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穿过一条小桥,又攀上了一个小山坡,越往上爬,越觉得阳气往上升发旺盛,因为今天正逢太阳高照。
老师常交代病人说要去爬山。人身体很多不适是因为郁在家里,缺乏户外活动。所以头晕、颈项强、眼花,这都是清阳不升啊!
爬山是往高处走的,越往上走,人体阳气升发得越舒畅。所以中国古人有九月九日重阳登高的习俗,就是阳数,九月九就是重阳,再登上高山,人阳气就抒发出来了。所以不少阳痿、精少的病人,趁太阳高照的时候,多爬爬山、晒晒背,那可是非常好的壮阳、壮精的锻炼啊!
农民都知道天气不热不产粮食,而人体不热,也不产精子啊!大家看热带亚热带地区物种丰富繁多,道理也在这里,正是《黄帝内经》讲的阳生阴长。你阳化气功能强大,阴成形的身体就满壮。
我们打了赤脚,又能引浊阴下地,爬山往高处走,又能引清阳向上升。这样一来一去,清升浊降,才爬不久,微微汗出,便觉得眼睛看东西清晰了很多。
身体情不自禁地对大自然喜好起来,可见人的心神是偏好自然的,游山就等于疏肝解郁,升清降浊。
老师在前面一堆蔓藤上采摘嫩芽,我们走近一看,原来是金银花藤。忙把袋子打开,也跟着一边采摘,三个人一会儿就摘了小半袋。我们正疑惑,这金银花是治疗风热感冒的,而金银花的藤茎又叫忍冬藤,是治疗风湿热痹关节疼痛的。可这藤上长出的嫩芽,又有什么功用呢?
老师说,这银花芽具有升发之性,清热解毒之余,还能升发气血,对于糖尿病、热毒、肿痛、脚肿,既能清热,又有流通之功。这样清热解毒的时候,就不会凉遏气血。被称为“疮痈之圣药,外科之首方”的仙方活命饮中就有金银花,用于疮疡肿毒初起,或已成脓而未溃的病症。方中金银花的用量比较重,与白芷、防风相配,以疏风散疮,把邪毒往外托。配天花粉、贝母,清热降痰,消肿软坚。老师在他《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一书中说他治疗脉管炎,通常都会用四妙勇安汤,即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
我们摘一个金银花嫩芽,丢到嘴里,嚼起来苦甘苦甘的,忍不住又摘了一大把。为何叫金银花呢?花开初而纯白,继而变黄,这样黄白相间,如金银之色,故有此名。采摘金银花,须在晴天清晨露水刚干时,并及时晾晒或阴干,这样它的药效才比较好。金银花味道芳香,颜色清丽,故金代诗人段克见到金银花后,不禁赞道:有藤鹭鸶藤,天生非人有。金花间银蕊,苍翠自成簇。
金银花的另外一边就是威灵仙了,威灵仙治疗骨鲠卡喉是人尽皆知的,老师说这威灵仙用它的根部。我们摘几片叶子丢在嘴里尝,有些香甜也有些辣。
老师的太爷对老师说:“鱼刺卡喉一碗醋,灵仙一把力能疏。”这在老师的书中也有记载。老师的曹叔吃鱼时,不小心被鱼刺卡在喉咙里,在家吞了饭团喝了醋,都没有效果,便来找太爷,太爷从药柜里抓出一把威灵仙,倒出半瓶醋,再加半碗水,放在炉子上煮十来分钟,待凉后,让曹叔喝下去,不一会就好了。可见这威灵仙确有软骨之功。秀梅她在大学时,也曾经被鱼骨卡住,就是用这威灵仙与醋煎水送服,第二天就好了。
老师说,威灵仙可以软化鱼刺,那么人体骨质增生的骨刺,是不是也可以软化?老师在《万病从根治》中就用威灵仙治疗足跟骨刺疼痛,效果显著。
有位老婆婆后脚跟一直痛,严重影响走路,在医院里拍片后发现,足跟骨长了骨刺,医生建议她手术切除。病人来找老师,老师就给她开了一个外用方子:威灵仙克,红花0克,陈醋克。将前两味药煎水半小时,取药汁一升,再加入陈醋克,用这药水泡脚15分钟,跑完后不要倒掉,8小时后再泡一次,每天泡两次,一剂药可以泡两天。泡五天后,老婆婆就可以下地走路,疼痛明显缓解,泡七天后,走起路来就不痛了。随后老师还建议病人用淫羊藿0克煎水送服六味地黄丸,连服十天以巩固疗效。
老师说,这骨刺是骨髓外溢,肾封藏能力下降,治疗起来也要内外兼治。外用威灵仙煮水泡脚能软化骨刺、祛风湿、通经络、止痛,是治标。内用药物增强肾封藏能力,则是治本。
这次老师从海南会上带回来一个偏方,是专治疗扁桃体肿大急性发炎的。这偏方只有三味药,献方人说,一付见效,入喉即化。其中就有这味威灵仙,即:威灵仙0克,白英0克,青皮10克。老师就用这组药对加减变化,治疗晚期食管癌。
这晚期食管癌的病人,医院也没办法。家属扶着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老师,刚来时满脸都是乌黑色,只能勉强吞饮流质性的食物。老师摸他的肾脉,即脚下太溪穴周围还有根,老师心中就有底。这样治疗几个月后,居然能吃能走能睡,本来声音沙哑,说不出话来,后来老师问诊,他自己可以对答了。
威灵仙,辛散善于宣走,老师说它能宣发五脏六腑精气,《药品化义》说它可以“宣通十二经络”。朱良春老先生的痛风汤就是以土茯苓、萆薢、威灵仙三味药加减变化的,三药合用有显著的排尿酸作用。这威灵仙对于治疗顽固关节肿痛有奇特的功效,一般都需要较大剂量0克以上。
节录自《任之堂跟诊日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