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糖尿病,中医可有招

小编导读

眼看着中秋节就要到了,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月饼早已让人眼花缭乱,一些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品尝过了。面对香甜美味的月饼,很多罹患糖尿病的人,却望而止步了。因为身负糖尿病,不得不管住自己的嘴,甜食的诱惑,活生生的折磨。糖尿病给人带来的惊恐,已是妇孺皆知,面对糖尿病,中医可有招?且看下面的几则医案,或许会给您带来一些启发。

消渴病案1

李某,男,36岁,天津人。

初诊:年6月20日。

近半年罹患消渴病,每日使用胰岛素9个单位,拜糖平2片,空腹血糖控制在餐前7.5mmol/L,餐后11.7mmol/L,高时18.5mmol/L,欲求中医,来诊。尿中有少量蛋白,口渴。舌质红苔白腻,脉沉弦细尺弱。

诊断:消渴病(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炒白术15g,生麦芽15g,薏苡仁30g,五味子10g,山萸肉10g,枸杞子30g,地骨皮15g,夏枯草15g,麦冬10g,生黄芪30g,川黄连10g,玉竹10g,知母15g,生石膏15g,丹参15g。

水煎服,30剂。

次诊:年7月18日。

服上方中药1周后血糖仍较高,4周后每天上午胰岛素减至5个单位,空腹血糖为3.1~4.7mmol/L,血红蛋白正常,唯面部起疖疹肿痛。舌质红苔白,脉弦细尺弱。继前法击鼓再进。

上方加:连翘10g,紫草10g。水煎服,30剂。

继服,血糖值一直稳定。

消渴病案2

刘某,男,58岁,北京人。

初诊:年3月12日。

消渴病10余年,空腹血糖高至27mmol/L,每日使用两种西药。使用胰岛素每日56单位后,空腹血糖6.6mmol/L,近1个月耳鸣,血压mmHg,有脂肪肝。舌质红苔白,脉弦细尺弱。

诊断:消渴病、眩晕(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活络息风。

方药:生黄芪15g,葛根30g,地骨皮30g,生地黄15g,夏枯草30g,炒白术15g,麦冬15g,玉竹15g,枸杞子30g,牛蒡子30g,生石膏30g,知母10g,白芍10g,生甘草3g。

颗粒剂,30剂。

次诊:年5月3日。

服上方后诸症悉减,血压降至/80mmHg,空腹血糖5.6mmol/L,时有云雾移睛症。继以前法治之。

上方加:石斛15g。颗粒剂,14剂。血糖稳定。。

消渴病案3

高某,男,54岁,吉林人。

初诊:年5月25日。

多年罹患糖尿病、高血压病。尿酸高,头晕目眩,腰痛膝软,口干口渴,神疲嗜卧,二便调,足趾疼痛。舌质红苔白,脉弦细尺弱。

诊断:消渴病、眩晕、痛风病(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息风活络,清热化浊。

方药:枸杞子30g,葛根30g,威灵仙15g,夏枯草30g,络石藤30g,秦皮15g,薏苡仁30g,牛蒡子30g,生地黄15g,紫草10g,丹参15g,知母30g,炒白术15g。

水煎服,30剂。

二诊:年6月20日。

服上方诸症悉减,苔白质红,脉弦细尺弱。

上方加:天冬10g,麦冬30g,玉竹15g,黄精10g。

30剂,研细末,水丸,每次15g,每日3次。

三诊:年11月13日。

服上方水丸两个月,血糖降至6.3mmol/L,停中药后血糖为7.3~7.4mmol/L,血压稳定,痛风疼痛减轻。

初诊方加:红人参10g,西洋参10g,山萸肉30g,麦冬15g,黄精15g,玉竹20g,天冬30g。

服两个月水丸,用法如前,诸症悉减,效不更方。

消渴病案4

吴某,女,61岁,北京门头沟人。

初诊:年6月11日。

患者有消渴病13年,高血压病10余年,颈椎病10余年,曾口服二甲双胍等药,空腹血糖维持在8~9mmol/L,口渴多食,多尿。

今年自觉头晕耳鸣,耳聋,神疲嗜卧,颈项疼痛,肢体麻木,服复方利血平等药后血压维持在/80mmHg。舌质红苔白少津,脉沉弦细尺弱。

诊断:消渴病、眩晕、颈中痺。

治法: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息风活络,祛风通络。

方药:葛根30g,枸杞子30g,地骨皮30g,牛蒡子15g,夏枯草30g,知母30g,麦冬10g,炒白术15g,山萸肉10g,生麦芽15g,生地黄10g,山楂10g,菖蒲10g,威灵仙15g,羌活10g,全蝎3g,知母10g,黄柏10g,丹参10g。

颗粒剂,30剂。

二诊:年11月5日。

近3个月停服一切降压、降糖西药,只服1个月中药后间断服中药,至今空腹血糖维持在7~8mmol/L,耳鸣头痛减轻,血压为~/70~80mmHg,精神佳,全身有力气,唯大便稀。舌质红苔白,脉弦细尺弱。

上方加:生黄芪30g,川连3g,山药30g,苍术15g,黄柏10g。

降压茶方:血压高时可以茶代药服。

葛根3g,丹参3g,山楂3g,地骨皮3g,牛蒡子3g。

每日1剂,沸水沏后,日服3杯。

消渴病案5

孙某,女,15岁,邯郸人。

初诊:年7月。

1型糖尿病已3个月,口干渴,有饥饿感,心悸,眼球体突出,二便如常。舌质红苔白,脉细数尺弱。

诊断:消渴病(精血不足)。

治法:益肾养阴。

方药:枸杞子30g,地骨皮30g,玄参6g,生地黄10g,川连10g,黄柏10g,玉竹10g,麦冬10g,山萸肉10g,知母10g,薏苡仁10g,生麦芽10g,炒谷芽10g,鸡内金3g。

30剂。

二诊:年8月。

服上方血糖有所下降,继服1个月。

三诊:年9月。

血糖持续下降,效不更方,有闭经现象。

四诊:年7月。

血糖降至8.1mmol/L。

五诊:上方加:当归15g,赤芍10g,熟地黄6g,浙贝母10g,玄参10g,生地黄10g,生牡蛎30g,女贞子10g,怀牛膝10g,三棱10g,莪术10g,三七粉2g(冲服)。

六诊:年9月。

继服上方。

七诊:年10月。

服上方诸症悉减。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陈文伯临证验案百例》(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陈文伯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







































治好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白癜风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gxiana.com/wxpf/1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