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目标 http://m.39.net/pf/a_4302713.html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3月20日17时35分迎来“春分”节气。春分,分者,半也。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平分了春季,故称“春分”。
春/分养生要点“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由于春分平分了昼夜、寒热,中医认为春分是调节体内阴阳平衡、协调机体功能的重要时节,此时养生应平和。
精神平和精神调养方面要与春分时节的“阴阳平衡”特点相应,遇事心平气和,保持愉快的心情、乐观的情绪,切忌情绪波动剧烈。春季养生以肝为先,怒则伤肝,平素常有口苦、偏头痛、眼睛干涩、乳房或两胁胀痛等表现的人此时应更注重调节情绪。
运动平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分后天气日渐暖和,可适当多晒太阳,以助阳气生发。
在睡眠充足的情况下,采取有助于阳气升发、强健各脏腑机能的方式积极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登山、踏青、放风筝等平和活动,可舒展筋骨,畅通血脉,增强机体免疫力,使人精神振奋,心旷神怡。
春季运动宜适度,以不出汗或微出汗为佳,不宜太剧烈以致大汗出,因出汗过多会导致大量津液丢失,从而损伤人体正气。
饮食平和春天新陈代谢旺盛,宜多吃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如瘦肉、豆制品、蛋类、胡萝卜、菜花、大白菜、柿子椒、芹菜、菠菜、韭菜等。
饮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尤不宜多食大辛大热之品,如参、茸、附子、烈酒等,以免助热生火。
立春后进补要适度,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
另外,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春/分注意事项春捂秋冻防流感春天是一年中天气变化幅度最大的时期,早晚温差大,乍暖还寒,易得感冒,于是我们经常可以从老人口中听到“春捂秋冻”一词。春捂的道道儿,我们必须要懂...(戳这里可查看详情)
风湿贴巧护风湿春季万物复苏,有些致风湿病的病原体(如链球菌)正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且多风多雨水,天气变化快,人体来不及适应,也容易诱发风湿或使风湿加重。浙中医大二院风湿贴,巧贴敷,重防护,助您安然度过“风湿季”(戳这里可查看详情)。
春/分宜食大枣性如春分之温暖平和
味似春花般鲜香甜蜜
大枣,也就是平时常吃的红枣,是最为常见的药食同源中药之一。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肋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叶覆麻黄,能令出汗。
版《中国药典》记大枣性温、味甘;归脾、胃经,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临床上常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现代医学证明,大枣可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贫血、高血压,能抗疲劳,预防输血反应,抗癌,减轻烈性药的副作用。
大枣优劣鉴别
本品呈椭圆形或球形,长2~3.5cm,直径1.5~2.5cm。表面暗红色,略带光泽,有不规则皱纹。
一、看
1、颗大均匀、短壮圆整、色泽自然、皮色暗红、表面皱纹细浅且完整的较优;
2、大小不均、颜色不均、鲜艳红亮、有洞虫蛀的较次。
二、捏
1、手攥红枣,感觉坚实,肉质细的较优;
2、手感松软粗糙的是未干透;湿软而粘手的,表明很潮不能久贮,皆较次。
三、品
1、剖开红枣,肉色淡黄、细实,没有丝条相连,入口甜糯的较优;
2、肉色深黄,核大,有丝条相粘连,口感粗糙,过甜、甜味不足或带酸涩味的较次。
大枣的应用
1、四季枣茶:春天忽冷忽热,大枣加生姜,可以抗冷抗热,增强卫气;夏天很热,大枣加荷叶/黄荆子,可以提升体力、减轻暑热;秋天风燥,大枣加桑叶,预防秋燥感冒;冬天寒冷,大枣加枸杞子,补脾肾,来年手脚暖和有力少感冒。
2、急性疼痛:急性胃痛,糖加大枣一起煮水(男用白糖,女用红糖);急性头痛:川芎粉加大枣、糖水;急性咳嗽:桔梗加大枣、甘草;过度用力致背部痛:姜黄加大枣,各10-20个;关节周围的疼痛:一勺威灵仙粉加大枣甘草;腰痛:杜仲加大枣甘草;老年人膝盖退化痛:枸杞子、牛膝加大枣甘草。(用引经药加大枣、甘草治疗特定部位疼痛。)
3、体虚乏力:累得连表情都不想做的时候,可用黄芪脱力汤——黄芪加仙鹤草、大枣,治疗体力劳动后的气力不足。
4、肺脾两虚:儿童容易感冒、头晕、抵抗力差,可用三片生姜七枚枣,再加一把龙眼煮水喝半月。无阳则阴不化,无阴则阳不升,大枣和桂圆可以滋阴,生姜可以温阳,方子很平和。轻微贫血也可用。
5、表虚自汗:人疲劳后,或肥人,或小孩抵抗力不好,易出汗,可用玉屏风散加生姜大枣,固表更强。
6、妇人脏躁:妇人心血不足不能养神,神不安则气乱,会莫名心烦、急躁、发火、睡不着觉,尤其是更年期前后。可用大剂量甘麦大枣汤,浮小麦入心,甘草、大枣补脾生气血。(所以不要熬夜,熬夜伤阴血,久则急躁。)
7、美容养颜:若要容颜美,煮粥加大枣,能造血健脾,使肌肤红润耐老。
8、食疗保健:每日嚼服3-7颗枣,甘甜益力生肌肉,增强抵抗力。
大枣的使用注意
凡有湿痰、积滞、齿病、虫病者,均不相宜。
也就是说,痰湿体质者(常表现为身重不爽,舌苔白腻)、脾胃有积滞者(应先消积化滞)、龋齿等牙病者、有蛔虫病者不宜多吃。
另外,煎煮时应掰开,且不宜过量,一般不超过50克。
供稿科室
药剂科
供稿人
高冰冰
编发
党委宣传部
就诊温馨提示
预约诊疗服务
(一)手机预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