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视频电子教材写作指导
名师讲解
同学们,只要抓住下面三个关键词,你就能把习作要求审得清清楚楚。
关键1:“读”是基础
写读后感,“读”是基础。拿到一篇文章或一本你喜欢的书,要认认真真地读,读得细致、用心,在有感触的地方做上记号,写上批注,这样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了它的思想感情,你才能读得更有感触。读后感的“读”是需要概括的,要简明扼要、精炼准确,便于自己回忆或让别人了解你所读的内容。
关键2:“感”是重点
读后感,读后的感想是重点,是文章的主体,要详写。这里的“感”因“读”而生,可以是读文章后留下的深刻印象;可以是一些人或事情让你受到的触动;可以是文章讲述的道理富有哲理,让你深受启发……因此,我们的“感”,尽量要选择深有体会、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这一感想如果能够概括成一句简短有力的话,还可以作为读后感的主标题,一下子就能把读者吸引住。
关键3:“联”是小窍门
什么是读后感的“联”呢?联,就是联想、联系、联结,具体地讲,就是围绕阅读后提取出来的内容、观点、感触,联想到自己身边的情况,联系自身或社会的实际,联结到阅读积累或生活经验。这样多方面、多角度的“联”,可以是具体生动的事例,也可以是名言警句,可以是引用文中句子或事例,当然也可以另辟蹊径。内容可长可短。这样我们的读后感就不愁没话可说了。
素材宝库
好词
讲述 记载 分享 浮现
感悟 感触 共鸣 变化
智慧 哲理 震撼 启迪
道理 深情 心扉 顿悟
将心比心 换位思考 跃然纸上
栩栩如生 身临其境 久久难忘
余味无穷 铭记在心 挥之不去
受益匪浅 醍醐灌顶 深受启发
振聋发聩 总而言之 茅塞顿开
好句
1.听完这个故事,那句“不要轻易 别人”还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总结故事,亮出观点)
2.“如果你对尼古拉斯·特斯拉这个名字感到陌生,请环顾四周,处处都是他留下的遗产。他是创造20世纪的人,他是硅谷的灵魂。”这是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一段话。在没读《我是未来》这本书之前,我不怎么相信,但读完这本书,我也有同感。(制造冲突,凸显喜爱)
好段
1.是呀,没有经验和教训成不了大器,没有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经历了,失败了,得到教训了,才会让我们牢牢记住。如果只是手把手地教,如果只是几句话的传授,怎能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记?(语言工整,反问有力)
2.这让我想起了爱迪生。他用了成百上千种材料去试验灯泡。当他试验到一百种材料并仍然失败时,他的朋友说他“已经失败了一百次”,劝他放弃,他却说:“您错了,我不是失败了一百次,我是成功了一百次。我成功发现了一百种东西不能做灯丝!”是呀,没有这一百次甚至更多次的失败,哪来的成功,哪来的灯泡与光明呢?(经典案例,充分说理)
好开头
1.我在《群文读本》里发现了一个让我很有感触的故事——《披被人送的礼》。(开门见山,点明书目)
2.我读了《春秋故事》这本书,认识了桃李满天下的孔子,一鸣惊人的楚庄王,纸上谈兵的赵括……但我最喜欢的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铺陈排比,引出主体)
好结尾
1.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渔王的儿子,缺的不是经验,缺的是失败和挫折。(引用警句,总结升华)
2.让我们永远怀念一个为梦想奋斗的人——海伦·凯勒。(言简意赅,掷地有声)
动笔习作
同学们,读一篇好文章,可以让我们深受启发;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交朋友。请你从下面三个题目中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写一写。
1.我的心中住着一个________
从我们学过的课文或你读过的书中,找出一个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如本单元学的是四大名著的片段,可以写《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写写他奇怪的身世、离奇的经历、惊人的本领等。
2.读寓言故事有感
寓言故事往往都是“小故事+大道理”,可以在我们身边找到很多相似的事例,让我们受到很多启发。哪个故事最让你有感而发呢?是《狼来了》,还是《狐狸和乌鸦》?是《亡羊补牢》,还是《掩耳盗铃》?可以选择一个试着写一写。
3.我读《小王子》
读《小王子》,可以围绕小王子和书中的人物写故事,如《小王子与玫瑰花》《小王子和狐狸》;可以选择一个你印象最深的角色加以评论,如《可笑的国王》《点灯人的启示》;还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哲理、一个场景,如驯养、看日落等来写一写。
范文与点评范文一:《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今天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让我感到无比的愤怒与惋惜,并痛恨那些如冷血动物般的侵略者——英法联军。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圆明园,用了一百五十年才建成,并在那时可以谌称是举世无双的建筑奇迹。年那把冷酷无情的大火,三天就将这一切美好的奇迹变成了几根摇摇晃晃的残柱;将这一艺术瑰宝灰飞烟灭……难道这把火仅仅只是烧掉一个园林吗?不,不是!而是践踏了中国人民的生命与梦想。就像那首诗说的一样“侵略者的野心,焚去了一卷诗章”。是我们让进来的吗?不!他们是硬闯的!是我们让拿走的吗?不!他们是硬抢的!这群英法强盗蛮横无理的掠走了我们的财产,我们该怎么做?“好好学习,振兴中华!”对!好好学习,振兴中华!让别的国家都知道:落后就要挨打,让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点评:这是一篇 的读后感,作者通过用简洁的语言评述了《圆明园的毁灭》,告诉大家侵略者的可恶。然后,作者又通过对圆明园的生动描述,增强说服力。全文一气呵成,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结尾点题,耐人回味。范文二:《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读完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愤怒、惋惜和心痛。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可是在英法联军强盗、野兽般的洗劫后,园中的风景名胜、奇珍异宝和文化艺术藏品都所剩无几,只留下几根残柱孤独地立在冷冷的寒风中。