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练武术,就是人们熟悉的习武练拳,是武术爱好者按照自己的爱好,自觉自愿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为之努力修练而获得的功夫。所以,我们说练武术,就是练功夫。往往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也练拳,也习武,但是,他们只是一时的兴致与热情,人云亦云随大流练练拳,热热身,逢人就说自己在习武,自己在练拳,仿佛不落俗套不落伍。一旦兴致过去,三分钟的热情消失,自然米汤泡饭又还原来的模样。真正热爱武术的人,属于有自制力、有职业素养、有追求的人,一旦选择了武术,就会把武术当成事业来做,每天重复武术的基本动作,不厌其烦地反复修练,直到将所学的武术招式全部练上身,完全变成肌肉记忆,在逐步熟练与掌握的过程中,产生巧的作用。一句话,练武术,就是练功夫。功夫是武术爱好者用汗水浇灌,用汗水打造。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修炼武术不下功夫,进不了武术之门,不下功夫,功夫永远不属于自己。武术,就是一门功夫,流多少汗水,获得多少功夫,就是这个道理。
练武术,入门是关键,获得的是科学的修炼方法。上个世纪,世界各国为了培养自己国家的奥运冠军,研究出静力训练结合动力训练的科学训练方法,迅速扩展,风靡全球。那些自以为是的西方人认为,他们探索的奥秘,为人类社会的体育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书写了新的世界体育发展史而沾沾自喜时,有科学家爆料,中华民族独创的武术,早在二千多年前,已将静力训练结合动力训练融会贯通于传统武术,具体体现在站桩、单操与套路的修炼里,一下震惊世界,佩服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慧,创造了科学体育修炼方法,惠及爱好体育运动的人。我有这样的一位徒弟,他花钱拜师学拳,又练拳十余年,自我感觉武术还是练得不错的。我观察了一段时间,走过去告诉他,他很勤奋、也很努力,武术的明劲已经练出来,因为练武的方法不对头,虽然练武的时间长,却没有多大的长进。他问我要怎样练,才会有长足的进步?我说很简单的,就是静力训练结合动力训练,每天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达到千遍、万遍,自己再去找找感觉。为了让他看得见,摸得着,我就带他站桩后反复运动了好几遍他时常练习的武术单操,并告诉他要按照动作要领坚持练习,不要间断,每天练习时间不低于一小时,追求动作的一致性。一个月后,他跑来找我,练给我看,已经有所变化,他自己也觉得身体轻灵、动作娴熟了。我对他说,古人独创武术,传承到现在有好几千年,有一套科学的修炼方法,基本功夫简单易练,一学就会。许多人往往觉得容易练的功夫而不引起重视,稍微练一下,有点模样就不想下功夫练了,所以,自然也就练不出功夫,拳也上不了身。我叫他用手机拍摄我们的行拳过程,仔细对比看看我们的演练动作,找找差距。他说,我很松,他很紧。我说练松很简单,站桩关键是呼吸,能把身体上的肌肉拉长,增加爆发力与发力持续性。具体要领是吸气入丹田,呼气鼓小腹。白天上班没有时间站桩,晚上看电视时站桩也行,时间不能低于半小时。站桩结束,马上转入单操训练十到十五分钟。一个月时间很快过去,他完全松了下来。半年以后,他回家乡探亲,在家乡公园,原见过他练拳的人都说他得到名师指点。一年后,一位练大洪拳的师傅带着他的二十来位弟子要拜他为师,他说他练拳才刚入门,等他学好了,一定教他们。习武练拳,入门了,是清楚地知道每天练的是什么,值得不值得下功夫。下了功夫,练的就是功夫,不下功夫,功夫就没有练成。很多人认为拜师就算入门了,很多人认为跟会武术的人练了一段时间的拳,也算入门了,实际上不知道自己练的是什么拳,从哪里开始练武术,得到什么样的功夫,与没有入门是一个道理。练武术,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是非常讲究科学的修练方法的,不是简单的武术动作、招式的临摹与比划。我的徒弟当他明白自己武术使的劲是明劲,这是比较和善的语言,实际上在习武练拳上,明劲代表的是拙笨、僵硬,以致于练拳十年未入门。这里说的入门,就是练武的科学修练方法。知道练武术、练功夫的科学方法,打造自己的基本功,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枯燥,日复一日反复练习武术的桩功,单操,体悟桩功、单操带来的形体变化,不断探索武术形与意的融合,自然提升武术的力量与速度,事半功倍,花很少的时间,获得很深厚的功夫。练了功夫、也下了功夫,基本功刚柔相济,自然不再是明劲,而透着虎虎生风的暗劲。
