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入伏谨防湿邪入侵,有效祛湿

一些人进入三伏天后一直不太舒服,天气热开开空调,感觉冷飕飕的,中午出去吃个饭,回来后就觉得头痛、恶心、浑身没劲。气温一直不太高,时不时下场雨,这样的天气符合中医所说的“暑多挟湿”的特点。

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又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等特性,侵袭人体后会有嗜睡、乏力、恶心等情况出现,风湿关节痛、痤疮、妇科炎症等疾病也跟着多了起来。因此进入三伏,如何有效防湿祛湿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药膳祛湿

中医常说“药食同源”,不少中药材也是不可或缺的好食材。粥是夏季人们非常喜欢的饮品,不妨选取几样具有祛湿功效的中药赤小豆、薏米、山药、茯苓、莲子、白扁豆、冬瓜皮等加入大米或小米熬粥,既可健脾祛湿,又可以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体液。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冬瓜,冬瓜是夏季的当令蔬菜,具有清热解暑、护肾利尿、降脂减肥的功效,被不少养生专家戏称为“祛湿大元宝”,冬瓜连皮吃祛湿的效果会更好。

如果你是上班族,没有大量的时间去自己做祛湿粥,这里给你推荐一款能够快速,便捷的为人体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资的祛湿粥。它不仅仅可以祛湿,还可以调脾胃,排肠毒。

运动祛湿

动能生阳,汗能排湿。但夏天不宜做剧烈运动,只要根据自身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包括慢跑、游泳、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过程要包括热身—运动—放松三个阶段,在运动过程中让自己微微出点汗即可。

夏季湿热,女性妇科病、带下病、尿路感染等疾病往往多发,女性朋友可以在家经常练习瑜伽蝴蝶式。蝴蝶式属于瑜伽常用坐姿体式,其正确的练习方法是:臀部坐在瑜伽垫上,双腿弯曲,脚掌心相对,脚跟尽量靠近会阴部,挺直腰背脊柱尽量向上延伸,双手手掌放在双膝或双脚上,双膝向两侧打开,尽量往地上贴,有节奏地向两边地板振动,犹如蝴蝶在拍动翅膀。这个动作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腹腔和盆腔的供血量,调节月经周期、调节泌尿功能、缓解坐骨神经痛。

经络祛湿

经络穴位按摩也可以达到祛湿的效果。平时可以多按摩足三里、承山穴,睡前用热水泡脚,水温40℃左右为宜,泡脚同时按摩足底涌泉穴,或者从三阴交穴开始,顺着骨缘推到阴陵泉,通过反复地推按可以疏通足部的经络、穴位,有助于健脾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如果出现四肢困顿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可以用羌活、独活、威灵仙、苍术、白术各15克熬水泡脚,辅助按摩,效果会更好。

裹养汗法祛湿

裹养汗法寒方第1次调理——初次适应调节期短时间内发挥作用,疼痛缓解、疲劳乏力消除、不适症状明显减轻,全身气血循环通畅,倍感轻松,机体活力增强。第3-5次调理——寒湿毒素排泄期调养的方剂逐渐深层渗透,通达全身,冲击疾灶,体内寒湿邪气随汗液开始逐步代谢出体外。周期性调理——提升阳气、脏腑修复期修复脏腑受损功能,调理气血、提升肾阳,轻者指标可完全降至正常;重者症状或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并不再复发或加重,机体达到平稳状态。终极效果摆脱原有药物性依赖、根本上解决疾患源,症状不再复发,防控并发症产生,一套疗愈的方法即可轻松收获健康体魄!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即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xiana.com/wxpf/53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