙灵脾、蛇床子、鹿角胶之类。医不执方,贵在化裁,疗效始著。

  疗效:治疗例,结果痊愈(阴茎勃起持久、性生活正常、生育能力恢复,诸症若失,1年以上未复发者)85例;显效(阴茎勃起能持续10~20分钟、性生活基本正常、诸症显著改善,1年以内有复发者)28例;有效(阴茎勃起在10分钟以下,诸症改善)5例;无效(阳痿及诸症未见改善)2例。总有效率为98.3%。

本组病例,医治10天以内痊愈或见效者5例,11~20天者7例,21~30天者15例,31~40天者18例,41~50天者15例,51~60天者15例,61天以上者45例。最短7天,最长一年半,平均55天。

  附记:本方为程氏祖传秘方。临证中,还要注意患者的年龄体质。一般来说,年轻人之阳痿,多责之失志(精神因素,为肝郁、惊恐)、湿热、阴虚;高龄人之阳痿,多责之肾虚、且阳虚居多,但又不尽然。实践证明,青年人亦有阳虚,高龄人亦有肝郁。继发性阳痿,又应注意到致病原由,如因血管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前列腺炎及泌尿系感染或药物等引起的阳痿,应治宿疾而阳痿自除。治疗阳痿,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善于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心理障碍,激发性感,并消除精神紧张恐惧心态,从容为之,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6.6 蜻蜓展势丹

  来源:石春荣,《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大蜻蜓40只、原蚕蛾30只、露蜂房20克(酒润)、丁香、木香、桂心各10克,胡椒5克,生枣仁、酒当归、炙首乌各2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或为散剂,备用,每次服7~8克,空腹以黄酒送服。日服2~3次。

  功用:峻补肾督、壮阳展势。

  方解:方中蜻蜓、蚕蛾为通补养身之品,于补益之中,尤具活泼之性,皆可入肾、督、肝脉,用其血肉有情之体峻补肾督肝脉之虚、以壮阳展势起痿。其中蜻蜓,《名医别录》云其功能“强阴,止精”、《日华子本草》云“壮阳,暖水脏”,《陆心本草》谓其“治肾虚阳痿”。临床观察,本品可入肾经、督脉,能补肾兴阳以强壮阴器,且活而不滞,补中有行,实为治疗肾虚阳痿之佳品。临床验证,确有良效。露蜂房、丁香、木香、桂心、胡椒温煦肾督,益火之源。枣仁、当归、首乌,滋阴养血,阴中求阳,使源泉不竭,并防温阳燥烈之品伤阴耗血之弊。诸药合用,肾督得补,肝脉得温,阳痿得起,共奏峻补肝肾,壮阳展势之效。

  主治:阳痿(证属肾督亏虚型)。伴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满意。一般服3~5日见效,15~25日可愈。

6.7 蜈蚣疏郁汤

  来源:石春荣,《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大蜈蚣2条(研末分吞)、地龙、海参(研末分吞)各10克,蚕蛹15克,柴胡、香附、王不留行各10克,白芍20克,当归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疏达肝脉、畅行宗筋、展势起痿。

  方解:阳痿一症,多从肾阳虚论治,有效有不效。诚然肾主生殖,阳事活动多由肾发。然肝主宗筋。肝气不畅,气血瘀滞,宗筋失主,也易引起阳痿。故方用蜈蚣为君,辛温有毒,善入厥阴肝经,“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解开之”(《医学衷中参西录》)。故为肝郁阳痿之君药,柴胡、香附、疏肝理气;地龙、王不留行,活血化瘀,畅达宗筋;海参、蚕蛹滋肾壮阳;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并防蜈蚣等辛燥之品耗伤阴血。合而用之,共奏疏肝、柔肝、养血、补肾之功。而君以蜈蚣,确收良效。

  主治:阳痿。此由心情不畅,抑郁不舒,肝失疏泄所致。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满意。

  附记:治疗期间暂忌房事。

6.8 化瘀起痿汤

  来源:石春荣,《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水蛭3~5克,当归20克,蛇床子、淫羊藿、川续断、牛膝各15克,熟地30克,紫梢花5克,桃仁、红花各10克(水蛭、紫梢花各研细末吞服)。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补肾起痿。

