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暖阁
中药世界,一颗草,一朵花,都有它的生命和耐人寻味的传奇故事。中药的名字更是千奇百怪,数千年来,古老的中医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今天中药暖阁特邀主任中药师熊鹏辉继续为大家讲述中药背后的故事。
刺儿菜
相传古时有一书生,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是母亲一人含辛茹苦地将他养大,书生对其母亲也十分孝顺。
一年夏天,书生母亲腿上长了一个痈。由于天气热,不到两天痈就溃烂流脓了,并且脓液流过的地方又长了几个,书生找来郎中给母亲煎了一些汤药,也不见好转。书生十分着急,听说村西的灵隐山上有灵芝草能治百病,便准备上山试试运气,寻找灵芝。第二天,书生便带上药锄来到灵隐山中,在山中苦苦寻觅,终于发现在一块悬崖壁上长有灵芝,书生小心攀爬,眼看就要摘到灵芝,谁知脚下一滑就从悬崖上摔了下来,腿也被山石划了一道口子,鲜血直往外流,书生疼痛难忍。此时,书生看见身边有一些小草,开着紫色小花,且叶子的边缘有小剌。心想,听说山里的一些草药可以止血,我何不采来试试。于是,书生摘了一些这种草的叶子嚼烂,将其敷在伤口上,没想到过一会血就止住了,伤口也没有那么疼了。书生想,既然这种小草如此神奇,或许也能治好母亲的病呢?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书生采了一些小草带回家,将其捣碎敷在母亲的患处。奇迹出现了,一天后,伤口竟不再流脓了,并且两天后创口也愈合,周围的红肿也消退了。自此,书生便将这种开紫色花,叶缘有刺,既能止血,又能消痈的的神奇草药称为“刺儿菜”。
菊科植物刺儿菜,生于海拔m以下的山坡、河旁或荒地、田间。分布于石门夹山、红土坡、车湾、枣峰村、西溶新关林场等。
识别特征
草本,茎生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叶缘有细密的针刺,针刺紧贴叶缘。头状花序单生茎端,小花紫红色。
功用
刺儿菜全草入药,中药名“小蓟”,具凉血止血,祛瘀消肿之功效。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等。
伸筋草
宋朝时期有一县官,为人清廉,勤政为民,处处事事都为百姓着想,并且亲力亲为,到任后不久即走遍了该县的每一个村庄。由于长期的劳累和严寒的侵袭,县官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但他仍不忘百姓。一次在给百姓送粮的途中,风湿病发作,双腿疼痛难忍,无法伸直行走。众人将县官抬起找到郎中,而郎中对此束手无策。就在此时,有一药农来到县官跟前说:“大人的病是为我们百姓才这样的,老夫长期在山中采药,这种草药对大人的腿病或许有效,不妨试试。”说时,便将一把草药拿出,煎水给县官喝,县官喝下汤药后,顿觉腿痛好了不少。经过连续几天的治疗,县官的腿病好了,且能下地走路了。县官好奇,便问药农,此草药为何物?药农说,只知我们当地人称为“山猫儿”。县官觉得,此名既不好听,又不能说明药的功效,不如将此草药取名为“伸筋草”,既好听,又能反映这个草药能治疗风湿。从此“伸筋草”便流传至今。
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全草。生于海拨-1m的疏林或山坡草地、灌木丛或松林下的酸性土中。分布石门夹山东竹、罗坪等。
识别特征
石松匍匐茎呈细圆柱形,略弯曲,长可达2米。直立茎作二叉状分枝。叶密生茎上,螺旋状排列,线形或针形,黄绿色至淡黄棕色,无毛。
功用
具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之功效。用于风寒湿痹,筋脉拘挛疼痛,外用治跌打扭伤肿痛。
威灵仙
从前,江南一座大山上有座威灵寺。寺中有一个住持,为人十分和善,且治疗风湿骨痛、骨渣卡喉很有名气,并且凡是到寺庙求医的,住持都有求必应,且分文不取。由于寺中种植的这种草药出自威灵寺,且治病又是像仙草一样灵验,所以大家就称这种草药为“威灵仙”。
