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黄middot本草汇解

治疗白癜风哪里最好最彻底 http://www.yangguizhe.com/bdfsc/bdfyf/m/306.html

止血类

化瘀止血药

蒲黄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蒙古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均系野生。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

原植物生于浅水、水旁、池沼等处。喜温暖湿润气候,以及潮湿环境,以向阳、肥沃的池塘边或浅水处最宜生长。味甘,性平。归肝、心包经。

功效收涩、止血、行血化瘀、利尿通淋。临床用名有蒲黄、蒲黄炭。

《神农本草经》:味甘,平。主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

《药性论》:君。通经脉,止女子崩中不住,主痢血,止鼻衄,治尿血,利水道。

《日华子本草》:治扑损,血闷,排脓,疮疥,妇人带下,月候不匀,血气心腹痛,妊孕人下血堕胎,血运,血症,儿枕急痛,小便不通,肠风泻血,游风肿毒。鼻洪,吐血,下乳。止泄精血痢。

《本草衍义》:人多食之,以解心脏虚热。然不可多食,令人自利,不益极虚人。

《汤液本草》:气平,味甘,无毒。

《本草》云: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又云:治一切吐、衄、唾、溺、崩、泻、扑、癥、带下等血,并皆治之。

并疮疖,通月候,堕胎,儿枕急痛,风肿鼻洪,下乳,止泄精血利。如破血消肿则生用,补血止血则炒用。

《本草纲目》:蒲黄,手足厥阴血分药也,故能治血治痛,生则能行,熟则能止。与五灵脂同用,能治一切心腹诸痛。

许叔微《本事方》:有士人妻,舌忽胀满口,不能出声,一堂叟教以频掺,比晓乃愈。《芝隐方》:宋度宗欲赏花,一夜忽舌肿满口。

蔡御医用蒲黄,干姜末等分,干搽而愈。据此,则蒲黄之凉血活血可证矣。

盖舌乃心之外候,而手厥阴相火乃心之臣使,得干姜阴阳相济也。

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

《本草经疏》:薄黄得地之阴气,兼得金之辛味,其言甘平者,是兼辛而言也,非辛则何以能散邪。又禀天之阳气,故曰微寒而无毒也。

如是则甘能和血,辛能散结,微寒能除热。入手少阴、太阳、太阴,足阳明、厥阴。故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力者,是血热、瘀血、伤损之病去,而身轻力长也。欲止血,熟用;欲消血,生用。

简误:一切劳伤发热,阴虚风热,无瘀血者,禁用。

《本草蒙筌》:味甘,气平。无毒。血病必用。补血止血须炒,破血消肿宜生。止血热妄行,吐衄唾咯立效;消瘀血凝积,癥瘕崩常殊功。

调女人月候不匀,去产妇儿枕作痛。疗跌扑折损,理风肿痈疮。久服如常,其功旋奏。但不益极虚之人,若多食未免自利。

《本草乘雅》:蒲,水草。黄其夏火之华英也。凡草木绽萼吐英,与夫荣实蒂落,莫不具春升夏出,秋降冬藏之象。至黄布花心,此又夏出吐英之荣极时也。

第蒲黄四布花上,若黄金经久不变。是知蒲性精专在黄,而以巨阳为用,寒水为体,合入太阳,诚太阳气分、血分药也。

故太阳是动,则病寒热,小便不利。其所生,则病衄血、血瘀,咸可疗之。客曰:水草红白,夏华抱茎,具心肾义。亦可入心之肾,入肾之心药矣。

颐曰:手足太阳少阴,为府藏表里上下中见。入手太阳,兼中藏之手少阴。入足太阳,兼中藏之足少阴。所谓标之上,气之化;

气之下,中之见也。此蒲黄互府藏表里上下之中见,是以心肾咸关,与水火既济,心肾交互者不同例耳。客曰:既入心肾,亦可交互。颐曰:交互,便非开阖,合象中枢。

蒲黄四布花上,唯标巨阳之开方显在中之见。此以府经之气,涉藏经之化,非府经之形,合藏经之神。参五运之相袭,六气之对待,以及标本病传,比量推度,则得之矣。

《药性解》:蒲黄,味苦,性平,无毒,入肝经。生用则性滑,主行血,通经堕胎,消瘀排脓,利小便,祛心腹膀胱热。炒用则性涩,主止血,除崩漏带下、一切吐血、痢血、尿血、肠风下,止精泄,定儿枕痛。忌见铁器。

按:蒲黄主血,而肝藏血,故独入焉。仙经用之,亦以多功于血耳。

《药鉴》:气平,味甘,无毒。疗跌扑折损,理风肿痈疮。女人月水不匀,非此莫调。产后儿枕,非此莫去。炒则补血而且止,生则破血而兼消。佐黄柏,君故纸,崩漏殊功。同棉花,使条芩,肠风立效。

