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阵雨星期六
早上,一位河南的叔叔前来复诊。这叔叔在五经富做工,自从来找师诊病后,每晚都坚持来炼功。其实他也就是有一些肠炎,但是能如此坚持炼功,在众多来的患者当中,算是很难能可贵的了。很多人只是来找师求一张方子,以为吃药就能好,孰不知,拍打炼身,才是真正的养生去病!
师常说:“药医三分疾,炼去七分病。”就是告诫所有来求医问药的患者,身体是自己的,不要将自己看作病人,而应当要勤于炼身。
病人之所以为病人,不单因为身体的疾病,更是由于他的心理存在着一种病态。不可掩饰的是,很多病,其实都是我们内心执念而来,何怪他人说自己有病呢?
师为这叔叔切脉后,微笑着对他说:“你的脉象和缓了很多啊!还要坚持拍打锻炼才行!”
这叔叔连连点头。
师随即开出小茴香、川楝子这两味药。这是专治疗寒疝的导气汤中的两味主药。
咦?这跟肠炎有什么关系吗?
师笑了笑,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说枳壳、桔梗,乃升降胸中气机二药对,那川楝子与小茴香,便是升降腹中气机二药对,诸子入腹,茴香温升,川楝苦降,它们可让腹中似转太极般升降出入。这两味药皆是种仁类药,尤其是川楝子,圆圆的,可取象令腹中气机圆转。”
我们一听,方知师原是这等巧解药物,妙用组合。而更发现,这两味药,川楝子苦寒,小茴香辛温,这不正与昨日的香连丸道理一致吗?难怪师说其能升降气机,原是有寒温并调,苦降辛升之意。
师随后又加入四君子,说:“升降之间,别忘了固护中土!”
师这一言,又点到了用药法心眼上了,得好好记住。
这叔叔说到:“老师啊,我就是每次这个肠胃痛的时候,这手上一路连着肩膀都痛,不知道怎么回事?”
所谓循经辨证,师见这叔叔一边说时,一边在手臂上比划。而他所画的那一条线,正好就是大肠经的循行路线。师笑了笑,一下就明白其肩痛的原因,原是由于底下的大肠不通畅。
师遂加入红藤、败酱草这两味药。师说:“这两味药专通大肠,是历代医家治疗肠子内痈的首选药对!而我们将他的肠道疏通后,他肩膀痛的问题自然就减轻了。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味药是能治肩周炎、肩周痹痛症的。因为它能让肩周的炎症,通过下焦的肠道、膀胱,一起排出体外,而阳明大肠、太阳小肠之经皆络肩周,这亦是经络辨证诊病法。”
听师这么一分析,让我们对经络的认识又更加不同了。以经络用于辨证的航标,则可使处方用药的航线更为清晰,治病更加便捷有效!
最后,师又加入一味威灵仙。师说:“威灵仙有四大作用——去胸中痰唾之疾,推腹中新旧之积,散肌表风痒之疾,止周身百节之痛。你们就将这一味药的功用都记住,都学会,那都不得了了!”
师处方如下:
柴胡8g、白芍10g、枳壳10g、炙甘草5g、小茴香5g、川楝子10g、党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0g、红藤10g、败酱草10g、威灵仙5g五剂
这叔叔拿完药单,又连声致谢,晚间炼功,如约而至。
真是医患配合,则愈病轻而易举。
跟师随记一二则:
有人问师:“为何我心中烦恼诸多,即便学习日久,仍是不减?”
师笑言:"当先明了自身所需。烦恼加身,因未找到人生目标。真正找到后,便可看淡周围一切,只一心奔于目标,如登山,眼中心想皆山巅,怎么会管路上荆棘障道!"
师所言,亦是说到我等每人心中。
昔日针灸鼻祖皇甫谧,年幼时不喜读书,尤喜游玩,后其姨母教育之,始立志发愤,最终得以成就医道坦途!
秦朝末年陈胜,原为农民,因胸怀大志,而成起义领袖,旁人笑其不自知,他却笑他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西汉名相陈平,少时家贫,遭兄嫂羞辱欺压,却以此为激励,更加奋发向学,后终成一代名相,辅佐刘邦而成一代霸业!
纵观历史长河,凡成就大业者,皆心中有大志,又岂可轻易为小事所动。故知我等心中烦恼诸多,其根源,还在于志未存高远啊!师此言,虽寥寥几句,却如重锤般,令我等振聋发聩。
评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超群者,感召志超群人,心低平人,相聚心地平者!
同气相求,同种羽毛的鸟在一起飞,同种志向之人在一起干!
所以管理一群人很难,可管理一个目标很容易!大家同一目标而来,为此努力。那么,不谋而合,不约而同,心往一处发,力往一处使,事在一处成!
响鼓不用重锤,快马岂须加鞭?
物能受欢迎,有高标准工艺要求。一旦失去高标准而粗制滥造,立马贬值遗弃!
这是工匠精神所不允许的!
人的高标准,就是立志!世上最亏之事,莫过于降志屈节,自栽标准,短气于人,无事可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