中国人民一百五十一年的心血,历经了多少个世世代代的文化结晶就这样在英法联军的魔爪下毁于一旦,给我们的祖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野蛮的英法联军,是你们在年烧毁了我们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你们掠走了我们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你们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我还知道在你们野蛮的国度里有这么一对世界罪人,那就是额尔金父子,他们不但烧毁了圆明园,而且之前还烧毁了希腊的巴特神农庙。法国着名的作家雨果曾给你们写过一封信,信中有一句这样的话:“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的名字叫作圆明园。”如今,你们已把这个世界奇迹用以无比野蛮的方式销毁掉了,难道你们还不觉得可耻吗?你们终究会成为世界历史的罪人。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我了解到圆明园见证了中国历代的辉煌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看着大屏幕上一幅幅画着圆明园昔日辉煌与成就的画面,再看看语文书上的残垣断壁和照片上的那几根残柱,总使我想起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回想汉唐时期我们的中国是多么强大啊,可是到了晚清,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侵略者在我们的领土上胡作非为,我真为我们那时的祖国感到无比的惋惜和痛心!现在,我们的祖国已不再那么弱小,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蒸蒸日上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就像祖国的花朵一样装扮着美丽的祖国,所以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学生更要学好更多的本事。周恩来总理小时候就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的,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力量的源泉,我们要像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一样勇敢,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和美丽。点评:这篇文章作者通过阅读《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运用简洁的语言给我们再现了那段耻辱的历史,让我们感到感到无比的愤怒、惋惜和心痛,文章结尾表达了将祖国建设得强大和美丽的决心。范文三:《火烧邱少云》读后感最近我读了《火烧邱少云》这篇故事,具体的内容是这样的:在解放前,有个小孩叫邱少云,他十三岁时就成了孤儿,一开始做长工,后来又抓做壮丁。年,四川解放了,邱少云参加了解放军。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部队接到了消灭三九一高地敌人的任务,然而三九一高地易守难攻,上级决定让邱少云所在的部队埋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深夜战士们在长满蒿草地里埋伏下来。也许是敌人对蒿草地畏惧。一会儿,敌人便向 投出了燃烧弹,其中一个燃烧弹落在了离邱少云很近的地方,火势越烧越大,不一会就点燃了邱少云脚上的蒿草。邱少云后面有一条水沟,他只要滚进水沟里身上的火就能灭。可有着坚强毅力的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任凭大火在身上烧, 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了。在黄昏开始攻击敌人了, 带着仇恨的心情向敌人杀去,不一会三九一高地上就飘扬着胜利的旗帜。是啊!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宁可大火在身上烧这是多么顽强的意志啊!他为建立新中国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我们以后要向他学习拥有坚强意志,热爱祖国,有集体荣誉感,愿意自己牺牲的精神,以后,在学习中也要有毅力、认真学习的精神。点评:这是一篇关于《火烧邱少云》的读后感,先为我们简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接着引用材料吗,观点明确, 点题作者从中明白了“百战不殆想想小在VB帮助要学习邱少云的精神,在学习中也要有毅力、认真学习”的道理,文章寓意深刻,充满内涵。范文四:《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我感到无比惋惜和愤怒。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在众多园林中鹤立鸡群,汇聚了天下的风景名胜,将中西建筑风格融为一体,还集中了华夏民族五千年来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 的博物馆、艺术馆。它的存在简直是一个奇迹!可是,这座花了年时间建成的皇家园林,却在英法联军的一把火下被烧毁。当我读到“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掠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时,我的肺都气炸了。我仿佛看到了那些侵略者见到园中的奇珍异宝都惊呆了,疯狂地将贵重物品占为己有,他们的腰包都塞得满满的……而我们这个拥有黄河、长江和万里长城的民族,这个拥有亿万炎黄子孙的民族,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灰烬……这是怎样令人屈辱的一段历史啊!圆明园的毁灭给封闭落后的中国人当头一棍,这在今天仍然警示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可恨的强盗,我告诉你们,中国并不弱小!瞧好了,中国的火箭、卫星、导弹哪一项不走在世界前列?神舟号顺利往返宇宙之后,在不远的将来,飘着五星红旗的航空母舰也会出航!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你们禽兽不如的侵略行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深地认识了国家富强的重要,它在时时刻刻地激励着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点评:作者开篇简单交待了文章主题,然后慷慨激昂的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使读者仿佛回到了园明园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圆明园所受到的重创对现在的我们有更深的警示作用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范文五:《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后,我的心中一直激荡着一个声音——“落后就要吃亏”!