  方解:瘀血痹阻宗筋,气血不能充养,故阳具痿起不振。经云:“治病必求于本”,活血化瘀为治本大法。又肾主生殖,阳事活动多赖肾气的鼓动。故在治本的基础上佐以鼓动肾气之品则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故方中水蛭咸平有毒,入肝、膀胱经,功能活血化瘀、通经破滞。《本草经疏》云其治“恶血,瘀血……因而无子者。”善趋下焦,走血分而攻瘀。因其本为水生,乃水精所化,物随水性,虽为嗜血之虫,但其药力缓布持久,亦少酷烈之性。精道、尿道之瘀血惟本品可剔除之。用少功多,剂微而效著,故以本品为君药。当归、桃仁、红花、牛膝活血化瘀,为臣;蛇床子、淫羊藿、紫梢花、川续断、熟地,补肾壮阳,为佐;当归、熟地滋补阴血,防水蛭、红花活血之品伤及阴血,又为之使。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畅达宗筋、补肾起痿之功。

  主治:阳痿。此多因外伤或手术损伤,或长期手淫,忍精不泄,合之非道等,以致精血瘀滞于宗筋脉络,心肝肾气不达外势,血气精津难以滋荣所致。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满意,一般服8剂见效,20剂左右可愈。

6.9 沙苑清补汤

  来源:路志正,《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沙苑蒺藜、莲子肉、芡实各12克,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21克,川黄连3克,大生地6克,栀子3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平调阴阳、清心补肾。

  方解:古今医家治疗阳痿,多从温肾入手,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疗效不著。丹溪有云:“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今人尤如此。或因思虑太过,或因纵欲过度,或因工作紧张;又因人际关系复杂,劳心费神、阴血暗耗,久则阴虚于下,火旺于上,阳事不举,治宜平补阴阳,清心补肾。故方中沙苑蒺藜,味甘性温,张石顽称之为“精虚劳要药”,最能固精。莲子甘淡而温,汪昴称其能交水火而媾心肾,安靖上下君相火相济;芡实味涩而固精,补下元,益肾精;生地、麦冬、五味子,滋补阴精;川黄连、栀子清心火;龙牡,镇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平补阴阳、清心补肾之功。

  主治:阳痿(证属阴虚火旺型)。

  疗效:临床屡用,每收良效。

6.10 蜘蜂丸

  来源:朱良春,《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花蜘蛛30克(微焙)、炙蜂房60克,熟地黄90克,紫河车、仙灵脾、淡苁蓉各6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蜜丸如绿豆大、备用。每次服6~9克,每日早、晚各服1次,开水送下。

  功用:补肾填精、化瘀通窍。

  方解:方中花蜘蛛、炙蜂房、紫河车血肉有情之品,功善滋阴补阳;仙灵脾、淡苁蓉、熟地善双补肾之阴阳。诸药合用,共奏温养肾阴肾阳之功。另外,方中花蜘蛛、蜂房尚有化瘀通窍之功,对于阳虚血瘀者尤有良效。

  主治:劳倦伤神、思虑过度、精血暗耗、下元亏损,而致阳事不举者。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附记:本病愈后,若偶有复发现象,续服该丸,仍可收效。

6.11 补肾丸

  来源:朱良春,《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蛤蚧一对,熟地、菟丝子,金樱子、巴戟天、淡苁蓉各45克,紫河车3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备用。每次服6~9克,每日早、晚各服1次,温开水送服。

  功用:补肾填精。

  方解:方中蛤蚧,为血肉有情之品,功擅温补肾阳,为君;淡苁蓉、菟丝子、金樱子、巴戟天,滋阴补阳,为臣;紫河车血肉有情之品,大补气血,峻补肾阴,为使。本方所用药物,一是血肉有情之品,补阳而不伤阴;二是阴阳并调,既能温补肾阳,又能滋养肾阴。阴生阳长,源泉不竭,阳痿可起,滑精自止。合而用之,功能补肾填精。

  主治:阳虚阳痿、滑精等症。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满意。

6.12 强阳丸

  来源:汤承祖,《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大熟地克,当归克,川芎克,五味子60克,黄芪、补骨脂,菟丝子、金樱子、覆盆子、车前子、枸杞子各克,蛇床子克,甜苁蓉克,陈皮90克,甘草60克,黄狗肾克。

