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贵阳中医学院、贵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拟定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处方,欢迎转发。
北沙参10g、玉竹20g、石斛20g、贯众20g、苍术10g、石菖蒲10g。
医院肺病科主任王檀教授简易代茶饮处方:
苍术10~15g橘皮10~15g炙甘草5g生姜7片大枣3枚厚朴5~10g,开水冲泡代茶饮(一剂一日饮),亦可做调料用。
转发长医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中医探讨
二、预防方法
1.常规预防方法
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减少接触密集人群,适度运动、充足睡眠、合理饮食。
建议除了手部的卫生,也要勤洗脸,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每天淋浴。
2.饮食建议
尽量避免生、冷、辛辣饮食的摄入。
3.寒湿“状态”的改善
除了常规饮食的要求,建议适量摄入温性芳香类的饮品或食物(药食同源类)。
简易代茶饮处方
苍术10~15g 橘皮10~15g 炙甘草5g 生姜7片 大枣3枚 厚朴5~10g
开水冲泡代茶饮,亦可做调料用。一剂一日饮,橘皮可以日常鲜橘皮入药。
三、治疗原则
总以救治肺气为基本原则
(1)外感期(早期)——风寒外束,寒湿内盛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疼身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流清涕,喉痒,喷嚏,胸闷咳嗽,痰多色白,面色淡或青灰,手足欠温,舌淡胖,苔白或腻,脉浮或浮紧。
治法:散寒除湿,宣肺解表。
方药:
荆芥15g 防风15g 羌活15g 川芎10g 独活15g 柴胡15g 白前10g 桔梗10g 枳壳15g 苍术30g
或疏风散寒颗粒(长医院院内制剂)代替
(2)外感期(迁延期)——邪郁肌腠,痰热郁肺
症见:高热身痛,恶寒轻微,喘促气急,或有汗或无汗,头痛面赤,目疼目突,心烦不眠,痰黄难咳,鼻干口渴。舌尖红赤,苔薄白而干或黄燥,脉滑数或细数。
治法:解肌清热,宣肺化痰。
方药:
柴胡15g 葛根15g 荆芥10g 羌活10g 白芷10g 麻黄10g 生石膏60g 杏仁10g 栀子10g 生黄芩15g 知母10g 生甘草10g
或解肌清热颗粒(长医院院内制剂)代替
(3)寒湿痹肺期
症见:咳嗽,或为干咳,或痰稀多泡沫,动则气短,面色暗滞,手足逆冷。舌脉:舌质淡暗,边有齿痕,苔白滑,脉弦。
治法:温肺化饮,除痹通络。
方药:
麻黄10g 白芍15g 桂枝15g 细辛3g 姜半夏7g 炙甘草10g 五味子10g 干姜10g 桃仁10g 没药10g 豨莶草30g 威灵仙15g 蜂房5g
或温肺化饮除痹颗粒(长医院院内制剂)代替
(4)肺肾虚冷、肺络痹阳期
症见:咳嗽,咳少量泡沫痰,喘促,气短,语声无力,气不得续,乏力,动则汗出,畏寒肢冷,四肢肿胀,或骨节疼痛,大便不成形。舌脉:舌淡,苔白滑,舌下脉络迂曲紫暗,脉沉无力。
治法:通经助阳,除湿通痹。
方药:
熟地黄20g 炙麻黄10g 白芥子10g 干姜15g 鹿角胶18g 肉桂10g 炒白术15g 生晒参15g 熟附子7g 桃仁10g 没药10g 威灵仙30g 豨莶草30g 桑枝30g 蜂房7g
或助阳补肺除痹颗粒(长医院院内制剂)代替
转发自长春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恩师、张弛老师。
知微堂指导医师高强个人建议:
年,己亥猪年,六之气,小雪至大寒(11.22-.1.20),此时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少阳相火,主客不相得,此为逆。冬季当寒冷,才能潜藏,此时反有少阳阳热之气,是为暖冬。“畏火司令,阳乃大化,蛰虫出见,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温厉”,即这个时候由于气候不会太冷,因此阳气外泄,人会比较舒服,容易发冬温一类疾病,严重时便会有一波流感,表现为怕冷发热,但是又有喉咙痛、发烧、咯黄痰,疲乏,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此次疫情为乙亥猪年大寒节前开始,而今大寒节已过庚子年初之气以到,主气为厥阴风木,客气为太阳寒水,主客之气相得,会使疫毒赖以致病的条件减弱或消失,以此我判断此次疫情,不会持续太久,也不会有及大范围的影响。
防治建议:此次疫情为乙亥猪年终之气不相得而致病,故具《三因司天方》可服用升明汤加五味子防治。
紫檀、车前子、青皮、半夏、酸枣仁、蔷薇、生甘草、五味子各5克
此病应属少阳,有流感发热者可服用小柴胡汤,如咳嗽较重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如发热不明显,而略恶寒者,可服用柴胡桂枝汤。如兼有里热明显者,例如心下硬满,大便不通或粘腻不爽者,可服用大柴胡汤。
升明汤可按原方服用,可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效果。如有感冒症状者不必惊慌,东北天气较冷,不利于此次瘟疫戾气的传播,基本为普通流感。如有发着患者,可添加知微堂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