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收藏足跟痛的泡脚方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71107/5824577.html

立秋过后,天渐渐的凉爽起来,长时间蜗居在空调房里,身上不免会觉得僵硬沉重,天凉了,是时候出来拥抱一下大自然啦。然鹅,几次运动过后,脚后跟却疼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捏?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组疾病——足跟痛。

一、足跟痛定义及病因

足跟痛(painfulheel),顾名思义,当然指的就是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喽,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多因跖筋膜创伤性炎症、跟腱周围炎、跟骨滑囊炎、跟骨骨刺及脂肪垫变性引起,发病多与慢性劳损有关。最常见的便是跖筋膜炎,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者。跟骨骨刺多发生于年龄大的患者,侧位X射线片往往会显示跟骨骨刺。

在祖国医学中,足跟痛归属于“痹证”范畴,足跟部为肾经所行之处,故多辨证为肝肾亏虚,筋脉失养,“不荣则痛”,猝然遭虚邪贼风、寒湿外侵,痹阻经络则“不通则痛”。

二、足跟痛的主要表现:

1、足跟部疼痛为主,有的会连及小腿后侧,用力踩压有针刺样疼痛

2、活动时间越长,疼痛越会加重

3、有固定的压痛点

4、早晨起床下地时疼痛明显,稍走动后疼痛减轻。

三、足跟痛的治疗

治疗总共分三步,理疗,药物和手术。

1、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足跟痛,理疗是首选的治疗方式,最安全,最有效,木有副作用。中医中心配备的半导体激光和红外线照射治疗,轻轻松松解决足跟痛的问题。效果那是杠杠滴。

也可以配合针灸和推拿治疗,疗效也是很不错的呢。

这时有些病人就说了,理疗固然好,可是要上班没时间呀,辣么,就可以采用第二种治疗方式——药物。

2、药物上西医一般采用口服及外用非甾体消炎药,疼痛剧烈的也有采用封闭治疗的。但是终究没有什么特效药物。对于此,中药足浴疗效非常不错哦。

中药外洗一般都是补肝肾强筋骨的祛风湿类药配合活血化瘀类草药使用,最常见用的有五加皮、桑寄生、红花、生白术、川芎、土鳖虫、艾叶、鸡血藤、骨碎补等等,根据每个患者病况的不同,酌情加减用药,如若足凉、怕冷,可加川乌、草乌、白芥子之类温阳驱寒,色暗瘀滞明显的可加乳香、没药等活血行滞,若高龄气血不足者可加补骨脂、千年健等补肝肾强筋骨。下面介绍两个外洗的方子,可供大家参考使用。

验方一:用白术50克煎汤,让患者浸泡足跟,每日两三次,每次20分钟。

功效:培土制水。

适用人群:各类型足跟痛均适用。

验方二: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王不留行15克、骨碎补30克、千年健30克。上药煎水泡脚30分钟,每日一剂。

功效:补肾活血。

适用人群:适用于各类足跟痛,尤其适合年老体衰者。

验方三:透骨草、威灵仙、皂角刺、苦参、香附、当归尾、红花各30克。加水毫升,煎取毫升,加入陈醋50毫升,盛于盆内。患者足跟伸向盆内,用湿毛巾覆盖盆口,先用蒸气熏蒸,待温度适宜后将全足浸泡约30分钟。每天1剂,早晚各1次。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

适用人群:适用于各类足跟痛,尤其是肿痛明显的患者。

理疗和中药足浴,这两种治疗方式配合使用,那简直堪称完美。

3、手术

若是经过上述治疗仍久治无效的足跟痛,那还有最后一招,可行跟骨砧孔减压术。不过一般的足跟痛经过前两种的治疗都会获得很好的疗效,大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啦。

四、最后还要提醒大家几点:

1、尽量避免穿底很薄的鞋。要选择橡皮底的柔软鞋子。避免走在坚硬的地面上;2、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抗劳损的功能,减轻局部炎症;3、尽量避免长期站立,长期行走,不时抬高足跟减轻足跟负荷。

随手转发朋友圈,

让更多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xiana.com/wxxl/70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