吐衄唾咯者,血热妄行也,用之立验。凝积癥瘕者,血瘀乱聚也,投之即去。

《景岳全书》:味微甘,性微寒。解心腹膀胱烦热疼痛,利小便。

善止血凉血活血,消瘀血,治吐血衄血、痢血尿血。通妇人经脉,止崩中带下,月经不调,妊妇胎漏坠胎,血运血癥,儿枕气痛,及跌扑血闷。疗疮疡,消舌肿,排脓消毒。

亦下乳汁,亦止泄精。凡欲利者,宜生用;欲固者,宜炒熟用。

《本草备要》:生滑行血,炒涩止血。

甘平。厥阴血分药。心包、肝。生用性滑,行血消瘀,通经脉,利小便,祛心腹膀胱寒热,同五灵脂,治心腹血气痛,名失笑散。

疗扑打损伤,疮疖诸肿。一妇舌胀满口,以蒲黄频掺,比晓乃愈。宋度宗舌胀满口,御医用蒲黄、干姜末等分搽之愈。

时珍曰:观此则蒲黄之凉血、活血可知矣。盖舌为心苗,心包相火,乃其臣使,得干姜是阴阳相济也。炒黑性涩,止一切血,崩带泄精。

《本经逢原》:蒲黄,手、足厥阴血分药也,故能治血治痛。

《本经》主心腹膀胱寒热,良由血结其处,营卫不和故也。又言止血消瘀血者,以生则能行,熟则能止。

与五灵脂同用,名失笑散,治一切心腹疼痛,能破瘀积,消痈肿,去产妇儿枕痛。然胃气虚者,入口必吐,下咽则利,以五灵脂性味浊恶也。

宋度宗一夜忽舌胀满口,用蒲黄、干姜末干掺而愈。以蒲黄之凉血活血,干姜之引火外散,深得逆从兼济之妙用。然舌根胀痛,亦有属阴虚火旺者,误用前法,转伤津液,每致燥涩愈甚,不可不审。

《本草崇原》:香蒲生于水中,色黄味甘,禀水土之专精,而调和其气血。

主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者,禀土气之专精,通调水道,则心腹、膀胱之寒热俱从小便出,而气机调和矣。止血,消瘀血者,禀水气之专精,生其肝木,则止新血,消瘀血,而血脉调和矣。

《本草求真》:[批]生用宜瘀通滞,炒用止血。

蒲黄专入肝。味甘气平。功用无他,但以生用、熟用、炒黑,分其治法耳。以生而论,则凡瘀血停滞,肿毒积块,跌扑伤损,风肿痈疮,溺闭不解,服之立能宣泄解除。

时珍曰:一妇舌胀满口,以蒲黄频掺,比晓乃愈。宋度宗舌肿满口,御医用蒲黄、干姜末等分,搽之愈。

观此则薄黄之凉血可知矣。盖舌为心苗,心包相火乃其臣使,得干姜是阴阳相济也。失笑散,用此同五灵脂,治血气滞痛。

以熟焦黑,则凡吐血下血,肠风血尿血痢,服之立能止血。然此止属外因可建奇功,若内伤不足之吐衄,则非此所能治者矣。

《得配本草》:甘,平。入手足厥阴经血分。凉血活血,专治一切血病,心腹诸痛,兼除癃秘遗精,止儿枕痛,敷舌肿满。

得五灵脂,治少腹诸病。配阿胶、生地汁,治口耳大衄。急以帛系两乳,止乃已。

行血生用,止血炒黑。勿犯铁器。

《本经疏证》:凡生水中之物,皆以水为父,而听其消涨以为荣枯,矧蒲黄又生于四五月大火得令时,能吸火气以媾于水,而成中五之色者,是能合水火之精以成土者也。

人身惟水火不谐,方小便不利,而为心腹膀胱寒热,蒲黄象土,本成中五之色者,是能合水火之使调和水火寒热,于以解小便,遂自利柔化之功,可反速于刚制也。

若夫热傍水势而迫血妄行,热阻水行而停血成瘀,则亦行者能止,瘀者能消,而均可无虑其梗而难制矣。

金匮要略用蒲灰散利小便,治饮厥而皮水解者,或以为香蒲,或以为蒲席烧灰,香蒲但能清上热,不云能利水,败蒲席别录主筋溢恶疮,亦非利水之物,蒲黄本经主利小便,且本事方、芝隐方皆述其治舌肿神验,予亦曾治多人,黍铢无爽,不正有合治水之肿于皮乎?

夫皮水为肤腠间病,不应有厥,厥者下焦病也。膀胱与肾为表里,膀胱以水气归皮,臻小便不利,气阻而成寒热,则肾亦承其弊,为之阴壅而阳不得达,遂成厥焉。病本在外,非可用温,又属皮水,无从发散,计惟解心腹膀胱之寒热,使小便得利,又何厥逆之有?

