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患者不同病情不同开方用药也不相同,一些普通的小方,可能在特殊的病例中却能有不凡的疗效。秉着“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精神,它是中医理论与实践在民间应用的结晶,是千百年来中医学家和广大民众不断摸索、创新的结果,也是人民群众智慧的一次升华。效果肯定有,这些流传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东西,肯定有治疗效果。下面的方子虽不一定每次都效如桴鼓,但仍可一读作为临床治疗的参照。
“
高龄老人食道癌,
未术“二灵”启膈开
”
余一亲戚不幸罹患食道癌,食饮难入。家人虑其年已八旬,施以手术恐体弱无法承受,初行放疗数次亦不堪受,转求中医诊治。
嘱
一
小
方
灵芝、威灵仙,二药等量,煎汤代茶,频频呷服,以期暂缓所苦。不意久久服之,竟收噎启膈通之效。现生活如常,已无病痛之忧。
考之“食道癌”一病,患者多食咽难下,梗阻胸中,或食入复吐,涌吐痰涎,呃逆不止,其症似中医所言之“噎膈”。西医无非施以手术将病变部位切除,辅以放、化疗以期病不扩散;中医亦将其列入“风痨臌膈”四大难治之证之中,预后多不善。
其病因主痰气、瘀血、津亏、阳微者皆有之,辨证以处方药。民间偏方亦不乏传,诸如守宫涎、白鹅血、紫囟砂、凤仙酒之用颇多记载。
此病治法虽多,然所用之药必由咽入胃始可发挥其效能,而病者食水尚难顺进,何谈诸药?案中所用之药亦为平常,无甚矜奇,竟收此功,实有深意可寻。
灵芝入药,《本经》列为上品,言:“紫芝,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坚筋骨,好颜色;赤芝,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并言其久服皆可“轻身不老延年”。观后世所载,仙佛家用之竟是比医家更甚,时珍《纲目》竟疑“芝乃腐朽余气所生,正如人生瘤赘,而古今皆以为瑞草又云服食可仙,诚为迂谬”。
中药灵芝
现代临床药理研究已证明灵芝具有抗肿瘤、调免疫、降血糖、抗衰老、保肝护心、宁志安神等诸多功效。窃思时珍之言,盖因古时灵芝多野生,其产稀少采集亦难,不得久服而效。而今科技昌明,灵芝栽培技术得以推广,其药用价值亦应受重视,惠及百姓,不唯古时仙佛家所独早。
朝服暮效众湿风,骨渣迂此软绵同。寺前香灰寺后灵,药仙出自为民众。成功偏方防治好,简单易行人称颂。
相传江南有一座山上有座寺,叫威灵寺,寺里原有一位老和尚,治风湿和骨渣子误卡喉很出名。他每治一人,必先焚香念咒,再将香灰倒在一碗水里,让病人当场喝下,甚灵而病愈。他说这是佛法治好,求其钱财,故弄玄虚,实则碗中的水是治病的药水。庙内有一个小和尚,在寺中备受虐待,他便有意捉弄老和尚,用根本不能治病而无毒的野草煎水替代药水,喝后根本无效。一天,有一位猎人的儿子被兽骨卡住了喉,到威灵寺救治无效,便叫猎人下山另请高明。这时小和尚悄悄端着一碗药水从后门追上说:“佛爷不灵,吃我的药吧。”果然服后而愈,猎人连声感谢。从此老和尚香灰不灵了,求救小和尚的越来越多,人们都说寺前香灰不治病,后门药水可活人。这个秘密终于被老和尚知道了,脸气得铁青,追赶小和尚算账,谁知一不小心,摔倒阶下,一命归天了。此后小和尚是寺里的主持,就大种能治风湿和骨渣子病的草药,凡到寺内救治者,分文不取。由于此药出自威灵寺,其灵效似仙,故人们就称此药为威灵仙。
威灵仙,《本草正义》言:“以走窜消克为能事,积食停痰、血凝气滞,诸实宜之。”历代皆以为祛风湿、止痹痛之良药。其消骨鲠之能亦是常人皆知,古人谓其味咸,能软坚散结;经现代药理研究,知其煎液能使咽及食道平滑肌松弛,蠕动增强,实具利膈之能。威灵仙的作用:祛风湿,通经络,消骨哽。
遴此二药以治食道癌,既虑病者年事已高,正气虚惫,且癌病又易耗损,祛邪尤恐伤正,遂予服灵芝以扶益气阴,唯正气不衰乃可言除邪去恶;又以威灵仙消克之力施于病位,以开其噎塞,畅其食道。
药仅两味,却寓补消之意、扶正祛邪之法,久久用之,亦可达治病留人之效。不管是哪一种小方子,我们本着“有效、简便、易行”的原则,进行去粗取精的系统整理,并用现代医学观点进行科学分析,阐述治疗和养生的道理。临床所遣不外乎传统中药,亦应重视现代医学研究之新成果,中西医不可偏废。
(以上所有内容均由陈农夫健康管理师专业认证)
1
END
1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