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1.关于有毒无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毒与无毒是药物的总称,药物的偏性
B.有毒与无毒的确定依据为是否含有毒成分、整体是否有毒、用量是否适当
C.影响有毒与无毒的主要因素与品种、来源、给药途径、用药的时间与次数等有关
D.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有病人的体质、证候性质、用量过大等
E.识别过敏者、用量要适当、用药要合理是使用有毒药的注意事项
2.依据方剂组成的组方原则,关于臣药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治疗次要兼证的药
B.减缓君药毒性的药
C.减缓君药烈性的药
D.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
E.对处方中的主症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
3.关于中药材的采收说法,错误的是
A.按照药材适宜采收期原则,牡丹皮的最佳采收期为3年
B.威灵仙的最佳采收期为秋冬两季
C.苏木的最佳采收期为秋冬两季
D.秦皮的最佳采收期为春末夏初
E.叶类中药的采收期为光合作用旺盛,花开前或果实成熟前采收
4.生物碱是来源于生物界且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的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其中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为
5.以下化学成分具有荧光性的是
A.连翘苷
B.五味子醇甲
C.七叶内酯
D.橙皮苷
E.杜鹃素
6.《中国药典》规定,以苦杏仁苷为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且含量不低于2.0%的中药是
A.砂仁
B.桃仁
C.苦杏仁
D.益智仁
E.酸枣仁
7.五倍子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木脂素
B.香豆素
C.黄酮
D.鞣质
E.强心苷
8.下列致病菌不属于呼吸道给药规定中不得检出的致病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耐胆盐格兰阴性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白色念珠菌
E.大肠埃希菌
9.热原是注射后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去除注射剂中热原的方法不包括
A.凝胶滤过法
B.酸碱法
C.超滤法
D.大孔吸附树脂法
E.离子交换法
10.在体温下不熔化,能缓慢溶于直肠液中,对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的栓剂基质是
A.聚乙二醇
B.甘油明胶
C.半合成椰子油脂
D.可可豆脂
E.吐温61
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毒与无毒。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有用量过大、品种混乱、剂型适宜、管理不善、炮制失度、误服毒药、疗程过长,配伍不当、辩证不准、离经悖论、个体差异等。
2.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方剂的组成原则。依据方剂的组成原则,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它的药力小于君药。
3.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药采收期。茎木类中药多是在秋冬两季进行采收,例如大血藤、鸡血藤、首乌藤、忍冬藤等。而苏木、降香、沉香等全年均可采收。
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碱的理化性质。生物碱中烟碱、麻黄碱等具有挥发性,图D为烟碱。
5.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香豆素的化学性质及中药实例。七叶内酯是秦皮的质量控制成分,属于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荧光性。A选项连翘苷和B选项五味子醇甲属于木脂素类化合物。D选项橙皮苷和E选项杜鹃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
6.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含苷类化合物的中药质量控制成分。《中国药典》规定,含有苦杏仁苷的中药有苦杏仁、桃仁、郁李仁,其中,规定苦杏仁苷含量不低于2.0%的是桃仁和郁李仁,规定苦杏仁苷含量不低于3.0%的是苦杏仁。
7.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用中药成分的结构类型。五倍子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鞣质。学员专用请勿外泄
8.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制剂的微生物检查。呼吸道吸入给药制剂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耐胆盐革兰阴性菌(1g或1ml)。
9.D。解析:本题主要查考除去热原的基本方法。除去热原的方法,包括:高温法、酸碱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凝胶滤过法、超滤法、反渗透法。
10.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栓剂的基质作用。聚乙二醇在体温下不熔化,能缓慢溶于直肠液中,对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
离考试不到一个月
知识点背不完?
你说药综难,其实也就这15个考点
你说法规复杂,其实也就8个表
-----------
考前十页纸,再不领就来不及了!
详询:或(同V)
详询:或(同V)参考答案
考前练习题(10.15)
综合知识与技能速记口诀(二十八)
综合知识与技能速记口诀(二十七)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