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有清肝、明目、养肾之功效!枸杞泡水喝养生,是很多中老年爱的!而痛风患者多少都有肾损伤。中医也讲究治痛风先养肾之说!于是有的痛风患者认为吃枸杞可以补肾治痛风吧?”对于很多偏爱中医治疗的痛友而言,到底吃什么中药才能治痛风?一直是一个大问题的,而小编我每次遇到这种问题,也是一个头两个大,毕竟我国中医医学博大精深,那么多药材傻傻我分不清楚。
中医医学认为痛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在于人体的正气不足,脾肾功能失调,痰浊内蕴,复感风、寒、湿、热之邪,或饮酒伤食、过度劳倦、七情内伤,或外伤、手术等诱因,内外合邪,闭阻静脉,流注关节,发为痛风!因此中医治痛风也从这些病因及发病机制入手!
一、基础---饮食方面配合的中药
中医药干预本病强调养治并举、病证结合、分期而论的原则。患者平素宜慎口节欲,避免饮酒或过食肥甘厚腻,可长期服用能纠正体质偏颇的食疗如薏苡仁、芡实、山药等,同时通过运动,增强体质、调摄精神,起到防病治病作用。
治疗上,高尿酸血症无论有无临床症状,健脾泄浊化淤为基本治法,贯穿治疗始终,常用药物有薏苡仁、土茯苓、菝葜、革薜、虎杖等。
二、辩症---关节炎的中药治疗
症情累及关节,突发红肿灼痛者,为痛风急性期,以邪实为主,多采用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法,方选四妙散或当归拈痛汤,常用药物有黄柏、苍术、车前子、茵陈、羌活、蚕砂等。
若肿痛迁延反复、关节畸形,或伴皮下结节和/或破溃者,为痛风慢性期,属虚实夹杂,多采用化痰祛淤、蠲痹通络之法,兼以健脾、补肾、养肝等,方选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常用药物有威灵仙、天南星、姜黄、桂枝等。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尿酸肾结石的治疗与保养
症情内舍肾府,出现尿中伴砂石或尿少身肿者,为痛风性肾病,治疗仍守健脾补肾、泄浊通络之法,另视其虚实寒热辨证论治。实证除浊淤外,多因湿热、石阻为患。
1.湿热者排尿频数、淋漓灼痛,治当清热利湿,方选八正汤,常用药物如车前草、篇蓄、蒲公英、木瓜、秦艽等。
2.石阻者排尿艰涩,或突然中断,或尿中夹有砂石,治当排石通淋,方选石韦散,常用药物如石韦、滑石、海金砂等。
3.虚证多责于脾肾,阳虚为主者治宜温阳化饮,推荐方如温脾汤合济生肾气丸,常用药物如黄芪、党参、杜仲、狗脊、川断、附片等;
4.阴虚为主者治宜滋阴固本,推荐方如左归丸,常用药物如熟地、黄精、杞子、山萸肉等。
四、降尿酸的中药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方用药还可参考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酌情使用。
研究表明,土茯苓、虎杖、菝葜、姜黄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血尿酸水平(抑制尿酸生成);萆薄、栀子、车前草等可调控尿酸盐转运蛋白的表达,减少尿酸的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
此外,中药外敷、熏洗等局部治疗能使药效直达病所,有助于消肿止痛;中药保留灌肠既可通腑排毒,又可通过肠道吸收,使药效布散全身;针灸采用局部和循经取穴相结合,发挥标本同治的作用。
许多尿酸高的患者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点,就是不忌口,才导致了病情的加重。真正能够起到作用的只需要记住一句话“管住嘴,迈开腿,多喝水”把尿酸降下来,才是硬道理。
1.管住嘴——尿酸高要控制饮食,戒决烟酒,一定禁忌含高嘌呤的食物。外源性的控制嘌呤的摄入,是控制尿酸的基础,不管是痛风急性发作期间,还是无症状尿酸高的情况,都应该控制饮食,均衡营养。
2.迈开腿——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在此建议,应该适度的进行有氧运动。而剧烈运动后肌肉产生的肌酸,会与尿酸产生竞争性代谢,不利于尿酸的排泄,对于降尿酸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3.多喝水——多补充水分,促进尿酸的排泄也是有效降低尿酸的方法之一。正常情况下,建议高尿酸病人每天饮水不应少于ml,促进排尿可以有效的降低尿酸在体内的滞留。
另外建议高尿酸病人每天临睡前喝一杯中药山茶,可以有效稀释尿酸结晶,防止夜间的痛风发作。山茶以葛根,黄精,薏苡仁,淡竹叶,茯苓,山药,枸杞子等配成。成分都是中医缓解痛风的常用药材,这些成分的联合作用对降低尿酸和缓解痛风有很好的效果。
(注;上述中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切不可自行乱用)
尿酸对于人体不可或缺,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好东西”,但是一旦浓度太高,却对身体产生很多的损害,因此,尿酸高的朋友,请做到以上几点,控制好尿酸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