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
性味归经
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散苦降,微甘能和,平而不偏。入肝经而善疏肝,入三焦经而善理气,故为疏肝理气之佳品,被李时珍誉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肝气舒畅,气血和顺,则月经自调,疼痛可除,故又为调经止痛之要药。。
功效
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
主治病证
①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
②肝郁气滞,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乳房胀痛。
③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
用法用量
煎服,6~10g。醋炙增强疏肝止痛作用。
鉴别用药
木香与香附均有理气宽中止痛之功;均用于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痛诸症。但木香主入脾,胃、大肠,善治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为治胃肠气滞之要药;兼有疏理肝胆气滞作用,治胁痛、黄疸、疝气疼痛等。香附性质平和,主入肝经,以疏肝解郁、调经止痛见长,主治肝气郁结之胁肋胀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症,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使用注意
本品虽平和,但终属辛香之品,故气虚无滞及阴虚血热者慎服。
看图鉴别
名家记载
《本草纲目》云:“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也”。张山雷说:“香附以气用事,故专治气结为病”,“宜于妇女,不宜于男子也。大抵妇人多郁,气行则郁解,故服之尤效”。如《外科精要》记“独圣散”,仅用香附一味。疮疡初起,便以此药为茶饮为妙。因疮疡皆因气滞血凝,宜服香剂,盖香能行气通血也。陈自明说:“气血闻香则行,闻臭则逆,大抵疮疡多因荣气不从,逆于肉理,郁聚为脓。得香之气,则气血流行。”曾孚先亦说:“凡痈疽疮疡,皆因气滞血凝而致,宜服诸香药,引气通血。”陈正节说:“大凡疽疾,多因怒气而得,但服香附子药,进气宽气,大有效也。”
RECOMMEND推荐阅读麻黄香薷桂枝紫苏生姜荆芥防风藁本苍耳子辛夷蔓荆子葛根柴胡升麻桑叶蝉蜕菊花浮萍知母决明子夏枯草栀子黄芩黄连黄柏玄参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板蓝根牛黄射干穿心莲马齿苋土茯苓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野菊花秦皮马勃木蝴蝶半枝莲青蒿地骨皮白薇胡黄连银柴胡大黄芦荟番泻叶千金子牵牛子独活威灵仙防己秦艽白薇徐长卿木瓜桑寄生五加皮蕲蛇豨莶草络石藤桑枝臭梧桐伸筋草鹿衔草路路通穿山龙苍术厚朴广藿香砂仁白豆蔻佩兰茯苓薏苡仁泽泻车前子木通通草金钱草茵陈萆薢石韦海金沙灯心草连钱草附子肉桂吴茱萸丁香小茴香高良姜荜茇陈皮枳实你点的每个好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