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瑰丽多姿。有热闹的买卖街,也有山乡村野的秀丽风光!而且圆明园中还收藏着无数的瑰宝。可是,正因为圆明园中收藏着无数的瑰宝,所以,在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他们把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实在拿不动的就肆意毁坏。为了销毁罪恶的证据,10月18日和19日,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了3天,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这座当时世界上 的博物馆、艺术殿堂就这样在几天之内化成了一片灰烬。读了这篇课文,我又在电脑上查找了圆明园的图片,当我看到那横七竖八残留的石柱时,觉得它们仿佛在哭泣,在向我诉说着当年英法联军毁灭它们的情形。想到那情景,我的心中就不由得燃烧起满腔怒火。我想:圆明园的毁灭都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才使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把它毁灭了。所以,我们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要学习文化知识,赶上并超过别人。我们要有抱负,不要不如别人,这样才能振兴中华!点评:这篇读后感小作者概括原文内容简洁明了,将落后就要挨打的感情贯穿全文,表达了自己对圆明园毁灭的愤恨与对祖国强烈的热爱。本文小作者抒发感情强烈而自然,感悟深刻而有韵味,文章结构安排合理,真是一篇不错的文章!范文六:《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一个在黑暗中度过一生的女子,却写作出一个个真实、动人的故事,她就是海伦·凯勒。也就是这本书的作者。马克·吐温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十九世纪有两奇人,一个是拿破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的房间依然开着灯,我的手上依然捧着出自海伦·凯勒出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津津有味的读着……海伦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可她却很不幸。在她出生的19个月后,一场意想不到的生病却让她永远的失去了光明和声音。无论是夜晚还是早晨,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她现在只剩下了黑暗,她再也看不见色彩斑斓的世界了;再也听不见动听的声音了。浸泡在没有光和声音的世界中,能 感受到只有宁静。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中,海伦说道“要是人把活着的每一天都当成 一天该有多好啊,那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然而人利用时间和享受时间却是有限的”看来他写书那时早已不像小时那样的暴躁、任性和孤独。已走出困境,已经走出她那漆黑的世界。对她的人生来说,已经成功了一半。”可见,知识是多么的伟大啊,能让一个又聋又哑的残疾人,可以写作出如此精彩的文章在世界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篇章。毛主席曾说过“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还有很长的日子,与其浑浑噩噩地度过,一事无成,我们要珍惜每一天,认真学习。人的一生总会有挫折,总没有万事都会如意,就像海伦,她依然乐观向上。虽然看不见天空,但他仍然会勇敢地抬起头,向着新生活,向着幸福,向着明天精彩的生活出发。我们要学习海伦这种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这样平凡的人生会绽放出灿烂的生命之花。海伦,一个多么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名字。她激励着我,让我在人生的路上一步步向前迈进!点评:本文是一篇读后感,文章运用了平淡质朴、简洁明了的语言将这本书的内容进行概括,有自己读过之后的感悟与收获,并在结尾处表达了海伦对她的激励,让小作者不断前进。范文七:《匆匆》读后感《匆匆》是朱自清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讲的是时间流逝之快与它的一去不复返,我读过之后,深有感触。提到“匆匆”,能引起许许多多的联想,学习的匆匆,工作的匆匆,马路上行人的匆匆……可归根结底,这世上的匆匆根源在于时光的匆匆!讲到时光的匆匆就不能不说珍惜时间,要说珍惜时间就不能不提那句可谓妇孺皆知皆知的古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虽说它世人皆知,可真正做到珍惜光阴又有几人呢?那些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人的总是借口说自己很忙。但他们可曾想过,这样“朝看江水东,暮看西日坠。”等到他们老态龙钟时,等待着他们的只有无尽的忧伤与后悔了。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啊!《匆匆》一文中有一句话讲得真好,“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绿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啊,时间就是这么特别,随时随地从你身旁溜走,却再也不会回来。星移斗转、日月如梭,时间就这么不辞而别,飞奔而去。时间老人是最公平的,分给每个人相同的时间。我们只有抓住这每一分每一妙的时间,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若问日月如梭,人生几何?只有看自己是把握命运,还是要命运左右你了。点评:这篇文章写了读朱自清的《匆匆》后的感想,小作者引用谚语和诗词等,来说明时间的宝贵,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显得有理有据,说服力强,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范文八:《爱的教育》读后感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是啊,爱在我们之间无所不在:父母亲对你的爱;亲朋好友对你的关怀……可当我读了《爱的教育》后,对它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爱的教育》采用了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一个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长的故事,详细地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爱的教育》全书篇,其中《仁慈的花朵》最让我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它描述了女子学校的女同学们帮助一个因在扫烟筒时丢了三十个铜板的小少年,并且还瞒着校长——做了一群“无名英雄”。