以是知其为蒲黄无疑也。曰蒲灰者,蒲黄之质固有似于灰也,赵以德金匮衍义亦云。

《本草新编》:蒲黄,味甘,气平,无毒。入肺经。能止衄血

妄行,咯血、吐血亦可用,消瘀血,止崩漏白带,调妇人血候不齐,去儿枕痛,疗跌打折伤。亦佐使之药,能治实,而不可治虚。

虚人用之,必有泄泻之病,不可不慎也。《本草》谓其益气力,延年作仙,此断无之事,不可尽信。

或问蒲黄非急需之药,而吾子取之以备用,不知何用也?夫蒲黄治诸血症最效,而治血症中尤效者,咯血也。咯血者,肾火上冲,而肺金又燥。

治肾以止咯血,而不兼治肺,则咯血不能止。蒲黄润肺经之燥,加入于六味地黄汤中,则一服可以奏功,非若他药如麦冬、五味,虽亦止咯,而功不能如是之捷。

《医学衷中参西录》:蒲黄:味淡微甘微辛,性凉。善治气血不和、心腹疼痛、游风肿疼、颠扑血闷、痔疮出血、女子月闭腹痛、产后瘀血腹疼,为其有活血化瘀之力,故有种种诸效。

若炒熟用之,又善治吐血、咳血、衄血、二便下血、女子血崩带下。

外用治舌胀肿疼,甚或出血,一切疮疡肿疼,蜜调敷之,皆有捷效。为其生于水中,且又味淡,故又善利小便。

邹润安曰:“《金匮》用蒲灰散,利小便治厥而为皮水,解者或以为香蒲,或以为蒲席烧灰。然香蒲但能清上热,不云能利水,败蒲席,《名医别录》主筋溢恶疮,亦非利水之物。

蒲黄《神农本草经》主利小便,且《本事方》、《芝隐方》,皆述其治舌胀神验,予亦曾治多人,毫丝不爽,不正合治水之肿于皮乎?夫皮水为肤腠间病,不应有厥,厥者下伪病也。

膀胱与肾为表里,膀胱以水气归皮,致小便不利,气阻而成寒热,则肾亦承其弊为之阴壅而阳不得达,遂成厥焉。

病本在外,非可用温,又属皮水,无从发散,计惟解心腹膀胱之寒热,使小便得利,又何厥逆之有,以是知其为蒲黄无疑也。

曰蒲灰者,蒲黄之质,固有似于灰也。”蒲黄诚为妙药,失笑散用蒲黄、五灵脂等分生研,每用五钱,水、酒各半,加醋少许,煎数沸连渣服之,能愈产后腹疼于顷刻之间。

人多因蒲黄之质甚软,且气味俱淡,疑其无甚力量而忽视之,是皆未见邹氏之论,故不能研究《神农本草经》主治之文也。

1.蒲黄有止血作用。

2.蒲黄煎剂、乙醇浸出液、乙醚浸液及其制剂有降压作用。

3.蒲黄提取物(ASETa)有抗缺氧、抗疲劳作用。

4.蒲黄多种制剂有增强子宫收缩及引产作用。

5.蒲黄对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6.蒲黄具有降血脂作用。

7.蒲黄具有抗炎作用。

8.蒲黄具有抗菌作用,在试管内对牛型结核杆菌有抑制生长作用。

9.蒲黄提取物具有扩张外血管的作用;对实验性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有抗梗死作用。

10.蒲黄对肠道有增加蠕动作用。

11.蒲黄水煎醇沉液具有免疫抑制功能。

12.蒲黄具有利尿作用。

中医小书童

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

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

藁本苍耳子辛夷葱白薄荷

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

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

淡豆豉浮萍木贼石膏

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

栀子夏枯草决明子黄芩

黄连黄柏龙胆草秦皮

苦参白鲜皮金银花连翘

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叶板蓝根

青黛贯众鱼腥草败酱草

射干山豆根马勃白头翁

鸦胆子蚤休半边莲土茯苓

熊胆漏芦山慈菇白鲜皮

绿豆生地黄玄参牡丹皮

赤芍紫草水牛角青蒿白薇

地骨皮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大黄芦荟火麻仁郁李仁

甘遂大戟芫花商陆

牵牛子巴豆独活威灵仙

乌头乌梢蛇雷公藤木瓜

蚕砂秦艽防己桑枝

豨莶草海桐皮丝瓜络五加皮

桑寄生狗脊藿香佩兰苍术

厚朴砂仁白豆蔻草豆蔻

草果茯苓薏苡仁猪苓泽泻

冬瓜皮泽漆车前子滑石

木通通草瞿麦萹蓄地肤子

海金沙石韦冬葵子灯心草

萆薢茵陈金钱草虎杖

赤小豆附子干姜肉桂

吴茱萸小茴香高良姜丁香

花椒荜茇青皮枳实木香

沉香檀香香附川楝子

乌药荔枝核佛手香橼

玫瑰花薤白青木香大腹皮

柿蒂九香虫山楂神曲

麦芽谷芽莱菔子鸡内金

使君子苦楝皮槟榔雷丸

大蓟小蓟

▽▽五运六气

脉学

针灸

振荡中医经方

腹诊

儿推

艾灸

节气获取干货合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xiana.com/wxxp/5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