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因不明具有特征性红斑、丘疹、鳞屑性的慢性皮肤病,在红色丘疹或斑片上覆有银白色鳞屑,以四肢伸侧、头皮背部较多。一般冬重夏轻。
1.西医病因分析
本病西医发病病因不明,目前主要认为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1)遗传:遗传背景被公认为银屑病易感性的决定因素。
(2)感染:链球菌感染是促发、加重银屑病的常见感染因素。除了链球菌外,尚有真菌、葡萄球菌、肠道细菌及病毒的感染触发了银屑病的病程。
(3)精神因素:紧张及应激事件可促发或加重银屑病。
(4)外伤:3%患者在外伤后发病,皮损初发于外伤处,主要为擦伤、跌伤,也有发生于手术伤口或瘢痕疙瘩边缘的。
(5)饮食因素:饮酒,嗜食红肉等饮食因素常为银屑病的加重或诱发因素。
(6)代谢障碍:近年来对银屑病患者代谢功能的研究较多,但尚未形成统一认识。
(7)免疫:目前认为,本病局部免疫反应是一种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KC异常增殖性皮肤病,其中CD4细胞在发病中起了关键的作用,而CD8细胞与皮损的持久有关。
(8)某些药物及其他因素:某些药物可能通过启动某些细胞因子的活化,从而加重银屑病。
(9)气候、光线、潮湿、环境污染等也会诱发或加重银屑病。
2.西医治疗
由于本病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良好的预防方法。目前的治疗方法大多数只能达到近期的缓解,难以根治,亦不能制止复发。老年人患银屑病并发症多,特别是心血管及消化系统并发症常见。肿瘤发病率亦高,占6%,而恶性者占3.7%,治疗效果差,易有不良反应。
西医治疗原则主要是最快地控制病情,维持最长地缓解期,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地不良反应。临床上常用抗肿瘤药、免疫抑制剂、维A酸类、皮质类固醇、抗生素、维生素等。
3.中医认识
禤老认为,银屑病属中医学“白疕”“松皮癣”“干癣”“风癣”等范畴。认为本病是由营血亏损,化燥生风,肌肤失养而成。初起多为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肌肤,以致营卫失和,气血不畅,阻于肌表而生;或兼湿热蕴积,外不能宣泄,内不能利导,阻于肌表而发。病久则气血耗伤,血虚风燥,肌肤失养,病情更为显露。或因营血不足,气血循行嚣阻,以致瘀阻肌表而成;或禀赋不足,肝肾亏虚,冲任失调,更使营血亏损。
4.中医治疗
禤老从长期临床实践中观察到,银屑病患者多有秋冬加重、春夏减轻的特点,且皮损多有银白色厚鳞屑、红斑、丘疹等,认为本病发病多由内外合邪所致,血燥为本,瘀毒为标。因燥、寒为秋冬时令之邪,素体血燥之人外受时令邪气,内外合邪,血燥化风,邪助风势,使病情加重,而血瘀则贯穿银屑病发病全过程。在银屑病进行期,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血燥化热,热毒炽盛证。热毒炽盛,迫血妄行,血溢脉外而成瘀;在稳定期,患者病情大都顽固难愈,主要是由各种毒邪侵害人体,毒邪积聚皮肤腠理,而致气血凝滞,营卫失和,经络阻塞,毒邪久蕴,毒气深沉,积久难化而成;在消退期,多数留有色素沉着,此为气滞血瘀表现。辨治银屑病以养血润燥、凉血解毒、化瘀通络为法,自拟方皮肤病解毒汤(由生地黄、当归、赤芍、川芎、紫草、莪术、金粟兰、土茯苓、乌梅、甘草等组成),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疗效确切。方中生地黄滋阴凉血填精为主药,当归补血养阴、和营养血,赤芍清热凉血,川芎活血行滞。四药相合,补中有通,补而不滞,养血润燥,且能活血通络,故为君药,使营血恢复而周流无阻,肌肤得养而病自愈;紫草凉血解毒,莪术被血散结,共为臣药;金粟兰、土茯苓解毒消肿,乌梅生津润燥,共为佐药;甘草为使药。皮肤病解毒汤是由四物汤加味而成。现代研究发现,四物汤治疗银屑病主要与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及非特异性免疫调节等作用有关。四物汤通过4味中药合用,其抑制表皮细胞增殖作用协同增强。因此,四物汤治疗银屑病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表皮细胞增殖作用为主,加之活血比瘀改善微循环及免疫调节等作用共同完成的。
禤老认为引发皮肤病的毒邪,不是一般食用或接触剧毒物质(包括药物、化学制剂、有毒食物等)所致的毒性反应,而是蕴藏在普通食物、药物、动物、植物及自然界六气之中,这些“毒邪”作用于人体后,大部分人不发病,只有部分人因体质不耐,禀赋不足,毒邪侵入人体,积累皮肤腠理,而致气血凝滞,营卫失和,经络阻塞,毒邪久蕴,毒气深沉,外发皮肤而成皮肤病。可见毒邪是一种从外感受的特殊致病因素,引发顽固性银屑病必有脏腑受损、血气失和、营卫不畅、久病人络等诸多病理因素,终致邪毒遏伏肌表、新血无以充养、瘀毒难以宣泄、药力不达病所,以致内外之邪留滞肌表,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治疗时应从燥、毒、瘀辨证,治以养血润燥、凉血解毒为主,佐以化瘀通络,故禤老治疗银屑病提倡从血分立法。银屑病患者具有真皮层血管迂曲、血运差、血液黏稠度高的特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物能改善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促使细胞增殖病变转化或吸收。若活血与祛瘀药同用,还具有增强吞噬细胞功能和消炎作用。禤老擅用活血化瘀药,血热型常选用丹参、牡丹皮、赤芍等凉血活血,尤喜用丹参注射液注射足三里穴,以改善微循环和降低血液黏度。血虚型则选用沙参、鸡血藤等活血兼补血;病程长、血瘀明显者选加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等活血功效较强的药物。