练武术不但要意与形的融合,更要追求熟能生巧,熟是持之以恒,巧是技术是功夫。入了武术的门,掌握科学的练武方法,就不再是门外汉,已经成为武术门内人。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修炼,功夫娴熟,自然生出巧来,打出的拳不再是明劲,拳出轻描淡写,动作轻灵飘逸,自然转为暗劲。有一个科学的研究成果是这样阐述的:“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现代的行业精英,资深专家,世界级大师,仅仅是那个行业里舍得连续用自己的一万小时不断耕耘、持久锤炼,才可由平凡变为伟大。早在上个世纪末,陈小旺被邀请到西方国家传授陈式太极拳,赚得盆满钵满。回到陈家沟,就告诉他家乡的人,传授陈式太极拳也能成名,也能赚钱,也能成就一番事业。从此陈家沟的人就用练一万遍陈式太极拳鞭策自己,从此走出陈家沟的拳师,那一位打起陈式太极拳不是有形有味!这就是典型的熟能生巧过程。我曾经在一个社区的小公园里练拳,一位拥有武术辅导员证的大妈连续一个多星期,在同一时间段看到我练八卦掌的指天插地转掌,悄悄地与她带着练太极拳人说,这个人好奇怪,天天手伸得高高的就像举大旗、发傻气。她是不会发傻气的,太极拳音乐响起,从八式打到八十八式,好几十个人,场面非常壮观。当看到我打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的套路,大开大合,转身灵敏,出拳迅猛,而发出一两位年轻人不敢挨边的感叹,大肆赞扬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的沉稳厚重、轻灵飘逸、冷脆鞭长,便悄悄离开。太极拳的普及,已经清洗了太极拳领拳人的脑筋,他们有国家认可的辅导员证,自以为是正统、正规的武术辅导员,传授的是国家推广的太极拳。我们是民间的传统武术,被他们理所当然地排斥。但是,他们练的太极拳,已经背离太极拳原理,演变成集体太极操,虽然花了长期时间的练习,由于不练基本功,功夫练不上身,自然永远入不了武术的门,注定到老一场空。而传统武术不单是熟能生巧,讲究更上一层楼,就是打拳由明劲转为暗劲。暗劲是由发劲人的带气行拳、集合腿脚、腰胯、手臂的合力,发出的整劲,具有摧枯拉朽的作用。功夫就是功夫,花拳绣腿就是花拳绣腿,武术是不容鱼龙混杂的。那位耻笑练基本功的武术辅导员,虽然拥有国家颁发的辅导员证书,却是位不入流的武术师傅,而这样的师傅到处都是,有的甚至还拿到国家承认的高段位证书,恰好他们会武术,而没有任何功夫。因为他们不懂得传承中华文化,更不懂得传承中华武术,就是传承科学的武术修炼方法,在静与动中获得升华,在滚瓜烂熟的过程中,获得更迅猛的速度,更巨大的力量。
练武术,弱者变强,强者恒强,这就是功夫。近些年来,有人质疑武术,质疑功夫是假的。实际上,是武术的管理机构用了几十年时间,推行武术的观赏性,以及为了这些管理者升官发财,追名逐利,挂羊头卖狗肉,糊弄上级领导的恶劣结果。从整个世界看,但凡搞现代化建设的国家,都拿环境的破坏做代价。武术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牺牲武术环境也成为沉重的代价,而在所难免。太极拳推广中,有人说:“再用十年,将有三亿人会打太极拳,会出现一亿太极拳高手,中华武术必走向世界。”这样美好的憧憬,没有鼓舞人心,却爆出专门打太极假大师的闹剧。武术的管理机构行使职权管理武术,拥有发放武术证书的特权,无所不能炮制,无所不能糟蹋。我们年轻的时候习武练拳,就受到拳击手的挑战,虽然我们不服输,但是,还是被拳击手打得鼻青脸肿。经过总结,我们发现拳击手出拳极快,我们没有开展过对抗的拳击训练,看见拳到,就本能地躲避、架挡,比对手出拳慢了半拍,自然处在下风,挨揍就不奇怪了。我们同样进行拳击训练,对手出拳,我们也出拳,一改躲避、退让,迎拳而上,马上变成比谁的拳快,比谁的拳力量大,挑战的拳击手纷纷败下阵来。传统武术就是传统武术,练武术,就是能弱者变强,强者恒强,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真理。国家有军队、有警察、有公安,就有武术,就有功夫,武术是不会消失的,也不会退出历史舞台。我们的军队、我们的警察、我们的公安,他们行使国家的职能,需要他们弱者变强,强者恒强。他们强大了,国家才能安定,他们强大了,人民才能得到保护。所以,武术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的“六进”,能让国家的主体、主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传统武术的价值更加深入人心。武术焕发青春,才能顺应历史潮流,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国家为武术六进做出安排,我们武术爱好者不能坐等,得按照要求为武术注入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创新、求变,大力推广传统的拳种拳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传承中华武术,尽最大努力将武术驶入现代化建设的快车道。武术进了现代化建设快车道,传统武术才会得到发展,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才会沐浴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在修炼武术的过程中,得到身心的真正修炼,外形强大,心胸也强大。追求武术高质量、武术的高品位,是习武练拳人的追求,武术的强身健体,一定惠及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
(一杯老酒撰稿)
通脉消痛贴源于百年祖传中医骨病秘方,经过上百年的临床验证,对各种颈肩腰腿痛有奇效,一般一贴即可见效,被广大骨病患者称为,一贴灵。
通脉消痛贴由,川乌、草乌、血竭、穿山甲、威灵仙、乳香、没药、麝香、等二十余味名贵中药精制而成,具有强力的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之功效,结合,(透皮疗法)可以使药物直达病灶,彻底清除,风,湿,寒,淤等治病元凶!
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