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606866.html年处暑时间:年8月22日23:44:48农历年七月(小)初四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4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8月23日前后。“处”含有终止之意,处暑意味着炎热暑天即将结束。古人有“处暑寒来”一说,夏天的暑气开始逐渐消退,但天气还未真正变凉,此时晴天下午的炎热不亚于暑夏之季,这也就是人们常讲的“秋老虎,毒如虎”。但是今年华北地区的这只“秋老虎”颇有些不同,“毒”不足,而湿有余——雨多湿重,粘腻不爽。因此,虽然到了“暑湿已终止”的节气,我们仍不能忽略了祛湿。
湿气是什么?
湿气又称湿邪,中医认为“湿”是一种阴邪,其性重浊、粘滞,易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又趋下,易伤阴位。
湿气从何而来?
湿有外湿和内湿之分。
外湿——常因外来水湿侵袭人体所致,或伤于雾霾,或冒雨涉水、湿衣裹身。
内湿——常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关,因此才有“脾生湿”、“湿困脾”之说。
湿气入体后的表现
元代著名医学家朱丹溪曾说过:“有诸内必形诸外”,有什么样的疾病本质就会有相应的外在表现。当湿气侵袭人体后,人常常会感觉困困的、乏乏的,总想睡觉,头上像裹了块湿布,昏昏沉沉不清爽,有时还会出现关节疼痛,屈伸不利,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
怎样可以预防湿气过重?1运动祛湿清代医学家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到“湿胜则阳微。”这时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适当运动,一则动能生阳,二则汗能排湿。但不宜剧烈运动,应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例如慢跑、游泳、太极、八段锦等。运动过程中让自己微微出点汗,可以振奋阳气,改善机体的脏腑功能,让湿邪通过汗水排出体外。2经络祛湿我们身体上有天然防病和治病的经络穴位。睡觉前可以选用热水泡脚,水温40℃左右,时间大概20分钟左右。泡脚的同时按摩足底涌泉穴,或从三阴交开始,顺着骨缘推到阴陵泉,通过反复地推按可以疏通足部的经络,经络通畅不但有助于健脾祛湿,还有助于放松和提高睡眠质量。用羌活、独活、威灵仙、苍术、白术各15g熬水泡脚祛湿效果更好。
3药膳祛湿中医常说“药食同源”。体内有湿,我们不妨选取几样具有祛湿功效的中药,如赤小豆、薏苡仁、山药、茯苓、莲子、白扁豆、冬瓜皮等加入大米或小米熬粥,以健脾祛湿。
特别提醒:薏苡仁有两种用法,即生用和炒用。生薏苡仁偏寒凉,大便不成形,容易拉肚子的人慎用;炒薏苡仁擅长健脾止泻,脾虚有湿的腹泻,可以选用炒薏苡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