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大医赵炳南

赵炳南—),祖籍山东德州,出生于河北。我国著名中医皮外科专家,中医皮肤学科奠基人。医院皮外科主任、副院长、名誉院长,兼任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市中医研究所所长等职务,并被推选为北京中医药学会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常委、全国人大代表等。一生勤奋治学,勇于实践,致力于皮肤病的治疗与研究,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阅读本篇文章大约需要7分钟ok

年10月21日,由中医管理局主办、首都医科医院承办的“赵炳南诞辰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高度赞扬了赵炳南先生为开创我国现代中医皮肤科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中医界人士、皮肤学界人士、赵炳南亲属及弟子等百余人参会。

一、童年苦难,成就大志

年,赵炳南先生出生于河北省宛平县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幼年赢弱多病,在5-8岁这短短的3年中,他接连患上麻疹、伤寒、猩红热、天花、痢疾,最致命的是疟疾,恶疾频发,摧残着幼小的生命,他的童年始终与病魔抗争。

他的童年,伴随着疾苦,也蕴含着希望。3位贵人给他带来了希望。一位是拯救他生命的民间医者“王二大妈”,一位是传授知识的私塾老师吴先生,另一位是开启他未来的恩师丁德恩先生。

5岁那年,他染上天花,高烧昏迷,以致多日不能睁眼,痘疮出全之后,早已体无完肤。但因为家中穷困,无钱医治,无奈之下,小赵炳南只能硬挺着强忍病痛。已经严重营养不良的他日渐虚弱,朝不保夕,他的父母一筹莫展。生死关头,天降神兵,一位贵人出现在他的面前。此后,这位费人凭借她高超的医技多次将小赵炳南从死神手中夺回,而她高尚的品德也深深影响了年幼的赵炳南。

村子里这位善治小儿病的医者姓王,在家中排行老二,人称“王二大妈”。她不通文墨,却粗晓医理,多知多会,常以民间土方偏方为乡人诊病,屡见奇效。她给小赵炳南开了“化毒丹”,服后很快好转,数日渐愈,但愈后落下一身疤痕,甚至遍及面部,被村里孩子们取了个外号——“麻孩儿”。小赵炳南不以为意,就这样带着一身疮疤成长起来。然而令人称奇的是,二十多年后疤痕竟全部消失,面部平复如初。

天花只是赵炳南童年苦难的前奏,天花刚愈,6岁的他竟又染上了痢疾。染病持续数月,每日排便的次数难以数清。宛平县城的大夫诊治数月,虽症状稍缓,却经久不愈,本就消瘦的他只剩一身皮包骨。王二大妈再次雪中送炭,出了个偏方:无花果加蜂蜜蒸熟,日服三次,每次四到五粒。连服三日,疗效立显,没过几天竟痊愈了。

7岁那年夏天,他突染疟疾,病情急剧恶化。王二大妈冒着极大风险采取攻伐之法,拿一块绿豆大小的信石用布包包好、砸碎,以白开水送服。几经周折,终于把小赵炳南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经受了童年的磨难和疾病的痛苦,他早早萌发了长大做医生,像王二大妈一样治病救人的决心。

8岁那年,全家节衣缩食,把他送进私塾学堂,开始了求学之路,得以结识了童年时期的第二位贵人吴先生。经济拮据,加之体弱多病的他,在先生的帮助下,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高山仰止,荣耀一生

14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赵炳南先生有幸拜“德善医室”的回民老中医丁德恩先生为师,这是他遇见的第三位贵人,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踏上了梦寐以求的漫漫从医之路,迈出了现代中医皮肤科的第一步。

丁德恩先生是享誉京城的外科名医,善治各种疮疡肿毒恶疾。在跟随先生学徒的几年里,他精勤不倦,跟随老师看病出诊,废寝忘食。学徒生活十分艰苦,他每天凌晨4点即起床,操劳医室的各种杂务,侍候师傅和师兄们的生活,熬膏药、打下手,一天只能睡3~4个小时,晚上抽空自学《外科证治准绳》《疡医大全》《外科启玄》《医宗金鉴》《本草纲目》等医籍,每天都要读到深夜。一次,因为读书读得太晚了、太累了,第二天白天在熬膏药时,头一晕,竟把右手伸进了滚烫的药锅里,顿时脱了一层皮,疼痛难忍。他却没有声张,自己涂上一些冰片,简单包扎了一下,又用左手干活去了。丁老大夫知道后,亲自为他治疗,并让他休息,他仍然用左手继续干活,后来右手的烫伤好了,左手也练得与右手一样灵巧了。3年的学徒生活转瞬间而过,他的医术取得了进步。

25岁时,赵炳南先生考取了中医士执照,在西交民巷开设了“赵炳南医馆”,专治皮外科疾病。医馆历经30载春秋,誉满京华,诞生了数不清的动人故事、感人事迹、传世佳话……

赵炳南先生的医德有口皆碑,新中国成立前的北平,在广大患者及其家属中,赵炳南这个名字已不陌生。“北京有个赵炳南,看病不花钱”的顺口溜,早已广为流传。他视病人如亲人,有一次,一位小腿溃疡化脓感染的重症患者来医馆就诊,他对赵炳南说:“病情日久,烂得厉害,气味很大,先生不用打开。”他听后,亲切地对病人说:“没关系,看了以后才能把您的病治好啊。”说着就亲自给病人打开脏臭的绷带、纱布,清洗伤口。病人感动得泪流满面,称赞“赵先生真是活菩萨啊!”

自医馆成立之日起,赵炳南先生就立下几条“馆规”,一丝不苟执行了30年。其中“施诊”与“免费牌”,被穷苦病人誉为“雪中送炭”的善举,争相传送。有一项规定:凡是穷苦的重症患者,来医馆初诊时,会得到一张“免费牌”,这张小小的牌子,不仅免去了初诊时的挂号费、诊疗费、药费,而且还一免到底,无论病情多么严重,病程有多么漫长,直到痊愈为开止,费用一律全免。整整30年,到底有多少患者享受了特优,没人统计,无人知晓。对于一早还没有吃过早饭的穷苦病人,他总是给他们一些零钱,让他们先去对门的庆丰包子铺吃点东西,然后再候诊。对于那些下肢病重,特别是刚开过刀行走不便的穷苦病人,看完病总是给他们发点车资,让他们乘坐人力车回家去。那时病人都说:“赵大夫真是关心病人到家了。”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事业不断发展,年,医院,他毅然决然地关闭了经营了整整30年的“赵炳南医馆”,把全部药品、医疗器械、制药工具等,甚至把自家准备盖房用的材料也全部无偿贡献给国家,医院建设。

随着时代的变化,皮肤病越来越受到重视,年,赵炳南先生率先建立了中国第一家中医皮肤科。年,总结出版了《赵炳南临床经验集》,这是第一部皮肤科老中医经验集,获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年,赵炳南先生与张志礼教授主编的《简明中医皮肤病学》出版发行,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皮肤科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体系,二者是现代中医皮肤科的奠基之作。

赵炳南先生一贯虚心学习,在多年的临床经验中,除师承和参照中医书籍、博采众长外,特别敢于创新、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工作。他和胡传挨教授、李洪通教授等西医皮肤科同道成为朋友,一起临床、交流、研究。年,胡传摆教授代表赵炳南先生在波兰召开的皮肤病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了黑布药膏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研究论文,获得外国同行的







































骨肽注射液价格
北京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xiana.com/wxyy/14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