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7月17日进入三伏天,今年三伏天共40天。在这40天中,由于气温较高,太阳辐射强,空气湿度大,人们会感到天气闷热难耐,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俗话说:“热在三伏”,三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空调,爱冷饮,喝水多,怎样才能舒舒服服度过伏天呢?快来看看关于“三伏天”你应该知道的事。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就是初伏的第一天。所谓的庚日就是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连续两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今年夏至到立秋有5个庚日,因此今年的中伏是20天。今年的“三伏天”,7月17日交“初伏”,7月27日交“中伏”,8月16日交“末伏”,8月26日“出伏”。做好这六件事,舒服过伏天!谨防颈椎着凉天气热自然很多家庭都长时间开着空调,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5℃,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晚上洗个热水澡。
喝水不宜过快由于气温高,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毫升,身体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贪凉,10度以上的温水对身体最好。
注意眼睛部位防晒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专家提醒,眼睛喜凉怕热,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发各类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外出,最好戴上太阳镜、帽子或打遮阳伞。太阳镜颜色以茶色、淡绿色防紫外线效果最佳;可以多吃点养眼的食物,比如桂圆、山药、胡萝卜、红枣等;夏天细菌繁殖快,尽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脸,可减少眼睛疾病。
热水泡脚——祛湿邪很多人在进入伏天后,会感到四肢乏力、全身发困、浑身酸困、汗出过多而黏腻不爽,有时候吃东西也感觉没有胃口,吃下去难以消化,整天肚子胀胀的。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张世卿表示,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湿邪,而对付湿邪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用热水泡脚。
进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会把热水泡脚这个好习惯给忽略了。其实天气越热,湿邪越重,热水泡脚就显得更有必要。伏天阳气最盛,热水泡脚可以通过刺激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足部的六条经络,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
对于大部分人,伏天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就可以。出现四肢乏力、发困、食欲减退的人,可以在热水中加上威灵仙(祛湿)20克、苍术(通经)15克、白术(健脾)15克,效果会更好。
伏天开空调,26℃最合适夏天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越来越多,这与人们长时间呆在空调房内有关。鼻塞、流涕、头痛、失眠、内分泌失调等都是所谓的空调病的典型症状。空调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室内外温差过大,虽然人体有一定的体温调节能力,但这个能力是有极限的。从火热的室外一下子进入阴凉的室内,人体自身很难迅速调整,会产生一系列不适的反应,表现为头晕、易倦、全身不适、精神不振及免疫功能下降等。
专家建议,室内外温差不应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夏天虽然可能出现38℃以上的高温天气,但是一天中大多数时间的温度都在35℃以下,所以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比较合适的。而且一般开空调两三个小时后就应该开开窗户透透气,大约半个小时左右。
健康饮食莫贪凉夏天,冰淇淋、冷饮、冰冻水果,吃起来那叫个爽!但夏季也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专家建议,这个季节少吃太凉的东西,尤其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为了及时给肠胃保暖,吃凉拌食物时,不妨加点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杀菌。
三伏天的解暑良方中医学认为,“暑”是重要的致病外因之一。暑气太过,人体的发汗机制就会受到阻滞,体内就会有大量余热蓄积。暑热之邪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稳定,人就会精神萎靡不振、体倦神疲乏力,或心烦意乱、头晕眼花、辗转难眠等;影响到消化系统,就会引起食欲不振、口燥咽干,乃至发生胃肠疾患;影响到泌尿系统,就会发生尿液浓缩、排尿量明显减少,引起肾功能不全。在多种祛除暑热的方法中,“三伏不离绿豆汤”是中医里最简便实用,也是最值得推荐的解暑良方。
绿豆,别名“青小豆”,美号“绿珠”,是药食兼备的双冠王。大量出汗后,饮用绿豆汤或绿豆瓣茶,可使人的疲劳感很快消失。夏日喝绿豆汤,可以预防疰夏病(小儿长期发热)和胃肠炎。用绿豆汤做成的清凉饮料,在解除烦渴的同时,还能使人的小便量迅速增加。
首先,绿豆当药用途广。用绿豆、冬麻子、陈橘皮,煎汤服用,可治疗四时小便淋沥不畅。把绿豆、赤小豆、黑豆、姜黄共研为细末,用姜汁或蜜水调敷,治疗夏季生疮效果好。用绿豆粉5克、痱子粉30克、枯矾1克,混合后擦涂痱子,效果明显提高。用绿豆加鲜荷叶煎水洗身,痒除身爽。
其次,临床上治疗乙醇中毒、食物中毒、农药中毒,均可用绿豆磨汁灌服,取其清热解毒之效。高血压、偏头痛患者及视物昏花者,可用绿豆皮、佩兰、菊花、薄荷做成枕头,长期使用,利于降血压。用绿豆60克、蛇蜕1条、白糖30克、甘草6克,经芝麻油炒黄后分次吞服,可明目退翳,治疗视物昏花、目生翳障(即白内障)。此外,绿豆对腮腺炎、流感、麻疹等也有预防作用,对减轻和消除癌症病人的化疗反应也有一定效果。
绿豆皮、绿豆粉、绿豆花、绿豆芽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绿豆皮为眼科退翳药;绿豆粉能治疮疡、烫伤,而且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绿豆叶可治疗斑疹疥癣;绿豆花专解酒毒;绿豆芽有清热、利三焦之效。
三伏天用好绿豆,对预防中暑和其他夏季多发病都有很好效果。不过,发生中暑时单凭绿豆汤的效力是不够的,还需及时就医。另外,胃肠消化功能比较弱的人、常年怕冷并伴有腹泻便稀的人不宜大量吃绿豆。
葆婴USANA玫瑰钻石系统
选择葆婴最佳创业平台
加入葆婴最卓越成功的玫瑰钻石系统
帮助您获得真正的健康、财富、自由
推荐您了解玫瑰钻石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