禤老指出“从血论治”是治疗银屑病的关键,但临证不能忽视其他可能的证型,且风寒湿亦有可能成为本病发生的原因。故而,风甚时加入防风、桑叶、银花等祛风止痒;湿热时加入苦参、土茯苓、白鲜皮、徐长卿等清热利湿止痒;热象明显时,去川芎或当归,加水牛角、丹皮等凉血活血;女性冲任不调者加女贞子、益母草、菟丝子等调和冲任。
对于关节型银屑病,禤老认为多属风湿痹症,治以疏风散寒,和营通络。方以桂枝汤加减。药物组成有:桂枝、白芍、苍耳子、白芷、地肤子各10g,白鲜皮20g,当归15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10枚。如有关节畸形、功能障碍,可加羌活、独活各10g,桑寄生、秦艽、威灵仙各15g,桑枝30g以祛除风湿,活络通经。
银屑病患者病程长,且易于复发,导致多数患者情绪烦躁,影响治疗。对部分情绪不稳定者可适当给予多塞平口服,或处方中酌加煅龙骨、煅牡蛎镇静安神。榻老提倡治疗之前,要为患者制定一个合理的治疗目标和计划,这一过程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来完成。在初诊时就应向患者讲明银屑病的病程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与患者一起制定现实的治疗目标。通常需要能迅速缓解症状以鼓励患者遵嘱用药,并能在安全的前提下维持长时间的缓解。最后,还要与患者探讨有关治疗费用以及治疗的相关危险等。
5.中西医治疗
本病目前中西医均无特效疗法,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不仅可以改善症状,而且可延长其缓解期。榻老认为,治疗银屑病应根据病情适当给予西药治疗。临床在治疗银屑病中抗生素应用比较多,抗感染对许多患者是非常有效的治法,禤老常用罗红霉素口服或静脉滴注红霉素。由于皮质类固醇激素具有抗炎、抗毒、抗休克及抗过敏的作用,对治疗银屑病有确切疗效,但长期大量使用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禤老认为,寻常型银屑病除局部外用激素外,应忌口服或静脉滴注。鉴于银屑病病程特点,在治疗上重在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在考虑药物疗效、安全性、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同时,还应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皮损部位、严重程度、病程等,并重视患者的心理治疗。
6.日常调适
禤老强调银屑病应注意生活调适、饮食调适、精神心理调适,做到这些方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生活调摄
①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感冒发生,在冬季应注意润肤及饮食调理,防止诱发或加重病情。
①生活要有规律,防止过度疲劳,避免外伤。患本病的患者应戒烟限酒、坚持锻炼、坚定信心、重视友谊。
③平时注意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已患本病的老年的患者应适当运动,加强自我保健。
(2)饮食调摄
多数人认为银屑病患者应忌食牛肉、辣椒、葱蒜,甚至鸡蛋、牛奶等。然而,临床上银屑病病人常大量脱屑,容易形成低蛋白血症。该类患者若盲目地忌口,易致蛋白摄人不足,从而不利于疾病的恢复。禤老建议患者应忌食烟酒和太过温性食物即可。以下几款食疗适宜银屑病患者日常服用。
①赤小豆绿芦根粥:赤小豆、绿豆各30g,芦根10g,大米50g。将鲜芦根洗净,与二豆、大米煮为稀粥服食。
②赤小豆黄芪粥:赤小豆、黄芪各50g,大米30g。将黄芪加水ml,煎取lOOOml,纳人大米、赤小豆煮粥服食。
③小豆茅根牛角粥:赤小豆、大米各50g,鲜茅根、水牛角各g,红糖适量。将茅根、牛角加水ml,煎至lOOOml,加大米、赤小豆煮粥,每日1剂。
④藤乌蛇汤:鸡血藤、首乌藤各30g,乌蛇1条,调料适量。将前二药布包;乌蛇去皮、头、杂,洗净,切段,同置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乌蛇熟后,去药包,放食盐、味精等调味品,服食。
⑤黄丹皮粥:生地、丹皮各15g,扁豆花10g,大米50g。将生地、丹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扁豆花,再煮一二沸,服食。
(3)精神心理调摄
对银屑病患者应帮助其树立战肚疾病的信心,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做好长期耐心治疗的心理准备,消除恐惧,加强自身保健。鼓励患者多参加公益活动,广交朋友,保持豁达的心态。
(摘自《国医大师禤国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年3月第一版,第-页)
长按