英国哲学家洛克说得好:“我始终认为人们的行动是他们的思想的 证明。”这个故事中闪耀着的崇高的品质和道德的光辉,给我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而如今的社会上,有些人则非常势利,他(她)们的行为准则是看是否对自己有利,即使在道义面前也不放弃讨价还价。这种人是非常渺小的,他们的处事哲学必然会遭到人们的鄙弃。因为虚伪换不来真情,冷酷换不来热忱。冷漠自私者失去了做人的道义,他们就很难得到别人尽心尽力的帮助,有失道之因,必然有寡助之果。人生的错误,往往在于“自私自利”四个字,私利不去,公道则亡。反之,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善待别人,等于善待自己;给别人幸福,就是给自己幸福;温暖别人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一个人心里有别人,总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并有真情的奉献,那么得到的将是内心的充实,高尚的人格,爱心的照耀,真情的温暖。甘愿给社会付出真情和爱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为幸福总是偏爱那些热爱生活而乐于奉献的善良的人。“ 情,不分天南地北,暖你暖我;献爱心,莫谈贫富‘贵贱’,人人可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献给他人一份爱心,留给自己一份春天。”真情,让你我心灵相通;真情,使世界不再孤单。只要你我伸出温暖之手,让世界充满爱,真情可以到永远。愿生活中处处开满真、善、美的鲜花。点评:这是一篇关于《爱的教育》的读后感,先为我们简述概括了《仁慈的花朵》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接着引用材料,结合现实进行具体的阐述, 点题,作者从中明白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文章寓意深刻。范文九:《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想了很多很多。《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叙述了一九四一年秋,五位抗日英雄胜利的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弹尽粮绝,即使被敌人抓住时,英勇跳崖,以身殉国,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乐章。每当想起五壮士的壮举,我惭愧万分。我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在学习上不努力,不认真思考问题。而狼牙山五壮士克服重重困难,赴汤蹈火,为国捐躯。我遇见的困难和五壮士的选择简直无法相比。再说,正是因为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我们在学习上有困难就退缩,那明天怎么为祖国做贡献?怎么对得起先烈们的英灵呢?作为新中国的少先队员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作为动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文化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五壮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儿女的楷模。他们浩气长存,永垂不朽。不知不觉,我的心中耸立起一座雄伟而庄严的丰碑,上面刻着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壮士,你们虽然肉体死了,但精神还在我们的心中,我们一定会担负起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让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点评:小作者行文思路清晰,既能对文章内容进行准确概括,又能将自己的真挚情感进行抒发,详略安排得当,强烈表达出小作者对狼牙山五壮士不怕牺牲精神的礼赞。范文十:《山中访友》读后感《山中访友》这篇课文让我领悟到了大自然真谛。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带着愉快的心情探访山中“好友”,与朋友互诉心声,在作者眼里,山中的一花一草,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是作者的好朋友,都是富有生命的人。从而营造了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在作者的笔下,比喻、拟人的写作手法以及想象把山中的一切都变成了富有生命的人们。他把山中的一切都当做自己的好友,他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就连雷阵雨就好比一千个侠客或诗人,头顶的巨石也是像是为作者撑起巨伞……读了这篇课文,我对大自然有了不同的看法。平时,我们只对哪些特别美丽的大自然景物有喜爱之情,而对那些平凡的事物,则视而不见。可作者却不一样,每一个大自然景物,都有着极其精彩的历史,作者跟每一个景物都有着深情厚谊,似乎已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大自然的万物都是我们的好朋友,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只要我们用心去跟大自然交流,就会发现,原来,大自然是如此美丽。他不是只有我们能看到的美景,而是有很多很多,只是我们没有细心地去观察,用心去和大自然交朋友。大自然,他是妙不可言的,是妙趣横生的,是生机勃勃的!点评:这篇读后感先是简单介绍了《山中访友》的内容,然后将作者从《山中访友》中获得的启迪娓娓述之笔端,饱含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并具体阐述了作者大自然不同的看法,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图文解读统编语文1-6年级示范课,配套直接拿来上课的课件、教案和试卷!教学神器!
编辑:习作吧标签:名师课堂
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