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天,年11月10日,星期五,晴。
用药容易守恐口难,乱说乱吃总是闲。
守口不言空费力,纵然良药也徒然。
大黄苦寒,实热积聚。
蠲痰逐水,疏通便闭。
大黄苦寒。苦能降火,寒能清热,不仅能降身体内的火,烧烫伤后,用大黄研末敷在患处,能够有效的清热止痛。
实热积聚,蠲痰逐水,疏通便秘。蠲通捐、涓,除去清洁的意思。(这个字特地请教了陈师,陈师说,我们中国的文字,就像一个基因库,数据库,里面有无穷的智慧和信息)。
蠲痰就是除痰的意思,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常用大黄配桃仁,红花,当归。
阳明胃腑被堵塞后,引起眼睛红肿咽痛,常用一味大黄清热泻火,前几次提到,吃完补药后引起眼睛红赤,流鼻血,也可用一味大黄5克泻火解毒。
便秘分为实热便秘,热结津伤便秘,冷积便秘,临床常用大黄加入辨方中治疗实热,积滞便秘。
大黄还有一个偏性就是利湿退黄,就是浑身上下全身发黄,发热尿少,色如浓茶,脉弦数,舌红苔黄腻用茵陈蒿汤(茵陈10克,栀子8克,大黄30克)。黄疸为浊阴外泛不能下排,大黄具有推陈出新,清新整条消化到道六腑的功效,而达到退黄的作用。
柴胡味苦,能泻肝火。
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苦能泻火,归肝胆胃经,寒热往来,口苦咽干,不欲饮食,小柴胡汤(柴胡,半夏,人参,黄芩,生姜,大枣,甘草)主之。不仅可治疗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胆结石,还可治疗待人时冷时热的情绪病,抑郁症。
逍遥散里用到柴胡,补中益气汤里也有柴胡,所以柴胡治疗中焦疾患,功不可没。
前胡微寒,宁嗽化痰。
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寒能疗热病,湿病,热而冷之,寒而温之,前胡归肺经,能够疏散风热,宣发肺气,能宣能降,从而达到化热痰,止身热头痛的效果。
升麻性寒,清胃解毒。
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升麻为发散风热之药,主要归脾胃经,升脾胃的清阳之气,常与柴胡合用,由胃火引起的牙疼,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都可在辩证方中加入升麻清热止痛。
大黄有将军之称,善于涤荡肠胃积滯,推陈出新,用于治疗实热积滞便秘,而它又入血分,故能够止血,凉血解毒。
前胡主要作用于肺经痰热咳喘,痰多而黄稠。
柴胡和升麻的共同点为,升阳举陷,用于气虚不足的脏腑下陷,柴胡主升左关肝胆之气,而升麻则升右关脾胃清阳之气,两药经常组合使用调理中焦之气。
患者,男,三十多岁,诉口苦,咽干,胆囊有泥沙样结石。
老师问,熬夜?不吃早餐?喜吃煎炸烧烤?
患者一一点头。
老师说,勿熬夜了,煎炸烧烤也不要再吃了,鸡蛋,牛奶,肥肉也要忌。管得住嘴,迈得开腿这病好治。你管不住嘴,我们医生就得忙了。
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壳,炙甘草)颈三药(葛根,丹参,川芎)陈皮,炒麦芽,郁金,香附,威灵仙,金钱草10克,海金沙10克。七剂。
服药后,身体一定要动,越动效果越好。
海金沙,金钱草为治疗肝胆结石的要药,海金沙性甘咸寒,咸能软坚,结石,结热,结块碰到味咸的中药就能变软,通过州都之官——膀胱排出体外。
金钱草治疗胆结石,民间编了歌谣流传下来:
黄痧走胆周身黄,金钱草是救命王。
炕干为末冲甜酒,草药更比官药强。
在《中药大辞典》载:金钱草60~50克,每日一剂,治疗肝胆结石。
农场,我正要用浓浓地草木灰水浇刚长出来的菜秧。
老师看见后说,这种菜就像养小孩,这孩子一出生,就给他喂人参的话,你想想会有什么后果。
我听后愣住了,这么浅显的道理我怎么会不懂,可做起来,仍会犯迷糊。
大道至简,要用大脑去做事。
晚上我们随老师去竹坑讲《弟子规》中:
对饮食,勿拣择。
食适可,勿过则。
这次义讲面对的都是小学生,因此,老师讲课的侧重点又不一样。
听着孩子们读《弟子规》的洪亮之声,老师大大地赞扬了这群孩子。
然后教会孩子们读书三法:
第一,声音洪亮。
第二,吐字清晰。
第三,言语缓慢。
要吃饭必须用到筷子,老师又讲了筷子的五种表法。
竹报平安。
筷子由竹做成,竹子中间是空的,中空代表谦虚。
筷子下方是圆的,上头是方的,上方下圆代表着处事之法,做人要方正,做事要圆通。
竹有节,代表着节制,节制饮食,身体才能健康。
筷子夹菜,要一动一静,意味着身动心静,此为益寿良方。
吃饭又关乎胃的消化吸收,所以要养好我们的胃,要做到养胃五点:
少点,慢点,软点,暖点,淡点。
最后,老师又和大家分享了养生粥。
若要身体好,煮粥加大枣。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风热头痛症,菊花煮粥灵。
治疗腰腿疼,板栗煮粥用。
便秘补中气,藕粥最适宜。
止泻又健脾,粥煮扁豆米。
夏令防中暑,绿豆同粥煮。
口渴心烦躁,粥加淮山药。
想要利肠胃,玉米煮粥妙。
防治脚气病,糙米煮粥行……
弟子:师父,我们每日的早课,每周的周课,不断地普及中医,也是在做好事么?
师父:欲昌和顺须为善,要振家声在读书。心怀天下,多做有益于大众的事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