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凉驱寒正当时

今年整个夏天,当归中医一直默默陪伴着大家,在生活点滴中驱除宿寒,护卫阳气。现在天空中已有寒意,您的阳气还好嘛?早秋时节,大自然的寒风还只是小试牛刀,这会儿因为受冷出现不适的部位,正是卫气最不足或旧有寒疾没彻底祛除。前阵子天热,体内寒气体现不明显,现在是查缺补漏、对症治疗的好机会,请对照本文及时保养,抵御未来的寒冬。脚痛遇冷脚疼足跟痛,可以说是阳气偏虚之人最常见的病症。除阳虚之外还可能和下焦之湿浊过剩有关系。在家可时常用中药足浴之法缓解改善。足浴配方红花10克,肉桂(桂皮)20克捣碎,川芎15克捣碎,威灵仙15克。先将捣碎的肉桂、川芎、威灵仙炖煮5-8分钟后立刻撒入红花充分拌匀关火。待水温降至55度之下,自试水温属温热舒适即可。如药材没捣碎,那炖煮时间要加长5分钟。此时将药汤(或可过滤药渣后)倒入具有保温功能的任意足浴盆中,浸泡至腿脚温热通透为止。总水量至少应没过踝关节。

建议

此方法可温通下元气血,驱除足踝风寒湿气,泡完立刻擦干脚,穿上袜子保证效果。

请注意,现在只是初秋时节,足浴水温不宜过高,以手试温度微烫(39度)为宜;如有皮肤病、严重糖尿病等不宜足浴的病症请遵医嘱。胃痛很多人经北京秋天的小刀子风一吹,吸口凉气,或者还像夏天那样习惯性喝口凉水,胃猛然就冷痛了。胃病不论大小,都应该及时调理。这次我们介绍一个秋季遇寒胃痛的调理方法。

生姜猪血煲

备料:

生姜、猪血、生抽、食盐、植物油

做法:

老生姜一大块,比平时做菜正常口味要多至少一倍以上;纯猪血一盒切小块。生姜先拍松再切粗丝。炒锅少量底油先放葱花蒜末出味,入猪血块煸炒至稍变色,此时入生姜丝快翻,下生抽、食盐适量。迅速倒开水没过猪血,中小火炖熟收汤。

注意:此道菜的汤不必收到全干,也不必勾芡。后下生姜是因为要取生姜辛辣之气,早放炸干就无效了。这道汤煲用油、盐量应比日常偏少。

有人曾在养生节目中说,秋不食姜。但中医的精髓是辨证论治,真正有寒的时候大可不必担心姜的副作用。秋冬季节再没有比生姜更好的家常驱寒食品了。这道汤煲驱除胃寒而不燥烈,吃完不会口干舌燥。同时因为猪血的美味,可以中和生姜的辛辣,热乎乎的吃一碗很舒服,也不油腻、易消化。您学了这道菜之后,也可以自由发挥,做成姜丝糯米粥啊、姜片滑猪肝啊,都是异曲同工的。咳嗽秋天的咳嗽不都是寒。但被秋风刺激就咳嗽,且无痰、不发烧、嗓子不痛不痒,这种多是肺的肃降输布能力偏弱,不能耐受自然界热寒交替。此时可以试着用中药简单调理,改善一下症状,帮助自身的呼吸系统顺利适应从湿热到干冷的过度。

人参乌梅饮

配方:

人参6片,乌梅肉3颗(切开)

建议:

如不方便得到好人参,也可用党参10克(切段)代替。

如用人参则先煮乌梅,用乌梅汁冲沏参片。如用党参则和乌梅一同炖煮即成。

本饮品的作用是润肺之燥,收敛补益之前被长夏耗散之肺气,提高呼吸机能。乌梅之酸配伍人参之甘,有“甘酸化阴”的效果,配伍平衡得当,可敛肺润肺,益气生津,对于肺气虚弱、气阴两亏所致的久咳无痰、身倦乏力有良好的保健作用。乌梅,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其有抗过敏作用,可做参考。

注意:

热盛舌苔黄、舌尖红或舌红、舌苔厚腻、痰多之人不宜饮用或遵医嘱。

怕冷和周围大多数人相比很怕冷,秋天刚露头就觉得寒彻骨,恨不得立刻长衣加外套。这种情况多数还是身体卫外机能较差,阳气整体不足的表现。此类人群调理身体不宜急功近利,可用药、食、练适度结合的办法慢慢改善。小编今天推荐一道大枣当归党参黄芪炖柴鸡。备料:当归头、党参、黄芪各10克、老柴鸡一只、大红枣3枚做法;

以上药材洗净。红枣掰开,去核;

柴鸡切块轻焯去血水,重炖一锅开水,依个人口味放少许葱姜,下鸡块;

开锅后先转小火慢炖15分钟,撇去油;

鸡肉断生后下所有药材,继续炖煮至软烂;

出锅前放少量盐和小葱,吃肉喝汤。

此道药膳可补虚益气,强身健体。经过炖煮的鸡也很容易消化。原材料的品质决定了效果和口味的鲜美程度,所以,建议用品质高的食材。整道汤的味道会非常鲜美,适口性超好。注意:外寒内热,表现为舌红脉燥数、血热心烦,及易生疮疡之人不宜食用。温馨提示:本文建议的方法均属保健性质,仅适用于轻度的阳虚或体质偏寒人士,症状严重或您无法判断时,请找专业中医师当面诊断,系统治疗。非虚寒体质禁用。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
全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xiana.com/wxrb/1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