  用法:先将黄狗肾切片、文火焙,另研细粉,其余诸药捣碎另研粉,然后将两种药粉混合后再研,过目筛,水泛为丸如绿豆大,备用。每次服10克,日服3次,饭前温开水送服。

  功用:温补肾阳、养血和络、益肝兴阳。

  方解:方中熟地、当归、川芎、黄芪,益气、养阴、活血,使气血旺盛、充养先天。黄狗肾为血肉有情之品,功擅温补肾阳。补骨脂、菟丝子、金樱子、覆盆子、枸杞子、蛇床子、甜苁蓉、五味子,平补肾阴肾阳。车前子利湿通窍,使补而不滞。陈皮、甘草调和胃气,并防滋补之品腻膈碍胃。诸药合用,补而不滞,共奏气血并调、阴阳同补之功。

  主治:已婚、未婚之阳痿病,以及肾阳虚滑精、漏精、早泄等症。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6.13 阳痿验方

  来源:古康德,《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麻雀12只,地龙40克,蜈蚣(中等大)20条,淫羊藿叶(或茎)50克。

  用法:上药分别研为细末(麻雀去毛及内脏)焙干,然后混匀研末,分为40包,备用。每次服1包,日服2次,用米酒适量冲服。20天为1疗程。

  功用:补益肝肾、通络兴阳。

  方解:方中麻雀味辛性温,有补益肝肾、健脑安神之功效;地龙通经活络,引药下行直达病所;蜈蚣兴阳事,治疗本病疗效极佳;淫羊藿叶(或茎)峻补肾阳,兴奋性功能,可治疗阳痿。

  主治:阳痿。

  疗效:运用本方治疗10余例阳痿患者,有效率达%,其中痊愈率为98%以上。

  附记:服药期间,忌食腥冷等食物。

6.14 回春兴阳散

  来源:陈雷,《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山萸肉、熟地、杞果、石燕、白术各40克,巴戟天30克,当归(原文列当)、五味子、茯神,淮山药各25克,鹿茸、炙海马各10克,炙蛤蚧1对,炙蜂房25克,炙蜗牛50个,阳起石50克,仙灵脾30克,全虫、蛇床子、地龙各2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过目筛后分成60包,或炼蜜为丸,备用。每次服1包或1丸,日服2次,饭前服用。1个月为1疗程。

  功用:益肝肾、壮肾阳、健脾通络。

  方解:历代医家对阳痿多有论述,治法亦有千秋,但多以壮阳为主。张景岳云:“火衰者十居七八,火盛者仅有之耳”,《类证治裁》又云:“伤于内则不起,故阳之萎。”陈氏以精之封藏在肾、神之主宰在心,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源源能用,但用必有节。为此,阳痿症多由纵欲过度、严重手淫、恐惧不释、神思过用等而致。肾虚精竭,命门火衰,宗筋不振,阴筋不兴病所由起。特将历代医家治疗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拟订本方,以补先天养后天,水升火降则为合,阳痿自愈。

  主治:阳痿。

  疗效:治疗例、治愈例,占92.25%。

  附记:服药期间忌食生、冷与烟酒。

6.15 疏肝清利汤

  来源:黎志远,《集验百病良方》

  组成:柴胡、枳实、苍术各9克,黄柏、知母各10克,丹参、当归、路路通各12克,牛膝15克,白茅根、薏苡仁各20克,龙胆草18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热利湿、养血活血、疏肝利胆。

  方解:方中以柴胡、枳实、疏解枢机;龙胆草、黄柏、知母、白茅根、苍术、苡仁清热利湿、苦寒坚阴;配用牛膝、当归、丹参、路路通养血活血通络。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利胆、清热利湿、养血通络之功。

  主治:阳痿。此因肝胆郁滞、湿热下注所致。

  加减:若胸脘痞闷,加郁金、佩兰;少腹胀痛,加川楝子、五灵脂;腰部酸软,加桑寄生、川断;遗精早泄,加枣皮、菟丝子、枸杞子;失眠多梦,加合欢花、炙远志;湿热偏重,加栀子、滑石;湿甚加苍术、薏苡仁。

  疗程:治疗27例,治愈16例,好转8例,无效3例。服药最少10剂,最多30剂以上。

  附记:此外,调摄精神饮食是治疗本病的重要一环。“宣其抑郁,通其志意”,使其保持精神愉悦,房事有节,饮食有常,方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6.16 清心泻肝汤

  来源:孙飞翔,《集验百病良方》

  组成:细川连1.5克,龙胆草6克,肥知母、黄柏(盐水炒)各10克,肉桂3克(后下)、朱茯苓、酸枣仁、生地,天门冬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功用:清心泻肝、滋阴利湿。

