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本病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脑梗死依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主要类型。其中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60%,因而通常所说的‘脑梗死’实际上指的是脑血栓形成。
针对于脑梗死恢复期导致的血瘀症清眩治瘫丸有确切的疗效!以下是相关临床文献报道。
清眩治瘫丸(水蜜丸)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血瘀症的临床疗效
何爽王小龙
(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摘要]目的:观察以平肝息风,化痰通络法为治疗原则,选用清眩治瘫丸(水蜜丸)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受试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清眩治瘫丸(水蜜丸),6g/次,2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华佗再造丸8g/次,3次/d口服。结果:治疗4w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2%,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平肝息风,化痰通络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血瘀症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关键词〕平肝息风;化痰通络法;清眩治瘫丸(水蜜丸);脑梗死;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其发病率、致残率及复发率较高,积极治疗脑梗死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本课题组经多年临床探索,确立以平肝息风,化痰通络法为基本治疗原则,运用清眩治瘫丸(水蜜丸)治疗恢复期脑梗死,为中风病的治疗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方法。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集年5月至年2月到吉林省中医医院、长医院就诊的脑梗死恢复期血瘀症患者72例,入选标准:①年龄≥8岁,②参照《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符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或腔隙性脑梗死诊断标准,③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或腔隙脑梗死发病2w至6个月,④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分≥5分,⑤符合中医中风病恢复期血瘀证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①意识状态为昏睡、昏迷,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②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③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④合并肝〔血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超过参考值上限.5倍〕、肾〔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超过参考值上限、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或精神障碍、严重痴呆;⑤其他不适宜本实验人群。将入选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例,两组年龄、性别比例、病程、病情等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常规给予降压、降糖、康复等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清眩治瘫丸(水蜜丸),6g/次,2次/d口服。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华佗再造丸,8g/次,3次/d口服。
.3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疗效评定:基本痊愈:NIHSS评分减少>90%,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NIHSS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3级,有效:NIHSS评分减少8%~45%;无效:NIHSS评分减少<8%;恶化:NIHSS评分>8%。痊愈、显效及有效计入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疗效评定: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中医症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70%≤中医症候积分<95%;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好转,30%≤中医症候积分<70%;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中医症候积分<30%。
.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8.0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便常规、心电图、肝功及肾功均无异常。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耐受性好。
2.2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中医症候评分显著下降,ADL评分显著提高,且以治疗组最显著;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表3.
3.讨论
脑梗死属中医学“中风”范畴,病属本虚标实。气足则血行,气虚则运血无力,滞而为瘀,阻于脉道,脑络失养,筋脉不荣。瘀滞日久,其气愈虚,若冒然攻下逐瘀,则正气愈损;反之若专司补气,则沉疴积滞难以尽去。故采用一般益气活血之方药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清眩治瘫丸(水蜜丸)是四方一药(《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归脾汤》;《化痰通络汤》)的经典治瘫方剂。补阳还五汤是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代表方剂,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临床主要用于气虚血瘀所致血脉不利的病证治疗。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具有逐瘀攻下、活血通络之功效。《归脾汤》出自明朝薛己所著《正体类要》,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化痰通络汤》出自《清宫医案》经典名方,具有化痰祛湿、活血通络之功效。四方合之为基础方加减组成清眩治瘫丸(天麻,酒蕲蛇,僵蚕,全蝎,地龙,铁丝威灵仙,制白附子,决明子,牛膝,没药(醋炙),血竭,丹参,川芎,赤芍,玄参,桑寄生,葛根,醋香附,骨碎补,槐米,郁金,沉香,枳壳(炒),安息香,人参(去芦),炒白术,麦冬,茯苓,黄连,黄芩,地黄,泽泻,法半夏,黄芪,山楂,水牛角浓缩粉,人工牛黄,珍珠,冰片)。方中用天麻、珍珠、决明子平肝息风通络;水牛角、牛黄、黄连、黄芩清热化痰,凉血解毒;黄芪取其大补元气之用,以气助血,气盛则血自行,血行则脉通;人参补血活血,祛瘀生新,与黄芪相伍,使行中有补,补而不滞。黄芪得人参濡润而不燥;川芎味辛善升,为“血中之气药”,具有行气活血,使血达头窍之功;赤芍活血散瘀,行血中瘀滞;丹参、牛膝、没药、血竭、威灵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活血祛瘀;白附子、蕲蛇、法半夏祛风化痰通络,活血通经。地龙通经活络,全蝎、蕲蛇,僵蚕、行破血逐瘀通络之用,四药配伍功行全身,疏利血脉。安息香、冰片芳香开窍;白术、茯苓补气健脾;麦冬、玄参、地黄滋阴清热;骨碎补、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沉香降气;香附、郁金、枳壳理气开郁;并辅以葛根升阳;槐米清热凉血;泽泻渗湿化浊;山楂健胃消食,活血化瘀。清眩治瘫丸(水蜜丸),以攻下逐瘀而正气不损、补益元气而沉疴积滞尽去,达补而不滞、行而不散之功;诸药合用,共奏平肝息风,化痰通络之功。针对脑梗死恢复期血瘀证标本兼顾,诸症得愈。
本研究初步证明,以平肝息风,化痰通络法为基本治疗原则、清眩治瘫丸(水蜜丸)能显著改善中风恢复期血瘀证患者的神经功能,血黏度、血液流变学异常,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脑梗死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4参考文献.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M〕.
百年传承清眩治瘫丸,五朝御用名方,精选39味道地药材,四方一药。
清眩治瘫丸是眩晕高血压、偏瘫脑血栓特效药!
清眩治瘫丸是治疗眩晕高血压,偏瘫脑血栓的特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