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的干燥根及根茎。生于海拔80-m的山坡、山谷灌木丛中或沟边路旁草丛中。分布于石门车湾、所街麻纳口、新关茅山、金板山、江坪龙洞等。
识别特征
藤本,新鲜茎光滑无毛。羽状复叶对生,小叶3~5,小叶柄常扭曲,叶片狭卵形至三角状卵形。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被白色。瘦果狭卵形而扁。
功用
具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肿痛、疟疾、骨哽咽喉,并治痰饮积聚。
牵牛子
从前,在黑丑山下住着一王姓老伯,每天都下地辛勤劳动。突然有一天,王老伯下田耕作归来,觉得自己两腿发沉,第二天竟卧床不起,并且全身浮肿,腹部鼓胀。家人为此虽四处求医,仍不见好转。一天,有一个牵牛娃从王家经过,听见王老伯在床上呻吟,进去见老伯躺在床上,全身水肿及腹部鼓胀。于是,牵牛娃迅速跑到山上,采了好多瓜瓣形的黑色花籽,交给王老伯家人,嘱每天煎水喝,老伯坚持喝了不到一个月,全身水肿消退,腹胀也消失了,几天后,竟能下地耕作了。为感谢牵牛娃,人们便将这种花称为牵牛花,结的花籽就称为牵牛子。
圆叶牵牛
裂叶牵牛
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和圆叶牵牛的种子。生于海拔0m以下的山地荒坡、村边、屋旁。分布于石门罗坪村、雁池西山垭、夹山等。
识别特征
圆叶牵牛为一年生缠绕草本,叶宽卵形或近圆形,基部心形。花腋生,花冠漏斗状,因时间段不同而呈红、蓝、紫色。蒴果近球形,3瓣裂。种子卵状三棱形。裂叶牵牛与圆叶牵牛的主要区别是叶片具深或浅的3裂。
功用
具利水通便、祛痰逐饮、消积杀虫之功效,主治肢体水肿、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便秘、虫积腹痛等症。
络石藤
曾经,有一个书生,在去京城赶考途中,住宿在一家客店。不料,天气突变,书生的风湿病犯了,双腿疼痛难忍。他坐立不安,担心会影响赶考,非常焦急之下,打开窗户,看见在不远处的石头上,缠绕着一些草藤,活像是石头的经络。他灵机一动,心想,这些草藤会不会对腿痛有些作用呢?饱读诗书的他对中医也略懂一些,中医自古就有取类比象之说,这些草藤或许就有疏通经络的作用。于是,他采了些草藤煎服并带上一些路上服用,半个月后,疼痛便减轻了许多。并且,这一次,书生如愿考上。衣锦还乡时,刚好又经过这个客店,看到了曾经治好自己风湿的草藤,这些草藤喜欢缠绕在石头上,于是书生便将其取名为“络石藤”,并将其治疗风湿的功效告知家乡父老,自此,络石藤能治疗风湿的作用便流传至今。
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干燥带叶藤茎。生于海拔-m的山野、溪边、路旁、林缘或杂木林中,常缠绕于树上或攀援于墙壁、岩石上。分布于石门夹山、夹山东竹、所街、罗坪、新关林场等。
识别特征
常绿木质藤本,具乳汁。叶对生,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花白色,高脚碟状。蓇葖果长圆柱形。种子线形而扁,褐色,顶端具种毛。
功用
具通络止痛、凉血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筋脉拘挛、咽喉肿痛、疔疮肿毒、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
品更多中药故事
欢迎来中药暖阁
未完待续图文:熊鹏辉
编辑:覃琼华
初审:陈知音
终审:杨海荣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哪家看白癜风最好苏孜阿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