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晚报神州北湖环湖采风行转湾子村有

记者刘博

春季,村民们在药材种植基地里劳作.

  出抚顺市区50公里,经过一段崎岖的盘山路,就到了神州北湖东岸的新宾满族自治县南杂木镇转弯子村。

  村子并不古老,新中国成立后才建村,但据记载,这个地方后金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历史。如今,有名村民在这里生活。

  村里河网密布,苏子河横穿而过,河道在这儿留下一道美妙的弧线汇入神州北湖,故得名转湾子。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转湾子村成为神州北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转湾子村民世世代代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并不算富裕。大伙房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被划定后,周边一切有可能污染水源的生产行为都被禁止了。村里受影响最大的是养殖业和生产企业。

  村口十多个斑驳的红砖炭窑是已经荒废的厂区留下来的建筑,有的摇摇欲坠,有的已经倒塌,这些炭窑诉说着工厂过往的辉煌。曾经,这个远近闻名的火炭加工厂因产出的火炭质量好,经常供不应求。大伙房水库水源地实行保护以后,这座直线距离神州北湖不足两公里的工厂就停产了。

  厂区不远处曾是养殖场,村民老李是村里的养殖大户,仅山羊就有百余只,每年收入近5万元。大伙房水库水源地被保护后,禽畜只能圈养。“圈养的成本太高,没办法只能转行了。”和老李一样,不少村民放弃了原来的产业,依靠人均2.5亩农田种植苞米维持着生计,年收入四五千元,生活过得紧巴巴。

  但村民们没有放弃致富的梦想,为了摆脱贫困努力在寻找出路。

  村部的东侧是一片被积雪覆盖的农田,面积约有多亩。田边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苏子河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主要种植、销售“威灵仙”,这是一种木本植物,根茎用来入药,3-4年能成熟。目前市场价格比较高,每公斤约30元左右。县、镇两级政府大力扶持村民们种植中药材,免费传授种植技术。

除了种植中药材,村民们都在做着各种尝试,寻找更加环保的项目,几年的时间,榛子稞、果树爬满了山坡。

  但是,在村民们的心里,旅游业才是在“气质”上和转湾子村最为吻合的产业。

  村党总支书记王明伟去过很多景区考察,他有这样的感受:一些发展蓬勃的景区,自然资源都不如转湾子村。“村里有山有水,有历史有文化,但我们最缺的是整体的包装和推广,借助神州北湖生态文化旅游区这个平台,转湾子搞旅游必火,也肯定会带领村民致富。”王明伟如是说。

村民向记者介绍转湾子河口湿地公园建设情况。

  踩在冰封的“赶马河”面,积雪“咯吱咯吱”地作响,仿佛在讲述几个世纪前铁马金戈的故事……

  相传后金时期,当时兵少将寡的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在这里遭遇明军的猛烈追击。撤退到赶马河边,已是无路可退。明军的喊杀声不绝于耳,努尔哈赤顿时心生一计,令手下把岸边堆积的马粪全部倒入河水。明军看到顺流而下的马粪,担心受到伏击,迅速撤军……

  几个世纪来,赶马河的河水缓缓流淌汇进苏子河,最终进入神州北湖,奔流的河水向人们诉说着一代枭雄的故事。

  只有站在神州北湖边,才真正能感受到背靠群山,面朝北湖的神韵。

  一望无际的湖面,远处的群山披着白色的“斗篷”,浩大而不威严,柔和而不柔媚。远离了被霓虹灯映照得不分昼夜的喧嚣城市,在这里才能真正融入山水间。也许,冬季才最能体现神州北湖的神韵,才最能感受到它气吞山河的气魄和厚重的历史气息。

  转湾子湿地公园、湿地观景台已经动工建设。建成后,苏子河汇入神州北湖的壮阔景象,将成为神州北湖生态文化旅游区里的耀眼明珠。

干净,也是美景的一部分。

  驻足此地,仿佛身处未被开发的“处女地”,白雪覆盖的村庄洁白无瑕,只有缕缕炊烟告诉人们,这里是有人居住的村庄。

  为保护水源,转湾子村实行垃圾分类处理,每家每户都建了化粪池。村民刘云霞告诉记者,剩饭剩菜都集中到化粪池化粪还田了,能火烧的垃圾在灶坑里烧掉,真正不能“消化”的垃圾很少。过去,村里每天要运走4车垃圾,如今,两天才能拉走一车垃圾。

  每年7月,是转湾子村游客最多的季节。每到周末,一辆辆大巴车挤在村里并不宽敞的路上,都为一睹转湾子的芳容。

  转湾子村还有一个浪漫的名字——“蝴蝶谷”。

  年夏季,云南昆虫协会的专家来到转湾子村考察。专家们对这里的蝴蝶资源啧啧称奇,评价称:数量大,种类多,品种优。专家们认为,转湾子村背靠群山、面朝北湖的地理和气候,蝴蝶主要食物桑树等树种资源丰富,原始自然环境保存完好,这些因素为大自然绚丽的“舞者”搭建起了属于它们的乐园。

  专家们最惊讶的还是这里蝴蝶的数量。在村民随机拍摄的照片里,一片树叶上竟然挂着4只蝶蛹。

  赶马河北岸,一处不起眼的农家院子,大门上挂着“聚义厅”的牌匾,大门左右分别插着两面旗子,左侧书“世外桃源”,右侧书“融入自然”。这个院子是一位“驴友”因贪恋这里的美景,买下来每年用来避暑的。

  神州北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的消息传遍了村子,村民们憧憬着未来。“老李家适合干农家院。”“小明子家适合扣个棚子种草莓搞采摘”……

  为了让全省7座城市的万人吃上安全的水,转湾子村村民们放弃了原来的生活方式,寻求新的出路,他们默默地奉献着,没有怨言。

  神州北湖用奉献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转湾子村也用奉献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这不是巧合,它们相辅相成。

  神州北湖养育着这里的人们,人们用对自然的敬畏保护着北湖,世世代代守护着彼此的诺言。

  还没返程,记者开始憧憬下次的抵达。下次“迎接”记者的也许是春季成片的花海;也许是秋季漫山的红叶;也许是冬季气吞山河般的雪景;但我最希望看到的还是夏季五彩斑斓的蝴蝶在空中自由的飞舞和农家院里忙碌的村民们那一张张憨厚的笑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xiana.com/wxxl/71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