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属五谷杂粮,却可消水肿,治痛风,除筋骨

网络客服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ktyx.com.cn/lehuo/baike/20201113/534.html

薏苡仁是薏苡的种仁

薏苡为一年生粗壮草本

分原种和变种。同等入药

秆直立丛生,高1-2米

具10多节,节多分枝

叶片扁平宽大,展得很开

长10-40厘米,宽1.5-3厘米

基部圆形或近心形

中脉粗厚,在下面隆起

边缘粗糙,通常无毛

总状花序腋生成束

长4-10厘米

直立或下垂,具长梗

雌小穗位于花序下部

外面包以骨质念珠状总苞

总苞卵圆形

长7-10毫米

直径6-8毫米

珐琅质,坚硬,有光泽

薏苡的果实为颖果。颖果是禾本科特有的果实类型,许多颖果被人们当作粮食使用,如水稻、小麦、大麦、玉米等。

每粒颖果中有且仅有一枚种子,果实发育成熟后,颖果的果皮不开裂且与种皮高度愈合,难以分离,因此人们常将颖果直接称为种子。

这个种子便是薏苡仁,土家族称其为五谷子,属五谷杂粮,是中国传统的食品之一,可做成粥、饭、各种面食供人们食用。尤其对老弱病者更为适宜。

很多人对薏苡仁的了解,都是它的另一个称呼薏米,也就是薏米红豆粥而来,知它清热除湿。

但除此之外,薏米还有益肺排脓,健脾胃,镇咳嗽,利小便,除风湿,强筋骨之功效。

《神农本草经》将它列为上品,曰: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薏仁的功效: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

可见薏苡仁的药用价值是极高的了。可谓杂粮中的战斗机。

时珍再曰∶薏苡仁属土,脾胃药也,故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脾胃为本,故风湿痹痛用之。土能胜水除湿,故泄痢水肿用之。

由此,很多古方都极欢迎薏苡仁,冠名权还常常交给它。以薏苡仁汤命名而各有所治的方剂,达数种之多。

《本草述》曰:薏苡能去湿利水,但除湿不如白术,苍术助燥,清热而不如黄芩、黄连损阴,益气而不如参,为益中气要药。其味淡,力缓,所以需与其它药物合用。

这也是为什么薏米除湿还要加同样除湿的红豆的原因。若是煮粥,粳米也是一味良药。

选方:

1、治久风湿痹,补正气,利肠胃,消水肿,除胸中邪气,治筋脉拘挛:薏苡仁制作成细末,同粳米煮粥,每天食用。(《纲目》薏苡仁粥)

粳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筋骨肌肉皮肤,均可因服用粳米而强健。

2、去风湿,强筋骨,健脾胃:薏苡仁粉,同曲米酿酒,或袋盛煮酒饮之。(《纲目》薏苡仁酒)

3、治水肿喘急:郁李仁二两。研,以水滤汁,煮薏苡仁饭,每天吃两次。(《独行方》)

4、治肺痿唾脓血:薏苡仁十两。杵碎,以水三升,煎一升,入酒少许服之。(《梅师集验方》)

5、治肺痈咳唾,心胸干枯粗燥不平:以醋煮薏苡仁令浓,微温一顿服完。肺若有血,当吐出愈。(《范汪方》)

6、治痛风:生薏苡仁60g,土茯苓30g,虎杖10g,木瓜15g,威灵仙10g,牡丹皮20g,丹参15g,白术10g,甘草6g。

合用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治疗痛风患者51例,总有效率96%,疗效显著。

以上便是薏米的药用选方。除此之外,

薏苡仁对抗癌也有比较显著的疗效。当癌症患者在放疗、化疗时出现白细胞下降、食欲不振、腹水、浮肿时,不妨用薏苡仁佐餐。

一个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爱好者情况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xiana.com/wxxl/71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