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骨风篇》
搜寻出筋骨里的伏风——寻骨风
有个大学生,在一次学校组织光荣鲜血活动里头,他去献了一次血。当时天气正热,献完血后,他就回到宿舍打开空调,上起网来。当时觉得挺快意的,但随后觉得有点不对劲,也说不上什么不对劲。
过了一段日子,他慢慢觉得关节筋骨都有些疼痛,而且很怕风,还不自主地出汗。他以为感冒了,买了点感康吃。但出汗后身体非但没有舒服,反而感到骨头都凉飕飕,有风在走,非常难受。于是便找来竹篱茅舍。
老先生说,你脉这么缓弱,都不适合发汗,而且你身体脉象力量不够,不是最佳献血的时候。一献完血应该注重饮食、保暖和休息,(谈谈献血的弊害)你饮食没跟上,而且还在空调房受凉,再加上熬夜透支精血,这样气血不足,营卫不固,那邪风之气当然乘虚而入,毫不留情地深入进来。
小指月说,爷爷,脉浮缓,又汗出怕风这不是桂枝汤证吗?老先生说,桂枝汤没有错,再加一味寻骨风。小指月说,为什么呢?
老先生说,单纯用祛风湿之药,比如寻骨风,你可以把风邪驱散出去,如果不把营卫气血固密,就像不把门户关上,那风邪随时都可以再钻进来,只有强大气血营卫,邪风之气便无容身之所。
小指月说,那为什么要用寻骨风呢?老先生说,邪去则正安。不把邪浊赶出去,正气很难稳步培养起来,所以欲安其内,必先把邪风攘到外面去。你不把邪气赶走,正气在里面就会不安,就像鸡窝里头有个黄鼠狼,鸡敢进来吗?
小指月说,我明白了爷爷,虚处留邪,至虚之处,便是容邪之所。用桂枝汤调其阴阳气血营卫,使其内壮;用寻骨风,把从皮毛穿透进来,扎在筋骨上的邪风搜寻出来,拔出体外。这样扶正跟祛邪双管齐下,像这种游走性风湿骨痛,就可以得到治疗。
果然理通则效应,这病人用发汗之法没治好的骨节伏风,老先生就给他用调和营卫气血之法,就把风邪赶出体外了,吃了三剂药后,那种怕风汗出,在骨节走来走去,疼痛难忍之象就解除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陆观虎经验
陆氏认为,民间单味草药寻骨风,具备利湿、祛风兼能散寒的多种功效,用于痹证可收到满意效果,对于风湿骨痛有卓效。在治痹证时,除针对病因疏风、祛寒、燥湿之外,还应注意调和营卫,使已经入袭之邪无容身之地,在外的风寒湿也不易再侵入。初起多用祛邪通络之品,使营卫宣畅。病久配合补气血、益卫和营之品,多获良效。
基本方是:桂枝2g,杭白芍10g,大小蓟各10g,当归4.5g,秦艽9g,防己4.5g,防风4.5g,寻骨风30g,海风藤10g,桑枝30g,丝瓜络10g,豨莶草9g。
加减法:上肢痛加羌活,血虚加鸡血藤,下肢痛加牛膝,腰痛加杜仲,气虚加白术,痛重加威灵仙、海桐皮,湿重加茯苓、薏苡仁、萆薢,寒重加生姜、干姜。(《津门医萃·第1辑》)
寻骨风
马兜铃科草本植物棉毛马兜铃AristolochiamollissimaHance的地上部份。
5月开花前采收,连根挖出,除去泥土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辛、苦,平。
归肝经。
祛风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胃痛,睪丸肿痛,跌打伤痛等症。
三钱至五钱,煎服。
中医故事——《郁李仁篇》尝药尝出功效来
中医故事——《郁李仁篇》受惊得的胃病失眠
中医故事——《郁李仁篇》心情不好也会便秘
中医故事——《甘遂、大戟、芫花篇》攻逐胸水如神的十枣汤
中医故事——《商陆篇》救急的见肿消
中医故事——《商陆篇》无名肿毒也用商陆
中医故事——《牵牛子篇》小儿食积发烧二丑粉
中医故事——《牵牛子篇》大禹治水,堵不如疏
中医故事——《巴豆篇》巴豆治冷积寒泻
中医故事——《独活篇》风药悍将——独活与羌活
中医故事——《独活篇》点油与除锈垢
中医故事——《独活篇》春风化雨牙痛方
中医故事——《独活篇》用风药来疏肝
中医故事——《独活篇》子宫肌瘤是怎么形成的?
中医故事——《千金子篇》价值千两黄金的千金子
中医故事——《威灵仙篇》骨鲠卡喉怎么办?
中医故事——《威灵仙篇》找回尊严,乞丐变工人
中医故事——《威灵仙篇》单味威灵仙治梅核气
中医故事——《威灵仙篇》小儿扁桃体发炎
中医故事——《威灵仙篇》治便秘的导火线
中医故事——《威灵仙篇》用风药来治痒
中医故事——《威灵仙篇》让拐杖都丢掉的药丸
中医故事——《川乌篇》风湿痹症
中医故事——《川乌篇》懂得驾车比修车更重要
中医故事——《蕲蛇篇》蛇串疮用蛇虫药
中医故事——《蕲蛇,乌稍蛇篇》顽固牛皮癣
中医故事——《木瓜篇》近水捕鱼多寒湿脚气
中医故事——《蚕沙篇》一味蚕沙也可治荨麻疹
中医故事——《伸筋草篇》善治抽筋的伸筋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