  方解:阴茎属肝,阳痿即筋萎。阳痿之症,责之肝者居多,又乙癸同源,关系密切。肝火炽盛,下劫肾阴,导致肾阴亏虚;肾水既亏,不能上济心火,导致心火独亢;心肝之火偏亢,灼伤筋脉,伤及阴器,遂致阳痿。故方用黄连清心火,龙胆草泻肝火,导湿热;朱茯苓,酸枣仁养心安神;盐水炒黄柏引药入肾,兼泻相火,诸药合用,直折上炎之火;佐以生地、肥知母、天门冬滋阴,使肾水上济于心,心火不亢;配肉桂交通心肾、调和阴阳。故用之效佳。

  主治:阳痿(心肝火旺型)。

  疗效:治疗18例,服药1~6剂均愈。所治病例有效率达%。

  附记:并嘱夫妻和谐、相互体贴、加强爱抚,摒除忧虑,调摄情志,身心愉悦,树立必胜之信心。同时配合心理治疗,理解配合,方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6.17 阳痿丸

  来源:姜富春,《集验百病良方》

  组成:制附子、甘草各10克,蛇床子、淫羊藿各15克,益智仁10克,女贞子、旱莲草各9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计12粒,备用。每次服1粒,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4天为1疗程。

  功用:暖肾固精、滋补肾阴。

  方解:方中制附子、蛇床子、淫羊藿、益智仁补元阳、益肾火、暖肾固精,助肾气;配女贞子、旱莲草,滋补肾阴,清虚热,并牵制补阳药的辛燥之性,主辅相配,补阳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损阳;使以甘草、蜂蜜调和诸药,补脾益气,滋阴润燥。全方配伍,温中有清,升中有固,阴阳双补,精气同调,使元阳旺盛,阴精充盈,故是治疗阳痿的有效良方。

  主治:继发性阳痿。

  加减:若气虚明显者,加黄芪、党参;若腰困明显者,加枸杞子、杜仲;若阴虚明显者,加龟胶、鹿角胶;若阳虚明显者,加巴戟天,菟丝子,阳起石;若小腹冷胀者,加小茴香、台乌药;滑精明显者,加金樱子、覆盆子。

  疗效:治疗15例,痊愈10例,显效3例,有效2例。疗程最短者15天,最长者30天。

  附记:服用本丸,在服完1疗程后,若需再服,应间隔6天,忌连续服用。本方服后有头痛、头晕、轻度恶心等副作用,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忌空腹服药,服药期间忌性生活。

6.18 附桂汤

  来源:王裕琴,《集验百病良方》

  组成:附子(先煎)、肉桂各6克,杜仲、菟丝子(炒)、淮山药、丹参各15克,山萸肉、仙茅、枸杞子各12克,巴戟天10克,生地20克。

  用法:每日1剂,方中附子先煎1小时,再入余药同煎20~30分钟,取汁毫升,分早、晚2次分服。

  功用:温补肾阳,滋阴化瘀。

  方解:方中以附子、肉桂温补命火。然“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辅以山萸肉、山药、枸杞子、生地,补阳配阴;巴戟天、仙茅、杜仲、菟丝子温而不燥,补而不峻,以助附桂之力;丹参除烦化瘀。合而用之,而渴欲饮、多溲自瘥,肾精得充阳气得补,阳痿自愈。

  主治:肾气匮乏引起的阳痿伴消渴。

  疗效:津伤口渴加麦冬15克:阳事不举加阳起石(先煎)、牡蛎(先煎)各15克。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服20余剂可愈。

  附记:屡用屡验,疗效显著。

6.19 珍珠镇缓解痉汤

  来源:李炳茂,《集验百病良方》

  组成:珍珠母30克,朱砂0.1克(冲服),琥珀6克,茯苓、白芍、地龙各15克,当归、甘草、远志、菖蒲各10克,蜈蚣3条。

  用法:每日1剂,水煎,于房事前半小时顿服。

  功用:镇缓解痉。

  方解:方中珍珠母镇心安神;朱砂、琥珀、茯苓更助其效,以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解痉,抑制血管、平滑肌痉挛,扩张周围血管;地龙、蜈蚣解痉走窜、助兴阳道;当归养血活血,改善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远志、菖蒲安神定志。合而用之,有镇心安神,酸甘缓急,解除血管平滑肌的痉挛,改善阴茎的血液供应,增起勃起力度,延长勃起时间等作用,故用之疗效极佳。

  主治:阳痿早泄、不射精、遗精、性交恐惧症等。

  疗效:治疗百余例,效果显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xiana.com/wxrb/53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