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药每天一味牛膝

1来源

苋科植物牛膝的根。

别名

怀牛膝、对节菜、山苋菜、铁平膝、怀夕、红牛膝。

3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厘米。根细长,圆柱形。茎直立,四棱形,茎节略膨大,疏被柔毛。叶对生,叶片椭圆形或倒卵圆形,楔形或广楔形,全缘,两面被柔毛。穗状花序腋生和顶生,长可达10厘米;花向下折贴近总花梗,总花梗被柔毛。苞片1,膜质,宽卵形,先端突尖成刺;小苞片,坚刺状,基部两侧各具卵状膜质小裂片;花被片5,绿色,披针形,多具1脉,边缘膜质;雄蕊5枚,花丝下部于子房合生,与退化雄蕊联为杯状,退化雄蕊短于花丝,舌状,顶端平圆或浅波状;子房上位。胞果长圆形。花期7~8月,果期9~11月。

4产地分布

生于山坡林下及路旁。分布于陕西、山西、山东等地。

5采收加工

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捆成小把,晒至干皱后,将顶端切齐,晒干。

6药材性状

细长圆柱形,多顺直,有的稍弯曲,长15~50(90)厘米,直径0.4~1厘米。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略扭曲而细微的纵皱纹、横长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受潮则变柔软,断面平坦,黄棕色,微呈角质样而油润,中心维管束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散有多数点状维管束,排列成~4轮。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7性味归经

性平,味苦、酸。归肝经、肾经。

8功效与作用

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9临床应用

用量4.5~9克,水煎服。用治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癥瘕、肝阳眩晕。

10药理成分

现代药理作用证实,有抗生育作用,对子宫平滑肌有较强的兴奋作用。提取物有抗炎镇痛作用和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对免疫功能正常或低下动物均有免疫增强作用,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能增强。此外,还证实有延缓衰老和抗肿瘤的作用。对心脏有一定抑制作用,可扩张血管、降压,具有抗溃疡、抗炎镇痛、利胆、兴奋子宫、抗生育、抗凝血、抗瘀、降血糖、降脂、蛋白同化、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利尿等作用。

11主要成分

含皂苷。三萜皂苷水解后得齐墩果酸、葡萄糖醛酸等;另含蜕皮甾酮、牛膝甾酮、β-蜕皮甾酮、红苋甾酮、β-谷固醇、丝氨酸、谷氨酸、尿囊素、琥珀酸及有免疫活性的牛膝肽多糖ABAB。

1使用禁忌

凡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梦遗滑精,月经过多及孕妇均禁服。

13配伍药方

①治冷痹脚膝疼痛无力:牛膝(酒浸,切焙)30克,桂(去粗皮)15克,山茱萸30克。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空心温酒下6克,日再服。(《圣济总录》牛膝散)

②治高血压:牛膝、生地黄各15克,白芍、茺蔚子、菊花各9克、水煎服。(《新疆中草药》)

③治痢下先赤后白:牛膝90克。捣碎,以酒一升,渍经一宿,每服饮两杯,日三服。(《肘后方》)

④治龋齿:牛膝(烧为灰)30克。上细研为末,以少许着齿间,含之。(《圣惠方》)

⑤治口及舌上生疮烂:牛膝(去苗)30克,上细锉,以水一中盏,酒半盏,同煎至七分。去滓,放温时时呷服。(《圣惠方》)

推荐阅读:

巴戟天!骨碎补!白蔹!徐长卿!贯众!白芍!乌药!细辛!白术!射干!狗脊!仙茅!党参!金果榄!白前!桔梗!百部!四叶参!泽泻!青木香!北沙参!前胡!地榆!平贝母!重楼!白附子!龙胆!威灵仙!苎麻根!藏菖蒲!1、本号资料来源于网络,收录仅出于学习、研究目的,如有侵犯版权,请发站内短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本号收录的所有偏方、土方、古方、药方、验方等一切涉及治疗的方案仅供研究,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请勿盲目照搬。本号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责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xiana.com/wxpf/94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