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之诸家解读桂枝

网络客服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3.html

《中药学》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神农本草经》牡桂: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桂之供药有两种,一曰菌桂,又称小桂,其皮为肉桂,或称筒桂:一曰牡桂,又称大桂,或单称桂,其皮为官桂,其枝为桂枝。

桂枝为发表解肌要药。主温经通脉,表虚中风,治手足痛风,伤寒头痛,无汗能发,有汗能止,行肺气,散寒邪,调和营卫,横通肢节。

《名医别录》:心痛胁痛胁风,温经通脉,止烦出汗。

去冷风疼痛。

:横行手臂治痛风。

张元素《医学启源》:去伤风头痛,开肌理,解表发汗,去皮肤风湿。

唐容川《本草问答》:色赤味辛,入心肝助火,但桂枝实因苓泽之利水,方能入水以化气,可以导心火以下交于水,故多用之以降冲逆之气,加入补血药中,因而能温通血脉,桂枝能散四肢,质较坚实,故桂枝能兼走筋骨。味辛又得土之气,故能散血脉肌肉中之风寒。

吉益东洞《药征》:主治冲逆也,旁治奔豚头痛,发热恶风,汗出身痛。

凡阴虚火炎,温病大热,喉症血症均忌。

桂枝为古今皆用之要药,治疗甚广,①与麻黄、柴胡、荆芥、防风、生姜、葱白等同用,治风寒束表;②与桑枝、附子、牛膝、威灵仙、茯苓、防己等同用,治关节疼痛;③与白芥子、厚朴、杏仁、半夏等同用,治上气咳逆;④与白芍同用解肌和中,与葛根同用发汗退热,伤寒论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桂枝。

张锡纯《中药亲试记》:桂枝解

桂枝味辛微甘,性温,力善宣通,能升大气(即胸之宗气),降逆气(如冲气肝气上冲之类),散邪气(如外感风寒之类)。仲景苓桂术甘汤用之治短气,是取其能升也;桂枝加桂汤用之治奔豚,是取其能降也;麻黄、桂枝、大小青龙诸汤用之治外感,是取其能散也。而《神农本草经》论牡桂(即桂枝),开端先言其主咳逆上气,似又以能降逆气为桂枝之特长,诸家本草鲜有言其能降逆气者,是用桂枝而弃其所长也。又小青龙汤原桂枝、麻黄并用,至喘者去麻黄加杏仁而不去桂枝,诚以《神农本草经》原谓桂枝主吐吸,吐吸即喘也,去桂枝则不能定喘矣。乃医者皆知麻黄泻肺定喘,而鲜知桂枝降气定喘,是不读《神农本草经》之过也。其花开于中秋,是桂之性原得金气而旺,且又味辛属金,故善抑肝木之盛使不横恣。而桂之枝形如鹿角(树形分鹿角蟹爪两种),直上无曲,故又善理肝木之郁使之条达也。为其味甘,故又善和脾胃,能使脾气之陷者上升,胃气之逆者下降,脾胃调和则留饮自除,积食自化。其宣通之力,又能导引三焦下通膀胱,以利小便(小便因热不利者禁用,然亦有用凉药利小便而少加之作向导者),惟上焦有热及恒患血证者忌用。

桂枝非发汗之品,亦非止汗之品,其宣通表散之力,旋转于表里之间,能和营卫、暖肌肉、活血脉,俾风寒自解,麻痹自开,因其味辛而且甘,辛者能散,甘者能补,其功用在于半散半补之间也。故服桂枝汤欲得汗者,必啜热粥,其不能发汗可知;若阳强阴虚者,误服之则汗即脱出,其不能止汗可知。

《伤寒论》用桂枝,皆注明去皮,非去枝上之皮也。古人用桂枝,惟取当年新生嫩枝,折视之内外如一,皮骨不分,若见有皮骨可以辨者去之不用,故曰去皮,陈修园之侄鸣岐曾详论之。

徐灵胎谓,受风有热者,误用桂枝则吐血,是诚确当之论。忆曾治一媪,年六旬,春初感冒风寒,投以发表之剂,中有桂枝数钱,服后即愈。其家人为其方灵,贴之壁上。至孟夏,复受感冒,自用其方取药服之,遂致吐血,经医治疗始愈。盖前所受者寒风,后所受者热风,故一则宜用桂枝,一则忌用桂枝,彼用桂枝汤以治温病者可不戒哉!特是,徐氏既知桂枝误用可致吐血,而其《洄溪医案》中载,治一妇人外感痰喘证,其人素有血证,时发时止,发则微嗽(据此数语断之,其血证当为咳血),因痰喘甚剧,病急治标,投以小青龙汤而愈。

用小青龙汤治外感痰喘,定例原去麻黄加杏仁,而此证则当去桂枝留麻黄,且仿《金匮》用小青龙汤之法,再加生石膏方为稳安。盖麻黄、桂枝,皆能定喘,而桂枝动血分,麻黄不动血分,是以宜去桂枝留麻黄,再借石膏凉镇之力以预防血分之妄动,乃为万全之策,而当日徐氏用此方,未言加减,岂略而未言乎?抑用其原方乎?若用其原方,病虽治愈,亦几等孤注之一掷矣。

临床常用配伍:

桂枝配白芍:桂枝辛温,具有解肌发表,透达营卫之功。白芍和营益阴而敛汗,桂枝、白芍配伍既可祛除在表之邪,又能恢复肌表营卫之平衡协调,从而达到调和营卫的目的。

《本经逢原》谓:“桂枝上行而散表,透达营卫,故能解肌。”《本草述》谓:“唯桂枝辛甘能散肌表寒风,又通血脉,故合于白芍,由卫之固以达营,使其相和而肌解汗止也。”附子配伍桂枝:二者相须为用,辛热之性相投,均为阳中之阳,辛温通阳,发散通经,作用之力由内达外,温通内外,能温达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可治阳虚外感、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多种病症。

桂枝配伍茯苓、白术:功能通阳利水,代表方苓桂术甘汤。

桂枝配伍黄芪:补气和营固表。桂枝调和营卫,解肌。营卫不和可以自汗出,也可以是无汗。若汗出兼气虚,加黄芪固表止汗。张石顽“麻黄外达而祛寒,遍彻皮毛,故专于发汗”。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作为学习目的而设计,不作为治病之处方,请勿盲目试药,因中医讲求的是辨证施治,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不良后果!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xiana.com/wxxp/102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